法庭往事
2009-07-03 10:46:3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区鸿雁
一九七八至二??八年的三十年,可谓弹指一挥间!特别是最近十年,更是祖国各地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
一滴水可以映出大海的颜色,一缕阳光可以感觉到太阳的温暖。作为“70后”的自己,这十多年恰好在法院从事宣传工作,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亲身感触了的改革开放带给法院的巨大变化,足以反映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果。
书记员成了“法院”
那是一九九六年,在云南省罗平县一个叫做马街的小镇中学从教六年的我,通过“两院”增兵补员考试,刚刚分配到当时称为镇人民法庭的罗平县马街人民法庭。
这个法庭在审判工作上作为县法院的派出机构,人事编制实行县法院和所在乡镇双重管理,工资和工作经费由乡镇负责,庭长享受副科级待遇。直到一九九八年年末,这个法庭才正式收归为县法院的派出机构,人员编制及工作经费等全部上移。至今说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就连法庭大印上的“马街”的“街”字还为已经废除了的第三批简化字。
上班没有几天,法庭工作对于我还带着更多神秘色彩。十月的一天,庭长带着另一位法庭干警去巡回进村办案,我负责在法庭“留守”。庭长交待,有当事人就接待一下,没有就翻翻卷宗,熟悉一下审判工作。就在我认真整理法庭上半年卷宗时,一个显得苍老的声音在法庭门口响起来:“区法院,你看我家的事咋办?”
后来在法庭工作中,我不时听见如“施法院”、“沈法院”类的称呼,也就见怪不怪了。在当时,作为书记员的我在与庭长闲聊时提出了这个怪称呼问题。“在你和小沈来之前,法庭从设立后的十多年就是一人庭,在我来法庭时整个法庭就是现在已退休的易法官一人。群众为方便记忆就称办案法官为法院。”庭长刘稳良对我说。
如今,马街法庭不仅名称被改为“罗平县人民法院马街中心人民法庭”,法庭干警也从过去不超过三人到目前的不低于六人,法庭的一辆黄色老北京吉普变成一辆警字牌越野车。当事人到法庭找人说事也习惯叫“王法官”、“张法官”,再也听不到“某法院”的称呼了。
走路办案苦中乐
到了一九九七年,也就是我到法庭工作的第二年,汽车也还是希罕物,当时八十多人的罗平法院机关也不到十辆车,还多数是吉普和三轮摩托。
庭长通过多方协调,当地政府将一辆早已破烂不堪的二手吉普交给法庭使用。破旧的吉普除了喇叭不会响到处都响。有了车的高兴劲头还没过足,几次进村办案途中,可能是山路崎岖也可能是吉普确实该退役了,“老牛车”终于闹情绪熄火了,现在静静停在镇政府大院的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庭长戏称:“还是老前辈马锡五的巡回办案管用,反正案子不会因你没有车就不发生,走路吧。”
我记得是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庭长带上印油盒和几本空白法庭记录纸,去一个叫鲁基的村委会,处理一起父母析产不公引起的赡养纠纷。
到达村委会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饥肠辘辘的我们边吃晚饭边了解了这起赡养纠纷。有四个已成家立业儿子的老李夫妇,早年栽种了一些果树和木材树。准备享享清福的老夫妻,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树分给了四个儿子。老夫妻没有想到的是,分树后一大家人闹起了矛盾,要打连环官司。一是几个儿子借故分家不公而不赡养老人,现在老人吃住无着,多次找村委会和镇政府;二是老人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为一块宅基地大打出手,导致体弱的老大轻微伤和上百元的医疗费,同样多次找派出所和村委会;三是老人的三儿子和小儿子为通道纠纷水火不容,小儿子干脆用石块堵住老三家的惟一外出通道……村委会书记好不容易介绍完乱麻般的案情,疲惫不堪早已昏昏欲睡中的我被庭长喊上,说是出去串串门子。后来我才知道,庭长所说的串串门子实际是去调查了解案情,听取群众对解决问题的意见。在当晚,我们先后到10多家群众家闲聊,“只管记”的我充分发挥自己在快速记录方面的长处,记录了满满一大本信笺(50页)。凌晨两点多,我们才回到村委会,此时睡意已无的我向庭长述说了对案件的看法和处理意见。
第二天上午九点,村小学的操场上拉起了法庭开庭的布标,李老夫妇状告四个儿子赡养纠纷如期公开开庭。经过庭长老施一个上午的说法析理,在旁听村民和村干部的共同说劝下,老人的四个儿子主动认识到各自的错误,自愿达成共同赡养老人的协议。一案通,案案通,下午法庭在老大的病床前解决了老大与小弟之间的人身伤害纠纷,在老三家被围的通道前解决了困扰他的通行问题。
下午五点多,在李老夫妇一家人的挽留声中,我们又来到隔鲁基有十多里山路的戈背村,执行两起财产给付案件,调处一起通行纠纷……
只要群众的纠纷解决好,返程的路上总是欢声笑语,真的是苦中作乐。现在和已调回罗平法院机关的施光保庭长聊起,还笑谈现在身体还很“板扎”,都是那时候走路办案打的底子。当然,如今的马街法庭早已今非昔比,走路进村巡回的机会已不多了,新吉普和去年新专配给法庭的“猎豹”,加上巡回办案所经的道路也早实现了村村通,书记员记录配上电脑,当事人举证在法庭早已深入人心,乡村法官少了过去更多的调查还是调查……目前还推出了电话预约,网上立案等更为方便快捷的为民措施,一些法庭法官还利用节假空闲开办了自己的个人博客。
又赶上了这趟邮车
每当走进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我第一件事是边上中国法院网浏览一下当天的重要新闻边听点轻音乐,随后查看本院局域网各种工作安排,找点宣传线索并布置当天部门工作。采访完成回到电脑桌前,将尚带着余温的“本报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熟悉的“家”报或“家”刊,或者乘着周末完成一些报刊编辑的约稿,写一些上班期间中断的通讯。记忆中的写稿和发稿却不这么轻松,想起来不说冥思苦想地写稿和艰难地修改和抄写,往往一篇几百字的短讯费稿纸就是几十张,为及时将稿件发出都是件苦差事。
宣传稿件有较强的时效性,否则新闻就会变成旧闻,没有价值,或者被别人抢走先机,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材料将徒劳无功。为此只要认为有价值的宣传素材,那怕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它及时写出来,尽快寄出去。记得那是一九九八年九月,因为在法庭时写的一些案卷故事被当地媒体刊出,我被调往罗平县法院机关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当时记得全院只有不到5台电脑,整个院办就没有一台电脑,不论写领导讲话还是编发信息都靠笔在方格稿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为写稿和改稿可以说是经常加班加点。
另外,当时从法庭到院机关,面对每天几十件形形色色的案件,总觉得件件是新闻,篇篇是好稿。为在数量打动编辑,保持每天至少发出一篇“本报讯”甚至是两篇三篇的。因为写好稿件盖上印章放进信封贴好邮票都是在晚上十点左右,希望最迟不超过三天稿子放在编辑案头,了解到县城邮车每晚十点都有的“内部信息”后,经常不顾深夜跑到邮局托值夜班的朋友将稿件送上末班邮车,也经常为每天晚上及时赶上这趟末班邮车而兴奋,似乎返回单位的脚步都轻了许多。以至在我调至现在岗位一年多后,还有一些邮局的朋友在遇到后经常会说:“怎么不见你寄稿件了?”
一滴水可以映出大海的颜色,一缕阳光可以感觉到太阳的温暖。作为“70后”的自己,这十多年恰好在法院从事宣传工作,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亲身感触了的改革开放带给法院的巨大变化,足以反映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果。
书记员成了“法院”
那是一九九六年,在云南省罗平县一个叫做马街的小镇中学从教六年的我,通过“两院”增兵补员考试,刚刚分配到当时称为镇人民法庭的罗平县马街人民法庭。
这个法庭在审判工作上作为县法院的派出机构,人事编制实行县法院和所在乡镇双重管理,工资和工作经费由乡镇负责,庭长享受副科级待遇。直到一九九八年年末,这个法庭才正式收归为县法院的派出机构,人员编制及工作经费等全部上移。至今说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就连法庭大印上的“马街”的“街”字还为已经废除了的第三批简化字。
上班没有几天,法庭工作对于我还带着更多神秘色彩。十月的一天,庭长带着另一位法庭干警去巡回进村办案,我负责在法庭“留守”。庭长交待,有当事人就接待一下,没有就翻翻卷宗,熟悉一下审判工作。就在我认真整理法庭上半年卷宗时,一个显得苍老的声音在法庭门口响起来:“区法院,你看我家的事咋办?”
后来在法庭工作中,我不时听见如“施法院”、“沈法院”类的称呼,也就见怪不怪了。在当时,作为书记员的我在与庭长闲聊时提出了这个怪称呼问题。“在你和小沈来之前,法庭从设立后的十多年就是一人庭,在我来法庭时整个法庭就是现在已退休的易法官一人。群众为方便记忆就称办案法官为法院。”庭长刘稳良对我说。
如今,马街法庭不仅名称被改为“罗平县人民法院马街中心人民法庭”,法庭干警也从过去不超过三人到目前的不低于六人,法庭的一辆黄色老北京吉普变成一辆警字牌越野车。当事人到法庭找人说事也习惯叫“王法官”、“张法官”,再也听不到“某法院”的称呼了。
走路办案苦中乐
到了一九九七年,也就是我到法庭工作的第二年,汽车也还是希罕物,当时八十多人的罗平法院机关也不到十辆车,还多数是吉普和三轮摩托。
庭长通过多方协调,当地政府将一辆早已破烂不堪的二手吉普交给法庭使用。破旧的吉普除了喇叭不会响到处都响。有了车的高兴劲头还没过足,几次进村办案途中,可能是山路崎岖也可能是吉普确实该退役了,“老牛车”终于闹情绪熄火了,现在静静停在镇政府大院的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庭长戏称:“还是老前辈马锡五的巡回办案管用,反正案子不会因你没有车就不发生,走路吧。”
我记得是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庭长带上印油盒和几本空白法庭记录纸,去一个叫鲁基的村委会,处理一起父母析产不公引起的赡养纠纷。
到达村委会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饥肠辘辘的我们边吃晚饭边了解了这起赡养纠纷。有四个已成家立业儿子的老李夫妇,早年栽种了一些果树和木材树。准备享享清福的老夫妻,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树分给了四个儿子。老夫妻没有想到的是,分树后一大家人闹起了矛盾,要打连环官司。一是几个儿子借故分家不公而不赡养老人,现在老人吃住无着,多次找村委会和镇政府;二是老人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为一块宅基地大打出手,导致体弱的老大轻微伤和上百元的医疗费,同样多次找派出所和村委会;三是老人的三儿子和小儿子为通道纠纷水火不容,小儿子干脆用石块堵住老三家的惟一外出通道……村委会书记好不容易介绍完乱麻般的案情,疲惫不堪早已昏昏欲睡中的我被庭长喊上,说是出去串串门子。后来我才知道,庭长所说的串串门子实际是去调查了解案情,听取群众对解决问题的意见。在当晚,我们先后到10多家群众家闲聊,“只管记”的我充分发挥自己在快速记录方面的长处,记录了满满一大本信笺(50页)。凌晨两点多,我们才回到村委会,此时睡意已无的我向庭长述说了对案件的看法和处理意见。
第二天上午九点,村小学的操场上拉起了法庭开庭的布标,李老夫妇状告四个儿子赡养纠纷如期公开开庭。经过庭长老施一个上午的说法析理,在旁听村民和村干部的共同说劝下,老人的四个儿子主动认识到各自的错误,自愿达成共同赡养老人的协议。一案通,案案通,下午法庭在老大的病床前解决了老大与小弟之间的人身伤害纠纷,在老三家被围的通道前解决了困扰他的通行问题。
下午五点多,在李老夫妇一家人的挽留声中,我们又来到隔鲁基有十多里山路的戈背村,执行两起财产给付案件,调处一起通行纠纷……
只要群众的纠纷解决好,返程的路上总是欢声笑语,真的是苦中作乐。现在和已调回罗平法院机关的施光保庭长聊起,还笑谈现在身体还很“板扎”,都是那时候走路办案打的底子。当然,如今的马街法庭早已今非昔比,走路进村巡回的机会已不多了,新吉普和去年新专配给法庭的“猎豹”,加上巡回办案所经的道路也早实现了村村通,书记员记录配上电脑,当事人举证在法庭早已深入人心,乡村法官少了过去更多的调查还是调查……目前还推出了电话预约,网上立案等更为方便快捷的为民措施,一些法庭法官还利用节假空闲开办了自己的个人博客。
又赶上了这趟邮车
每当走进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我第一件事是边上中国法院网浏览一下当天的重要新闻边听点轻音乐,随后查看本院局域网各种工作安排,找点宣传线索并布置当天部门工作。采访完成回到电脑桌前,将尚带着余温的“本报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熟悉的“家”报或“家”刊,或者乘着周末完成一些报刊编辑的约稿,写一些上班期间中断的通讯。记忆中的写稿和发稿却不这么轻松,想起来不说冥思苦想地写稿和艰难地修改和抄写,往往一篇几百字的短讯费稿纸就是几十张,为及时将稿件发出都是件苦差事。
宣传稿件有较强的时效性,否则新闻就会变成旧闻,没有价值,或者被别人抢走先机,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材料将徒劳无功。为此只要认为有价值的宣传素材,那怕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它及时写出来,尽快寄出去。记得那是一九九八年九月,因为在法庭时写的一些案卷故事被当地媒体刊出,我被调往罗平县法院机关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当时记得全院只有不到5台电脑,整个院办就没有一台电脑,不论写领导讲话还是编发信息都靠笔在方格稿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为写稿和改稿可以说是经常加班加点。
另外,当时从法庭到院机关,面对每天几十件形形色色的案件,总觉得件件是新闻,篇篇是好稿。为在数量打动编辑,保持每天至少发出一篇“本报讯”甚至是两篇三篇的。因为写好稿件盖上印章放进信封贴好邮票都是在晚上十点左右,希望最迟不超过三天稿子放在编辑案头,了解到县城邮车每晚十点都有的“内部信息”后,经常不顾深夜跑到邮局托值夜班的朋友将稿件送上末班邮车,也经常为每天晚上及时赶上这趟末班邮车而兴奋,似乎返回单位的脚步都轻了许多。以至在我调至现在岗位一年多后,还有一些邮局的朋友在遇到后经常会说:“怎么不见你寄稿件了?”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