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法庭相约春天
2009-07-02 11:44:5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刘景生
- 今天的法庭
- 昔日的法庭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一曲《春天的故事》传唱大江南北,歌曲中的两个年份恰是我步入社会的人生转折点,因为1979年我投身军营走向社会,1992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法院成为一名基层法庭的人民法官,我恰恰是在这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成长,见证了其间的沧桑变化,曾经的落魄和萧条,如今的活力和强盛。法庭工作16载见证了人民法庭的显著变化,感受着人民法庭一个又一个新的春天。没有什么言语可以形容这沧桑巨变,只有与它同行的那份经历让我明白,变化是在这三十年间悄然改变的。只有回过头,才会发现原来走过的足迹如此清晰、如此坚定,又如此让人觉得值得感叹万千。
翻开茌平法院的院志,记载着人民法庭最早建于1956年,当时只有博平法庭一处,1973年茌平县人民法院全面恢复,在以后的发展中,人民法庭经历了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8年的恢复时期。这个时期从1979年的4处法庭增设为22处人民法庭即“一乡一庭”制,大都是一人庭,办公主要借用乡镇驻地的1-2间办公房屋,再就是租用一些民房,交通工具也就是自行车,通讯工具几乎没有,开庭审案与办公混杂在一起,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地窖,典型的审判无庭、办公无房、办案无车。
1988年到1990年“一乡一庭”制的建立时期。在这个时期,人民法庭通过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积极争取驻地党委政府对人民法庭工作的支持,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办公条件,使办公环境和执法环境得到了全面的改善,22处法庭由原来的1-2间办公房,变为一个独立的办公院落,并且也有了面积不等的审判庭,摩托车也替代了自行车,通讯有了对讲机和电话,虽然还是一人庭,但有了人民陪审员的补充,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1991年至1996年以中心法庭建设为龙头的全面发展壮大时期。这个时期省高院在潍坊召开了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和建设会议,提出要大力加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改善人民法庭执法条件,至此,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当时要求中心法庭建设要有2-3间的小审判庭、办公用房、接待室在内的不少于6间房屋的法庭,达到300平方米的工作、生活、审判三区分开的建设标准。人民法庭坚持以工作促建设,以建设带工作,积极争取党委、人大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掀起了法庭规范化建设的高潮。我也就在这个时期(1992年)成为基层人民法庭的一员,并在离县城最近也是最小的孙桥法庭担任庭长主持工作,一直到1996年,我体验着改革的春风,沐浴在又一个春天里。法庭虽小,但这小小的法庭却以频频出现的亮点,创作出社会和谐的大文章,法庭在变化壮大我也在成长。期间,博平人民法庭投资45万元,在全区第一个建成楼房式法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高水平的建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洒落在鲁西大地上,被誉为“鲁西第一庭”。
1997年至2003年以3-5处法庭建成一处集体办公的规范化中心庭时期。1996年省高院在济宁召开中心法庭建设经验交流会以后,提出了加强中心法庭建设,实现人民法庭机构布局由松散性向紧密型的转变,在现有法庭的基础上,以3-5处法庭为片选定一处中心庭,形成中心庭对所辖法庭政治上领导、行政上管理、业务上指导的紧密型工作体制和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1997年4月,茌平法院22处法庭撤并为7处中心法庭,每个法庭达到10人以上,不但优化了审判资源,而且也为法庭的硬件建设铺平了道路。我所在的孙桥法庭虽小,但在驻地百姓心里却缺少不了,百姓不出乡就能进行诉讼,解决纠纷。但由于法庭案件少,法庭人员不足,为了合理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人民法庭,孙桥法庭被撤销,我也因此调到这个辖区的振兴中心法庭。
每当我走进当年工作过的法庭,看着高耸矗立的办公楼,电脑办公自动化,桑塔娜警车,瓷砖铺就的庭院,就勾起我对法庭的记忆。它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互相见证着,成长着。那里有我们的失望和自信,泪水和欢笑,挫折和成功。法庭虽撤销了,但它是我心中不倒的丰碑。它点滴间却见证了人民法庭发展之路,静下来,回忆法庭小事,当年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辩论之声和我们的欢声笑语还在耳边回荡,仿佛就在昨天。这个期间的后期,冯屯法庭也使用上了建筑面积1200平方的标准化法庭,每处法庭设立了微机室、档案室、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均配备警车、直拨电话、手机、微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和办公设备,执法条件和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人民法庭的发展可谓成就辉煌。
2004年至2006年人民法庭工作全面提升时期。这个时期提出了建设审判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设置标准化、建设规模化、装备现代化“五化法庭”的目标,明确要求用三年时间,使人民法庭全部达到“五化”标准。茌平法院由原来的7处中心庭合并为4处,既实现了法庭设置的规模化,又使法庭布局更为科学、合理。博平法庭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新建一处漂亮的审判庭,振兴法庭也进行了改扩建,信发法庭崭新的审判楼矗立在县经济开发区,4处法庭全部更新了办公设施,每处人民法庭的平均建筑面积达到了1200平方米,法庭工作人员中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61.7%,每处法庭平均拥有2-3部警车、2部程控电话,人人一台电脑……,至2005年底所属4处法庭全部命名为“五化”法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区分开,人民法庭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加大,法庭全部适应了审判工作需要,基本实现了建设标准化和装备现代化,人民法庭迎来了更加令人欣喜的绚丽多彩的“满园春色”。
2007年以来人民法庭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办案的数字化法庭的全新时代。原来的往返立案实现了足不出庭的远程网上立案和排期分案自动化,审执案件的信息都输入了微机实现了全程跟踪管理和案件管理流程化,通过数字监控实现了庭审视频化,案件实现了全程考评网络化、案卷归档电子化,书记员从耳听笔记到电脑速录与当事人诉辨同步显示,各种信息、文件、公文、签批等,无论上下级法院、庭室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在网上运作、网上发布,快捷、方便,全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几十年来,人民法庭不同时期的变迁,都代表着法庭新的进步与发展,也是干警艰苦创业、不断努力的见证,人民法庭的干警凭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审判的最前沿谱写着公正司法的新篇章。多年以来,涌现出全省年结案300件以上的“办案状元”、优秀法官、一等功荣立者李群烈,有享誉全国法院的指导人民调解模范、全国优秀法官、集一、二、三等功多次一身,被驻地誉为“百姓的好法官”袁建国,还有30年来鲁西北乃至全省、全国法庭的一面旗帜,四次被授予全省模范法庭、荣立集体一等功的博平法庭。还有……
当我们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享受着无纸办公的便捷;在立案调解室中,倾听着双方当事人的诉说;在庄严的法庭内,履行法律神圣职责的时候,回想那时法庭的破旧平房,我心潮起伏。翻着一页页人民法庭今昔巨变的篇章,感受着人民法庭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的铿锵步伐。法庭工作16载,我不仅感受到了人民法庭建设的春天,而且也感受到了祖国暖意融融的春天。漫步在鲜花盛开的审判庭前,我畅想着人民法庭的未来,因为过去已经作为一种营养充实了自己,而未来却更需要把握和珍惜。人民法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人民法庭又迎来自己的春天。
耳畔又响起那曲《春天的故事》,我与法庭又相约在春天。
作者单位:山东省茌平县人民法院
一曲《春天的故事》传唱大江南北,歌曲中的两个年份恰是我步入社会的人生转折点,因为1979年我投身军营走向社会,1992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法院成为一名基层法庭的人民法官,我恰恰是在这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成长,见证了其间的沧桑变化,曾经的落魄和萧条,如今的活力和强盛。法庭工作16载见证了人民法庭的显著变化,感受着人民法庭一个又一个新的春天。没有什么言语可以形容这沧桑巨变,只有与它同行的那份经历让我明白,变化是在这三十年间悄然改变的。只有回过头,才会发现原来走过的足迹如此清晰、如此坚定,又如此让人觉得值得感叹万千。
翻开茌平法院的院志,记载着人民法庭最早建于1956年,当时只有博平法庭一处,1973年茌平县人民法院全面恢复,在以后的发展中,人民法庭经历了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8年的恢复时期。这个时期从1979年的4处法庭增设为22处人民法庭即“一乡一庭”制,大都是一人庭,办公主要借用乡镇驻地的1-2间办公房屋,再就是租用一些民房,交通工具也就是自行车,通讯工具几乎没有,开庭审案与办公混杂在一起,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地窖,典型的审判无庭、办公无房、办案无车。
1988年到1990年“一乡一庭”制的建立时期。在这个时期,人民法庭通过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积极争取驻地党委政府对人民法庭工作的支持,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办公条件,使办公环境和执法环境得到了全面的改善,22处法庭由原来的1-2间办公房,变为一个独立的办公院落,并且也有了面积不等的审判庭,摩托车也替代了自行车,通讯有了对讲机和电话,虽然还是一人庭,但有了人民陪审员的补充,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1991年至1996年以中心法庭建设为龙头的全面发展壮大时期。这个时期省高院在潍坊召开了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和建设会议,提出要大力加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改善人民法庭执法条件,至此,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当时要求中心法庭建设要有2-3间的小审判庭、办公用房、接待室在内的不少于6间房屋的法庭,达到300平方米的工作、生活、审判三区分开的建设标准。人民法庭坚持以工作促建设,以建设带工作,积极争取党委、人大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掀起了法庭规范化建设的高潮。我也就在这个时期(1992年)成为基层人民法庭的一员,并在离县城最近也是最小的孙桥法庭担任庭长主持工作,一直到1996年,我体验着改革的春风,沐浴在又一个春天里。法庭虽小,但这小小的法庭却以频频出现的亮点,创作出社会和谐的大文章,法庭在变化壮大我也在成长。期间,博平人民法庭投资45万元,在全区第一个建成楼房式法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高水平的建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洒落在鲁西大地上,被誉为“鲁西第一庭”。
1997年至2003年以3-5处法庭建成一处集体办公的规范化中心庭时期。1996年省高院在济宁召开中心法庭建设经验交流会以后,提出了加强中心法庭建设,实现人民法庭机构布局由松散性向紧密型的转变,在现有法庭的基础上,以3-5处法庭为片选定一处中心庭,形成中心庭对所辖法庭政治上领导、行政上管理、业务上指导的紧密型工作体制和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1997年4月,茌平法院22处法庭撤并为7处中心法庭,每个法庭达到10人以上,不但优化了审判资源,而且也为法庭的硬件建设铺平了道路。我所在的孙桥法庭虽小,但在驻地百姓心里却缺少不了,百姓不出乡就能进行诉讼,解决纠纷。但由于法庭案件少,法庭人员不足,为了合理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人民法庭,孙桥法庭被撤销,我也因此调到这个辖区的振兴中心法庭。
每当我走进当年工作过的法庭,看着高耸矗立的办公楼,电脑办公自动化,桑塔娜警车,瓷砖铺就的庭院,就勾起我对法庭的记忆。它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互相见证着,成长着。那里有我们的失望和自信,泪水和欢笑,挫折和成功。法庭虽撤销了,但它是我心中不倒的丰碑。它点滴间却见证了人民法庭发展之路,静下来,回忆法庭小事,当年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辩论之声和我们的欢声笑语还在耳边回荡,仿佛就在昨天。这个期间的后期,冯屯法庭也使用上了建筑面积1200平方的标准化法庭,每处法庭设立了微机室、档案室、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均配备警车、直拨电话、手机、微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和办公设备,执法条件和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人民法庭的发展可谓成就辉煌。
2004年至2006年人民法庭工作全面提升时期。这个时期提出了建设审判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设置标准化、建设规模化、装备现代化“五化法庭”的目标,明确要求用三年时间,使人民法庭全部达到“五化”标准。茌平法院由原来的7处中心庭合并为4处,既实现了法庭设置的规模化,又使法庭布局更为科学、合理。博平法庭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新建一处漂亮的审判庭,振兴法庭也进行了改扩建,信发法庭崭新的审判楼矗立在县经济开发区,4处法庭全部更新了办公设施,每处人民法庭的平均建筑面积达到了1200平方米,法庭工作人员中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61.7%,每处法庭平均拥有2-3部警车、2部程控电话,人人一台电脑……,至2005年底所属4处法庭全部命名为“五化”法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区分开,人民法庭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加大,法庭全部适应了审判工作需要,基本实现了建设标准化和装备现代化,人民法庭迎来了更加令人欣喜的绚丽多彩的“满园春色”。
2007年以来人民法庭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办案的数字化法庭的全新时代。原来的往返立案实现了足不出庭的远程网上立案和排期分案自动化,审执案件的信息都输入了微机实现了全程跟踪管理和案件管理流程化,通过数字监控实现了庭审视频化,案件实现了全程考评网络化、案卷归档电子化,书记员从耳听笔记到电脑速录与当事人诉辨同步显示,各种信息、文件、公文、签批等,无论上下级法院、庭室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在网上运作、网上发布,快捷、方便,全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几十年来,人民法庭不同时期的变迁,都代表着法庭新的进步与发展,也是干警艰苦创业、不断努力的见证,人民法庭的干警凭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审判的最前沿谱写着公正司法的新篇章。多年以来,涌现出全省年结案300件以上的“办案状元”、优秀法官、一等功荣立者李群烈,有享誉全国法院的指导人民调解模范、全国优秀法官、集一、二、三等功多次一身,被驻地誉为“百姓的好法官”袁建国,还有30年来鲁西北乃至全省、全国法庭的一面旗帜,四次被授予全省模范法庭、荣立集体一等功的博平法庭。还有……
当我们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享受着无纸办公的便捷;在立案调解室中,倾听着双方当事人的诉说;在庄严的法庭内,履行法律神圣职责的时候,回想那时法庭的破旧平房,我心潮起伏。翻着一页页人民法庭今昔巨变的篇章,感受着人民法庭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的铿锵步伐。法庭工作16载,我不仅感受到了人民法庭建设的春天,而且也感受到了祖国暖意融融的春天。漫步在鲜花盛开的审判庭前,我畅想着人民法庭的未来,因为过去已经作为一种营养充实了自己,而未来却更需要把握和珍惜。人民法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人民法庭又迎来自己的春天。
耳畔又响起那曲《春天的故事》,我与法庭又相约在春天。
作者单位:山东省茌平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