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噙满泪花的眼睛
——“法官妈妈”手札
2009-06-11 15:22:4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杨芹 喻俊尧
  按照工作程序,我们像往常一样来到看守所对已判决的未成年犯做帮教回访工作。在所里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这里新收了一个未成年犯嫌疑人,情况比较特殊,即将被移送起诉。于是我建议对其单独接访,了解一下案情之外的事实。

  这个孩子叫赵思(化名),今年刚十四岁,因涉嫌抢劫罪被逮捕,见面后对我们颇具抵触情绪,拒绝和我们交谈。通过细心疏通和做工作,小男孩变得阳光开朗起来,话匣子也逐渐打开了,还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他的身世经历。

  在赵思一岁时父母便离了婚,妈妈很快住到外婆家了,爸爸选择了外出打工,他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此后父母就没怎么回来过。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有爸爸妈妈,心里十分羡慕,老问奶奶自己为什么没有爸爸妈妈,这时奶奶总是摸着他的头伤心落泪,懂事的孩子怕奶奶伤心,后来就再也不提爸爸妈妈的事了。但每当看见别的孩子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一家人十分幸福的样子,自己心里就特别难过,这些他不跟任何人说,总是埋在心里。

  虽然没有爸妈,但他却懂得自立奋发,从小就十分乖巧懂事,读书用功成绩很好,奶奶十分疼爱他,老师同学也很喜欢他,童年生活得很快乐。后来隐约知道一些大人的事,也知道是因爸爸的原因伤了妈妈心导致家庭解体,妈妈回外婆家后就再没联系了,爸爸在广东打工,又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小妹妹,但从未与家里联系过。他恨父亲的冷漠,想可怜的妈妈。

  十三岁那年,奶奶突然辞世,父亲回来奔丧,还带回了继母和小妹。父亲忙于办理奶奶的丧事,也不大和赵思说话,原本奢望的父爱不能延续。而继母只与小妹玩,从没正眼看过他。这个世上奶奶就是他的一切,突然没了奶奶,他感到十分的痛苦与孤独,每天守在奶奶的灵位前不吃不喝,脑子一片空白,奶奶下葬时他就昏过去了。

  几天后父亲要离开了,说要带他一起到广东生活,他望着奶奶的坟流着泪,一句话也没说,默默地跟着父亲到了广东。在父亲家,父亲也只带小妹玩,不与他交流。继母不但不搭理他,还时常对他进行打骂。记得一次继母要他用高压锅煮饭,他从未用过高压锅,心理十分恐惧又不敢说,中午继母回来见他还没煮,抓到就打,身上又增添了一道道新的伤痕。父亲对此无动于衷。他恨继母也恨父亲。后来父亲把他送回农村老家,寄养在亲戚家里。他开始说谎,学会了抽烟,在网吧一泡就是几天,开始亲戚还到处找他,找到后他又跑,再后来就不找他了,任其浪迹社会。在网吧他结识了一些哥们,他们用管制刀具专门抢劫在网吧上网的学生,抢得的钱用于上网、抽烟、吃饭。

  整个回访中,赵思眼里始终噙满泪花。我们问他是否希望父亲来看他时,他一直不语,任凭眼泪哗哗直流,至今也没有告诉父亲的电话和地址。

  作案时,赵思刚满14岁,还一脸的稚气。如果他家庭健全,应该还是初二学生,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接受教育,但家庭的不幸让他误入歧途。

  在过去的审判生涯中,尽管自己亲手经历的一件件少年刑事案件已审结,厚厚的卷宗也即将归档封存,但我的心却往往平静不下来。我们牵挂着高墙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挂念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改造情况,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因他们的伤感而伤感。他们因一时的迷茫而失途,但本应有的少年情怀,却不因他们的罪咎而泯灭。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没有亲人的担心与牵挂,像一棵小草自生自灭。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出路在哪里,谈到未来他们都很茫然。面对我们,他们只有悔恨的泪水,每当我们从羁押场所离去的时候,他们的眼神里都充满了无尽的留恋和对外面世界无限的渴望和憧憬。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