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铸匙开“心锁”
——沛县魏庙法庭悉心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工作记事
2008-11-18 15:50:4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刘丽丽 刘伟
  魏庙法庭坐落在美丽的微山湖畔,有审判人员三名、书记员两名,保持着案件调解撤诉率84%、平均审理天数12天,收结案比97%、无发改案件的好成绩。 “只要对当事人以诚相待,动员一切可以调和纠纷的力量,坚定信念,就一定能打开当事人紧闭的‘心锁’,我们就是凭着这样的坚定和执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坚固的堡垒,啃下了一个又一个坚硬的骨头。” 魏庙法庭庭长刘伟这样说:

        钥匙一:找支援 挖掘多元力量调处纠纷

  “工会、妇联、村委会,都是我们调处纠纷的有生力量,请求他们的支援,有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伟庭长在47户农民息诉罢访后得意地说。

2007年6月,龙塘村村民刘培香烧麦茬不慎引燃同村47户农民的小麦,致使部分农户当年小麦绝收,按道理刘培香应当赔偿这47户的损失,但她生活困难,没有赔偿能力。 47户农民闹到五段镇政府找镇领导讨说法,闹了大半年也没有结果,最后诉至魏庙法庭。受理该案后,刘庭长十几次给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同时,积极和当地党委政府协调,共同研究调解方案。最后,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达成协议,由镇政府给受损失群众部分补偿,再由被告子女代为赔偿每亩300元钱损失,四十七户农民终于息诉罢访。

          钥匙二:凭毅力 坚定信念达目的

  “作为一名法律的捍卫者,如果没有一份坚定和执着,你的肩上永远也扛不起那座天平。”审判员张长顺这样总结他的办案心得。

  十九名建筑工人状告包工头王某,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十八万元,之前双方差点发生械斗。看到案子潜在的危机,张长顺急事急办,他四次到王某家查寻王某下落,王某的妻子田某张长顺的真诚和执着感动,告知王某在南通搞建筑。张长顺当天带着书记员去南通寻找王某下落,到南通时天色已晚,他顾不得车马劳顿,径直来到王某所在工地。王某看到法院的警车时,满脸惊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疏导,王某终于点头答应给钱,并于第二天赶回沛县支付了全部欠款。

          钥匙三:付真心 真情真意暖人心

  “真爱换真心,我相信只要真心付出,当事人就一定回报给你信任和理解。”李艳玲温柔的声音中充满力量。

  高某状告三个儿子,要求归还土地赔偿款案诉至法庭后,李艳玲迅速了解情况。高某将自己的承包地分给三个儿子种,土地被征用后儿子私分了赔偿款,老太太为此事曾闹到县妇联。如今,只有小儿子在家,老大老二在外地打工。李艳玲决定将老太太的赡养问题一并解决。正逢国庆,她在放假的第一天赶到高家。老太太看到假日里还为自己的事奔跑的李艳玲,含泪说:“孩子,我有一个儿子像你这样我死都安心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表情复杂,他应该就是老大。李艳玲抓住机会耐心地向他讲法律、讲道德、讲情理,三家人终于和老太太当场达成协议,按照老太太单独生活的意愿,每个儿子每月给她一百元生活费,月初由大儿子收齐了转交,赔偿款的事就不提了。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