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中的回忆
2008-09-24 16:46:2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陈宜森
老庭长已经内退10年了,子女都在外地,于1983年从部队营职干部转业到法庭工作,在法庭一干就是16年。8月16日,是老庭长的生日,该如何让他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呢?曾跟随老庭长10年的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这位曾为法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庭长。于是,我联系好现任王庭长,一同去为他过生日。
老庭长就住在商河县涌鑫花园小区。这个小区是2004年法院经多方筹资建设的第六幢“法官之家”宿舍楼。楼体朴素简洁,室内温泉洗浴,宽敞明亮。我们带去了精心订做的两城楼式生日蛋糕,还提着一篮新鲜水果。老庭长见到我们很是高兴。酒菜备好之后,我们打开了生日蛋糕,在一曲“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声中,几十根生日蜡烛在瞬间同时点燃。几杯祝福美酒进肚,老庭长脸色开始泛红。他侧过身来关心地问我:我们的法庭现在怎么样了?
我离开坐席捧过来一个手提电脑。打开机子,电脑中连续播放的是我亲自策划的幻灯片:新建的法庭办公大楼、周围绿化的庭院、每个审判庭及办公室的样式摆设等等……王庭长解释说,现在的法庭设施已日臻完善,原来法庭只有3、4个人,现在已发展到14个人,正规大学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就有7人呢!
老庭长听着看着,笑咪咪的点着头,兴奋地说:“法庭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政府的扶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法庭的今天啊!”
王庭长说,我们法庭现在管辖5个乡镇,办案数量都在500件以上,是20年前的几十倍,也是5年前的十几倍呢!老庭长,你是我们的老领导,闲暇时还要多去法庭给我们指导工作啊!”
摇曳的烛光中,老庭长不停的点着头,深情地回忆起了往事。
“1987年的时候,法庭还租住在乡政府的2间平房里,办公桌椅都是借用乡政府的,办案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自行车。办公室门板透风,窗棂残缺,每当雨过天晴之后,屋里依然滴漏着沤黄的雨水。那时,骑自行车去边远的奎台乡办案,都是自带干粮,一次处理五、六起案子,只得在乡里住上两三天。调解书、判决书的打印还得回到县法院。那时的法律文书都是用铅字打印,先把字敲在蜡纸上,然后再用滚筒式油印机赶印,赶印效果还要取决于手工用力的是否均匀。为达到最佳效果,赶印几份法律文书都要弄得满手乌黑。那油墨还不好擦,弄不好蹭到脸上就成了‘黑脸包公’了!”
讲到这里,我们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老庭长目光充满深情地说:“到了1988年,山东省高级法院要求下设一乡一庭。经过院领导和县委、县府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我们第一个建成了一座七间瓦房、占地一亩的法庭院落。乡党委又给我们配了一辆本田100摩托车。那时的摩托车在全镇只有2辆,乡公安派出所1辆,法庭1辆,乡镇领导都看着眼热呢!到了1999年,全县21处法庭撤并为4处,我们法庭又是第一个盖起了102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大楼落成后,按照政策我也到了内退年龄。可是,当时我就是不愿意离开。毕竟我是看着法庭一天天壮大的,就像父母难以离开精心抚养一天天长大的孩子……”
看得出,老庭长的情绪有些低落,“说实在的,当时虽然建起了法庭楼,但看到老百姓这么远跑来法庭处理案件,我就有一个愿望:能不能买辆流动法庭专用车,巡回办案,不让老百姓多跑腿呢!”
王庭长赶紧插话说:“老庭长,你不知道啊?我们于2003年就有了自己的巡回法庭专用车!还下设4个巡回办案点,法庭人员定时到各办案点了解民情,遇有纠纷马上受理,及时调解。法庭还设有热线电话,上面有每名办案人员的通讯录,一旦发生情况,打个电话来,我们会立即出发,及时受理群众求助。工作是忙点了,可与老百姓的感情也更亲了。现在,我们的法庭是设施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调解网络化,诉讼快捷化的‘五化’ 法庭了”。
我接着向老庭长说,“我们法庭的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位居全市法院前茅,我们的‘五步调解法’经验还在全市诉讼调解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了典型推广呢!巡回法庭便民利民的事迹也在全省闻名,法庭的办案故事还多次上了《人民法院报》呢!我还告诉你两个好消息:我院已经开始准备建设高标准的审判大楼;王庭长现在已经是法学硕士了!”
老庭长听到这里,眼里闪动着泪光,激动地端起酒杯站起来:“来,让我们为法院和法庭有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干杯!
窗外,皎洁的月光水一样洒进老庭长的客厅。酒至正酣,明月正圆……
(作者单位: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
老庭长就住在商河县涌鑫花园小区。这个小区是2004年法院经多方筹资建设的第六幢“法官之家”宿舍楼。楼体朴素简洁,室内温泉洗浴,宽敞明亮。我们带去了精心订做的两城楼式生日蛋糕,还提着一篮新鲜水果。老庭长见到我们很是高兴。酒菜备好之后,我们打开了生日蛋糕,在一曲“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声中,几十根生日蜡烛在瞬间同时点燃。几杯祝福美酒进肚,老庭长脸色开始泛红。他侧过身来关心地问我:我们的法庭现在怎么样了?
我离开坐席捧过来一个手提电脑。打开机子,电脑中连续播放的是我亲自策划的幻灯片:新建的法庭办公大楼、周围绿化的庭院、每个审判庭及办公室的样式摆设等等……王庭长解释说,现在的法庭设施已日臻完善,原来法庭只有3、4个人,现在已发展到14个人,正规大学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就有7人呢!
老庭长听着看着,笑咪咪的点着头,兴奋地说:“法庭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政府的扶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法庭的今天啊!”
王庭长说,我们法庭现在管辖5个乡镇,办案数量都在500件以上,是20年前的几十倍,也是5年前的十几倍呢!老庭长,你是我们的老领导,闲暇时还要多去法庭给我们指导工作啊!”
摇曳的烛光中,老庭长不停的点着头,深情地回忆起了往事。
“1987年的时候,法庭还租住在乡政府的2间平房里,办公桌椅都是借用乡政府的,办案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自行车。办公室门板透风,窗棂残缺,每当雨过天晴之后,屋里依然滴漏着沤黄的雨水。那时,骑自行车去边远的奎台乡办案,都是自带干粮,一次处理五、六起案子,只得在乡里住上两三天。调解书、判决书的打印还得回到县法院。那时的法律文书都是用铅字打印,先把字敲在蜡纸上,然后再用滚筒式油印机赶印,赶印效果还要取决于手工用力的是否均匀。为达到最佳效果,赶印几份法律文书都要弄得满手乌黑。那油墨还不好擦,弄不好蹭到脸上就成了‘黑脸包公’了!”
讲到这里,我们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老庭长目光充满深情地说:“到了1988年,山东省高级法院要求下设一乡一庭。经过院领导和县委、县府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我们第一个建成了一座七间瓦房、占地一亩的法庭院落。乡党委又给我们配了一辆本田100摩托车。那时的摩托车在全镇只有2辆,乡公安派出所1辆,法庭1辆,乡镇领导都看着眼热呢!到了1999年,全县21处法庭撤并为4处,我们法庭又是第一个盖起了102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大楼落成后,按照政策我也到了内退年龄。可是,当时我就是不愿意离开。毕竟我是看着法庭一天天壮大的,就像父母难以离开精心抚养一天天长大的孩子……”
看得出,老庭长的情绪有些低落,“说实在的,当时虽然建起了法庭楼,但看到老百姓这么远跑来法庭处理案件,我就有一个愿望:能不能买辆流动法庭专用车,巡回办案,不让老百姓多跑腿呢!”
王庭长赶紧插话说:“老庭长,你不知道啊?我们于2003年就有了自己的巡回法庭专用车!还下设4个巡回办案点,法庭人员定时到各办案点了解民情,遇有纠纷马上受理,及时调解。法庭还设有热线电话,上面有每名办案人员的通讯录,一旦发生情况,打个电话来,我们会立即出发,及时受理群众求助。工作是忙点了,可与老百姓的感情也更亲了。现在,我们的法庭是设施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调解网络化,诉讼快捷化的‘五化’ 法庭了”。
我接着向老庭长说,“我们法庭的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位居全市法院前茅,我们的‘五步调解法’经验还在全市诉讼调解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了典型推广呢!巡回法庭便民利民的事迹也在全省闻名,法庭的办案故事还多次上了《人民法院报》呢!我还告诉你两个好消息:我院已经开始准备建设高标准的审判大楼;王庭长现在已经是法学硕士了!”
老庭长听到这里,眼里闪动着泪光,激动地端起酒杯站起来:“来,让我们为法院和法庭有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干杯!
窗外,皎洁的月光水一样洒进老庭长的客厅。酒至正酣,明月正圆……
(作者单位: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