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强院为本 抢占现代媒体阵地
2008-09-19 18:29:18
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何剑
中国法院网讯 “海勃湾杯”头条好新闻颁奖仪式今天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举行,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何剑表示,2008以来,株洲中院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创新型、规范型、和谐型、服务型和廉洁型”法院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完善管理,以科技强院为本,站在抢占现代媒体阵地的政治高度,把法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市中院和9个基层法院依托中国法院网全部完成新闻网站建设,建成了湖南第一个中院级互联网站点群,也是继江西九江、山东东营之后全国第三个以中级法院为龙头的普法宣传网络阵地,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
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何剑的讲话如下:
大家好!非常荣幸在这个会议上与大家交流法院网站建设的心得。刚才,我随大家一起参观了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法院,他们的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
株洲市位于湖南东部,湘江中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株洲中院下辖9个基层法院。2008以来,我们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创新型、规范型、和谐型、服务型和廉洁型”法院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完善管理,以科技强院为本,站在抢占现代媒体阵地的政治高度,把法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市中院和9个基层法院依托中国法院网全部完成新闻网站建设,建成了湖南第一个中院级互联网站点群,也是继江西九江、山东东营之后全国第三个以中级法院为龙头的普法宣传网络阵地,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果断决策,精心组织,实现“新”突破
前几年,株洲市两级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把重点放在内部局域网、数字化监控、多媒体系统等方面,同期建成的对外门户网站没有充分发挥应有功效。随着信息时代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充分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增强司法的透明度,提高司法宣传的时效性,还是践行司法为民,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增强全社会法治理念的有效途经。
2008年初,中院新一届班子经过充分的调研,果断作出决策,决定依托中国法院网重新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并将这项工作在全市法院全面铺开。中院相应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由中院办公室具体承办信息化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备和辛勤工作,2008年5月8日新的中院级新闻网站--株洲法院网顺利开通,实现了我市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发展。
二、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形成“新”站群
在网站建设工作中,我们按照省院要求,结合株洲法院实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尽快建成株洲法院网站群为工作目标,明确要求各基层法院在7月底完成建站工作。根据中院的部署,各基层法院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网站的筹建。中院也多次派人深入基层进行指导,并保持与中国法院网的热线联系,协调上下沟通,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基层建站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中国法院网的倾力支持下,到7月初,9个基层法院对外新闻网站全部建成并链接成体,提前完成了中院党组确定的建站目标,株洲法院的法制宣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就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夯实基础,完善措施,实施“新”管理
网站建成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而加强管理,保障网站的日常运行,真正打造成人民法院宣传工作新平台则是重头戏。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努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的发展。
一是加强基础保障。为保证网站的良好运行,我们调配专门力量成立了网络信息宣传工作小组,负责稿件的采编和网站的日常管理维护。同时采取相应激励措施,将网站供稿纳入对基层法院和中院各部门工作考核的范围,适时进行通报,对稿件作者给予相应奖励,有效调动了两级法院法官写稿投稿的积极性。我们还对网络工作必需的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添置,保障了信息化建设的物质需求。二是大力宣传推广。株洲法院网建成至今的四个月时间里,访问量已逾六万,月平均点击量达一万以上,对宣传法院工作,推进司法为民,树立法院形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三是严格质量把关。在保证新闻稿件的时效性前提下,设置稿件三级审核机制,上网稿件经采编人员采编,由办公室分管副主任、主任梯次审核后发布,对重大事件和案件的发稿报道,由分管院领导进行审核,保证了每篇稿件的导向和质量。四是注重协调指导。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对我们两级法院来说都是新的业务,因此,我们一方面积极学习其它法院网站的工作经验,特别是主动寻求中国法院网和省法院网的支持与指导,尽快掌握网站管理和文章编辑的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对基层法院网络运行的指导,做到规范运作,良性发展,推动了株洲市两级法院网站的健康发展。
各位同仁,株洲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相比,与先进兄弟法院相比,仍差距很大,任重道远。我们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实现新的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远程立案和远程接访,方便群众诉讼,落实司法为民措施。二是全面发挥局域网功能,推行“案件流程网络化”和“公文流转无纸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积极实行“数字化”工程,建设标准化数字法庭,实现“审判法庭智能化”,并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手段,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我相信,在上级法院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株洲两级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何剑的讲话如下:
大家好!非常荣幸在这个会议上与大家交流法院网站建设的心得。刚才,我随大家一起参观了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法院,他们的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
株洲市位于湖南东部,湘江中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株洲中院下辖9个基层法院。2008以来,我们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创新型、规范型、和谐型、服务型和廉洁型”法院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完善管理,以科技强院为本,站在抢占现代媒体阵地的政治高度,把法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市中院和9个基层法院依托中国法院网全部完成新闻网站建设,建成了湖南第一个中院级互联网站点群,也是继江西九江、山东东营之后全国第三个以中级法院为龙头的普法宣传网络阵地,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果断决策,精心组织,实现“新”突破
前几年,株洲市两级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把重点放在内部局域网、数字化监控、多媒体系统等方面,同期建成的对外门户网站没有充分发挥应有功效。随着信息时代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充分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增强司法的透明度,提高司法宣传的时效性,还是践行司法为民,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增强全社会法治理念的有效途经。
2008年初,中院新一届班子经过充分的调研,果断作出决策,决定依托中国法院网重新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并将这项工作在全市法院全面铺开。中院相应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由中院办公室具体承办信息化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备和辛勤工作,2008年5月8日新的中院级新闻网站--株洲法院网顺利开通,实现了我市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发展。
二、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形成“新”站群
在网站建设工作中,我们按照省院要求,结合株洲法院实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尽快建成株洲法院网站群为工作目标,明确要求各基层法院在7月底完成建站工作。根据中院的部署,各基层法院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网站的筹建。中院也多次派人深入基层进行指导,并保持与中国法院网的热线联系,协调上下沟通,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基层建站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中国法院网的倾力支持下,到7月初,9个基层法院对外新闻网站全部建成并链接成体,提前完成了中院党组确定的建站目标,株洲法院的法制宣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就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夯实基础,完善措施,实施“新”管理
网站建成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而加强管理,保障网站的日常运行,真正打造成人民法院宣传工作新平台则是重头戏。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努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的发展。
一是加强基础保障。为保证网站的良好运行,我们调配专门力量成立了网络信息宣传工作小组,负责稿件的采编和网站的日常管理维护。同时采取相应激励措施,将网站供稿纳入对基层法院和中院各部门工作考核的范围,适时进行通报,对稿件作者给予相应奖励,有效调动了两级法院法官写稿投稿的积极性。我们还对网络工作必需的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添置,保障了信息化建设的物质需求。二是大力宣传推广。株洲法院网建成至今的四个月时间里,访问量已逾六万,月平均点击量达一万以上,对宣传法院工作,推进司法为民,树立法院形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三是严格质量把关。在保证新闻稿件的时效性前提下,设置稿件三级审核机制,上网稿件经采编人员采编,由办公室分管副主任、主任梯次审核后发布,对重大事件和案件的发稿报道,由分管院领导进行审核,保证了每篇稿件的导向和质量。四是注重协调指导。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对我们两级法院来说都是新的业务,因此,我们一方面积极学习其它法院网站的工作经验,特别是主动寻求中国法院网和省法院网的支持与指导,尽快掌握网站管理和文章编辑的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对基层法院网络运行的指导,做到规范运作,良性发展,推动了株洲市两级法院网站的健康发展。
各位同仁,株洲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相比,与先进兄弟法院相比,仍差距很大,任重道远。我们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实现新的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远程立案和远程接访,方便群众诉讼,落实司法为民措施。二是全面发挥局域网功能,推行“案件流程网络化”和“公文流转无纸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积极实行“数字化”工程,建设标准化数字法庭,实现“审判法庭智能化”,并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手段,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我相信,在上级法院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株洲两级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责任编辑:黎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