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大地震中,仅仅几秒钟的山摇地动,就使北与北川、茂县相邻,西与汶川隔山相望的金川银地的安县破败不堪。
十几天来,身处险境的安县人民法官是怎样度过这些惊天动地的日子的?
四川省安县人民法院正在审判大楼上班的数十名干警突然感到站立不稳,一阵晕眩,霎时间,墙体破裂,玻璃破碎,顶棚塌落。
就在此时,公路对面那座高达13层楼、风吹雨打百余年岿然不动的文星塔轰然坍塌……
在第一时间为县委提供第一手资料,为营救灾区群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市委全面了解安县灾情、进一步做出整体救灾部署提供了依据
5月12日下午2点31分,当安县法院的干警们全部撤出审判大楼后,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平安立即在法院门前集合队伍,清点人数,安排干警互助自救,寻找家属,安抚亲人。
此刻,刘平安在第一时间赶到县委。县委领导强调:“目前急需了解基层灾情。”刘平安毫不迟疑,火速奔赴河清、桑枣镇等地察看灾情,在被大地震摧残下的家园中奔波。到处是残垣断壁,乱石成阵,树倒桥断,危机四伏。
晓坝桥已成危桥,村民拦住刘平安说:“里面危险,石头还在往下落,千万不要再往里走了!”刘平安为了弄清大山深处的灾情,硬是冒着生命危险,又独自前行了1.5公里,到达了受灾群众至盼的关心村。刘平安终于与茶坪乡宝藏村的村支书严家品和千佛山集团老总张均汇合。于是,3个人又一起返回县委,详细汇报茶坪、晓坝一带灾情。县委对此高度重视,当即向市领导汇报了情况,请求部队支援、请求空中支援,并建议及时向晓坝、茶坪一带重灾区送药、送粮。
是他在第一时间提供了第一手情况,为营救灾区群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市委全面了解安县灾情、进一步做出整体救灾部署提供了依据;是他临危不惧,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仅成为了安县法院的主心骨,更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面对灾难,他提出“向我看齐”的口号。这口号在营救过程中是一种无言的力量,是安县法院全体干警向党和人民立下的誓言!
当日下午6点30分,在安县法院门前的坝子里,6位表情刚毅的领头人聚在一起。这是震后安县法院第一次党组会。就是在这次会上,成立了安县法院抗震救灾办公室,负责综合调控。会上还决定,将35名男干警组成应急抢险队,下设4个小分队,分别由党组成员带队,奔赴茶坪、高川、睢水、河清等地冒险营救群众;女干警则由张洁副院长牵头,组成了抗震救灾后勤保障组,负责搭建抗震棚,安置受灾群众,照顾受伤干警、小孩和老人,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内部干警和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卫生。
安县法院抢险队员以急行军的速度奔赴救灾战场。
冒着随时塌方的危险,穿过隧洞去为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受灾群众发放食品,进行心理安慰;越过危桥,来到最前沿救护点扶老携幼,转移伤员,疏散群众……
5月18日,记者在安县抗震救灾前线采访时看到,刘平安不是在通往大山深处的隧道口指挥交通,就是在协调军地之间的救灾事宜;不是冒着随时塌方的危险,穿过隧洞去为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受灾群众发放食品,进行心理安慰,就是越过危桥,到最前沿救护点扶老携幼,转移伤员;不是在匆匆记录上级的抗震指示,就是在向县委汇报来自救灾前线的最新消息……
就在刘平安忙碌的时候,一名武警军官来找他,说他们现在还急需一个帐篷。刘平安二话没说,就把准备自用的帐篷拿了出来。
困难比想像的更为严峻。安县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二十几个乡镇不同程度受损,但茶坪、高川二乡则属重中之重。因通往这两个乡的公路均只有一条,地震致使山体垮塌,两山合拢,道路完全堵塞,受灾群众撤离极为困难,加之通信不畅,造成大批受灾群众滞困山里,不能转移。况且,山内粮食、水源均已告急,救灾物资一时不能大批量运送进去,这条受灾群众的生命线急需打通。
于是,县委又把最初设在晓坝三岔路口的前线指挥部前移到众目关注的中福隧洞口。安县法院抢险队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实在困极了,便靠在树边打个盹;嗓子沙哑充血了,便用药片来顶。他们三天三夜没吃过一口热饭,没睡过一次囫囵觉。
哥啊,茶坪里边还有很多受灾群众等待营救,你就替我尽份孝心吧!
执行局执行员闻运刚,家住安县茶坪乡双电村,家中情形怎样,他无从知晓,他和应急小分队的同志们正往千佛山赶。当走到长兴桥上时,他的妻子和一批两手空空的受灾群众从里面跑了出来。妻子见了他,如同见到救星一样,诉说山体滑坡,家里的房子全部埋在里面。闻运刚把妻子和受灾群众安置到救助站,就立刻赶赴营救第一线,直到现在,都还未来得及去看望借宿在亲戚家里的妻儿和父母。
民二庭庭长梁清友,只简单处置了一下右臂的伤口,就跟随党组成员、副院长骆志军前往茶坪营救受灾群众去了。14日上午8点30分,当他与立案庭庭长刘伟将一位受伤的老大娘(伍福村村民)送到安县西苑中学(县医疗中心)时,他的哥哥一把拉住他说:“兄弟,咱妈被埋在围墙里,刚被救出来,浑身是伤,这阵子还在帐篷里!”梁清友刚刚迈出的左脚又收了回来,他掏出200元钱对哥哥说:“哥啊,茶坪里边还有很多受灾群众等待营救,你就替我尽份孝心吧!”说完头也不回地登上了营救灾区群众的征程。
一边严守岗位,一边千方百计满足受灾群众的生活需要
年轻女法警陈玲的任务是解决眼下干警家属的生活问题和受灾群众的粮、菜、煤、水、房等各种生活需要,又要收集整理上报救灾信息,同时,还要负责向媒体及有关部门及时提供各类文件和信息。
17日半夜时分,陈玲正在写新闻稿,突然狂风大作,暴雨骤至。狂风夹着阵阵令人心悸的余震,眨眼工夫,就将几把大伞吹上天空,四处乱滚。女干警们冒着瓢泼大雨去追伞,好不容易把大伞找了回来,回头再看临时搭建的地震棚里,电脑、电话、打印机早已是狼藉一片。
惊魂未定,余悸犹在。但她们迅速把抗震救灾办公室的办公设备整理好,拧干长发和衣襟上哗哗流淌的雨水,又开始了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
除此之外,连日来,可供她们生活的饮用水异常缺乏,地震震裂了法院的水管,她们就向邻居“借”水,为干警家属和受灾群众煮饭。
在这群未穿军装的后勤兵的执著精神感染下,腿部受伤的法警队政委周明和被门扇打了脊梁的立案庭法官唐成辉一边疗伤,一边严守岗位,忘我工作。
在抗震救灾中,安县人民法院的干警在党组一班人的带领下,沉着镇定,众志成城,坚决服从县委的统一指挥,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救援任务。“法院”字样的警车,多日来昼夜不停地在灾区穿梭。抢送伤员,它就是救护车;运送物资,它就是运输车;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又成了工程抢险车。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2日23时,安县法院的应急抢险队已先后救助伤员120余名,安全转移受灾群众2000余人,安抚灾后群众6000余人。
我们相信,正是他们心中那不变的信念,化作了这来自生死线上的一串串数字。
记者手记
即使你没到过震中灾区,你依然可以了解一线抢捡队员们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想象他们在怎样艰险的环境中,带领群众与地震进行生死搏斗。但你如果不是有着与他们脸对脸、心贴心在一起的经历,你也许永远难以感受危难时刻他们那种坚定的信念,那种人生选择,那种大无畏的勇气和神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