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忙碌的身影:十七大党代表金桂兰的一天
2007-05-24 10:33:3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吕爱哲 唐凤伟
  荣誉小档案

  2000年,金桂兰被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省十杰女法官”称号;2002年被省高院授予“人民满意好法官”;2004年被省妇联授予“省三八红旗手标兵”;2005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被黑龙江省委命名为“心系百姓的好法官”,被省政府授予“十佳公仆”,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被省高院记个人一等功;2006年被中共中央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被黑龙江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被最高法院授予“2005中国法官十杰”,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共黑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金桂兰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位来自基层政法单位的代表。这位有着31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忙些什么呢?最近,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5月14日,星期一。金桂兰仍像以往一样,5点多就急匆匆起床,急匆匆为家人准备好早饭,又急匆匆吃了几口,拿起装着几本卷宗的拎包,不到6点半就跨出了家门,赶火车去上班。开往东京城的列车7点13分发车,她必须早点出发,否则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路上有点差池,就可能赶不上火车。“这个季节还算好,到了冬天,天贼冷不说,离开家门时天还黑漆漆的,真有些吓人呢。”金桂兰说。

   列车运行1小时50分钟后,到达东京城。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金桂兰把几本卷宗又逐一翻阅了一遍,不时做着阅卷笔录。她说:“这几个案子本周都要开庭,开庭前一定要吃透案情。在家里虽然也看过几遍,但在火车上也干不了别的,正好再仔细看看,把审理思路再理一理。”

   9点零5分,金桂兰走出站台,花两元钱搭乘一辆小三轮,十来分钟的工夫,来到东京城法庭。

   金桂兰刚刚迈进办公室,后脚就进来几个人,都是当地的老百姓,他们嚷嚷着要找金桂兰。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来进行法律咨询的:“桂兰说话,俺们信!”

   “老百姓打官司,跑来问我,点名要我审案子,这说明是对我的信任。多说点儿话、多受点儿累算不了什么,只要能帮他们把疙瘩解开,我心里就觉得格外踏实。”金桂兰一一解答了这些人的问题,直到他们满意地离开,才得空和记者说上一句话。

   趁这工夫,金桂兰喝了几口水,润了润嗓子。内勤送来一沓信件,有十多封。金桂兰打开其中一封,专注地看起来。内勤对记者说,如今经常有外地打官司的老百姓通过写信的方式,向金桂兰咨询法律问题。对于这些来信,她都一一登记,并及时给予答复。金桂兰边看信,边写回信,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11点20分至13点30分,金桂兰到法庭食堂帮厨、吃午饭,稍微休息后起草法律文书。

   13点30分至15点,金桂兰主审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开庭,案件当庭调解。十几年来,金桂兰审理的案件90%都是以调解方式结案的。虽然调解远比判决费时费力,但却有效地化解了矛盾和纷争,消除了当事人的积怨。

   开完庭后,金桂兰继续撰写法律文书。其间接到几个电话,有询问案件的,也有问候的,但没有一个是为案件说情的。“人家知道说情不管用,也就没人说情了。”金桂兰解释说。

   撰写完一份法律文书,金桂兰和同事们聚到一块儿,研究一件案子,直至晚饭时分。

   18点左右,吃过晚饭,金桂兰和同事们打了一会儿乒乓球,回到办公室,拿出开庭传票,叫上书记员,走出法庭,她要去回访当事人和送达传票。“白天村民都下地干活,家里找不到人,这时候都回家了。”金桂兰这样告诉记者。

   送了两份开庭传票后已接近21点,金桂兰看看手中还有一份传票没有送出,说:“这份明天再送吧。村民干了一天活,休息得早,这么晚去影响人家休息。”

   21点30分,金桂兰带着一身疲倦,返回法庭宿舍。洗漱之后,她倚在床上,研读起了专业书籍。

   一天的时间,虽不能展示金桂兰的工作全景,也不足以展示这位党的十七大代表的全部风采,但一叶知秋,金桂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心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问金桂兰:“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法官,工资不高,可要做的工作一点也不少,你心里有没有感到不平衡?”金桂兰回答:“在这里工作的法官不是我一个,大家都这样,也没什么不平衡的。能为老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我心情很好,很高兴。”

   金桂兰对记者说:“今年以来,我才办了20多个案子,大部分时间在开会,老是出差,家里也照顾不上。其实这是很无奈的事,我也想多照顾一下家里,但是不行啊。其实家倒没什么,主要是法庭本来人手就少,我再经常离开,大家的工作可就更紧张了。我感到对不起同事们,很愧疚,我争取多干一点,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采访中,金桂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原来审理的一个案子,也不清楚原告是怎么知道我家的,找到我家,塞给我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一些钱,我和我爱人怎么谢绝也不行,只好先收下。后来,我千方百计想办法把钱退回给他,电话都打了不下十几个,后来终于把钱退回去了。那一刻,我感觉到特别的轻松。”
责任编辑:黎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