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的烛光实现对光明的追求
——追记“心系百姓的好法官”金桂兰
2012-05-11 08:11:2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吕爱哲 段春山 郑建华
“全国模范法官”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法院副院长金桂兰在与病魔进行了多年抗争之后,于2012年5月8日7时20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永远地告别了她最钟爱的审判事业。
最高人民法院发来了唁电:“金桂兰同志为人民司法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宝贵生命,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时代先锋’和人民法官的杰出楷模。”
白纱垂首,丹江呜咽。5月10日上午8时,在牡丹江市殡仪馆为金桂兰举行的追悼会上,金桂兰生前的法官同事们来了。他们椎心泣血,无语哽咽。
许多干部职工、农民群众来了,他们目含悲泪,痛彻心脾:“金法官,俺们来送您了!”
一个普通法官,为何牵动着千千万万百姓的心?
糖房村农妇张秀清记得,当时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你们别是采访完了,再把金桂兰往上调吧?金桂兰她最好哪儿也别去,永远留在东京城,永远别走。”这是2004年,金桂兰获得“心系百姓的好法官”称号受到表彰后,张秀清当时所担忧的。
“金桂兰是一名好法官,先后做过7次大手术,患上癌症后,仍然长期坚守在基层法院,带病工作,巡回办案。组织上把她调回市里,可她却说‘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我就应该为这方百姓多做点事情’,硬是又留了下来。”宁安法院副院长关继伟动情地说。
在对金桂兰的追思中,记者感悟了:百姓选择了金桂兰,金桂兰也选择了当地百姓。这种血浓于水的特殊情结,让她与群众心心相连。也为了这个情结,金桂兰把一生都献给了生她养她的边陲小镇,献给了一方水土的父老乡亲。
一个读者读了金桂兰的事迹后,感慨地说:“一个基层的党员干部,在生命的河流遇到冰冻甚至面临断流的时候,她的选择是义无反顾,她的追求是工作不止,她的价值是用生命的烛光实现对光明的追求。”
绿叶对根的情思
“我是农民的女儿,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金桂兰说。
宁安县(现宁安市)镜泊乡五峰楼村,金桂兰在这里出生,嗅着泥土的芬芳成长,“她心正,工作较真,乐于助人,这就是我们五峰楼村的女儿。”村支书说,他是看着金桂兰长大的,听到金桂兰逝世的噩耗后,很惋惜。
五峰楼的很多群众在叹惜着,东京城镇的群众在追思着。更多金桂兰审过案件的当事人、帮过的人,都沉浸在对金桂兰的追忆中。
“金法官说:同事谁都有,认识不管用。在我们国家,有理走遍天下。这句话我始终珍藏在心里。”刚提起话头,担忧金桂兰调走的农妇张秀清已泣不成声。她对金桂兰不只是感激,更是把她当成了一种信念的化身。
十几年前,张秀清将一名担保人起诉到了东京城法庭。第一次开庭时,担保人以借款已过时效为由主张免除担保责任。休庭后,她对主审法官金桂兰说,在诉讼时效期内她给担保人打过一个催款电话。金桂兰让她到电信局去查一查,但她却碰了一鼻子灰。“有人告诉我,金法官和那个担保人以前是镇政府的老同事,打官司能向着你吗?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凉到了底。第二次开庭听我说没调出来单子,金桂兰立即到电信局给调了出来。”张秀清说,这笔钱也要了回来。从这以后,她认准了金桂兰这个好法官。
眼含热泪的一名人民陪审员刘艳君对记者说:“她可是俺老百姓的好法官。”即时又向记者述说了“欠条被洗”的故事。
十几年前,为查证一起案件的重要证据有没有被原告所说的“被妻子洗了”,开完庭的第二天,金桂兰趋车200多公里找证人取证,遭到拒绝,返回已是晚上8点多钟。当时,金桂兰正处在化疗期,饭菜难以下咽,头发一把一把脱落,全身瘫软得像一摊烂泥,一只胳膊肿得足有碗口粗,腹部的胆结石刀口流脓不止,来回400多里山路的颠簸,使她全身上下钻心刺骨地疼。第三天天刚放亮,金桂兰用卫生纸擦了一下还在流脓的刀口,叫上司机又去找这名证人。“你都不要命了,我还要什么脸!”证人说出了事实真相,“哪有借条那回事,他编的。”再次开庭,原告无言以对,还了被告一个清白。她记不得这讲了多少次,但每讲一次后,她对金桂兰就又增加了一分敬意。
刘艳君在任东京城镇人大副主席时,记得多次发现金桂兰自己掏钱给当事人买食品。刘艳君知道她家还很困难。“有一次我对她开玩笑地问,‘桂兰啊,是不是来你这儿打官司的你都管饭啊?’没想到她看着我认真地说:‘老百姓来打官司,本来就够上火的了,怎么能眼看着他受冻挨饿啊?’”
“到东京城法庭打官司的穷乡亲经常得到金姐的帮助。”现任宁安法院优化环境办公室副主任的金尚哲,记得牛场村有位70多岁的朝鲜族老大娘,无儿无女,生活十分艰难。一次,老人到法庭来办事认识了金桂兰。从此,她家里抹墙、烧柴等家务琐事,都来找金桂兰。每次大娘来,金桂兰都像女儿一样,一一给老太太办理妥当。“就跟她的亲闺女一样!”
城东乡光新村村民张长胜在电视上看到金桂兰病逝消息时,告诉孩子要永远记住金法官这样的好人,将来长大了,也要像她那样帮助别人。十几年前,因他媳妇有病,无人照看孩子,他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到法庭打官司。金桂兰看到穿得破旧单薄衣服的孩子在寒风中冻得直发抖,就跑回家翻箱倒柜,把自己儿子的衣服找出一大包,给俩孩子穿上,剩下的塞到了他的手里。“听说金法官得了重病,我还买过两瓶桃罐头和苹果罐头送给她,希望她吃了桃罐头就会从疾病中逃出来,吃了苹果罐头就会平平安安。作为我们老百姓,只要为我们办一件实事,我们都很感激,记她一辈子。”
只要你对百姓有情,百姓就会对你有意。
住在法庭不远的关显荣老汉激动地说,他经常路过法庭,对金桂兰帮助百姓排忧解难的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想办法帮金桂兰解脱病患。“当时,她的胳膊这么粗,还坚持上班。”关显荣用手比划着,心疼地说。他听说一种蘑菇能治金桂兰的病,就和几个邻居说了,一起采蘑菇给金桂兰送去。“可这也没挽救了她的命。”这成了他的一件憾事。
丹心碧血化永恒
金桂兰的儿子李一男说:“以前,我妈妈工作太忙,很少和我们在一起,住院这一段时间,是我们一家人难得的团聚。”
金桂兰的同事说:“她是那种为了工作可以不顾一切的人。法庭成了金桂兰的‘家’,她的大部分衣物都在这里。她结婚时把家安在牡丹江市,离东京城法庭有80多公里的路程,回去一次需要汽车、火车倒上3次。为了工作,她平时住在单位,与丈夫成了‘周末夫妻’。工作忙起来,她常常一两个月回不了一次家。”
“粗略地算了一下,桂兰在法庭工作14年来,一家三口相聚的时间还不到3年。”金桂兰的爱人李永春说,桂兰“太忙”。有一个周末,她打电话要我陪她到偏远的牛场村送传票。我到家已是晚上6点多钟了,她等不及就一个人先走了。那天,气温零下30几度,寒风裹挟着鹅毛大雪,打得人脸生疼。我在黑暗中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牛场村赶,心里还抱怨着,什么大不了的事儿,非赶在这鬼天气去办?走着走着,听到前面传来狗叫,她在空旷的雪地里一个人挥着棍子驱赶着几只恶狗。“你怎么就不知道爱惜自己呢?”我责怪她。她说被告是个生意人,刚从外地回来,明天就要走,如果不抓紧时间将传票送给他,案子就不好处理了。
“拼命”这个词用在金桂兰身上不只是个比喻。为了工作,她真的把命都豁出去了。乳腺癌、胆结石、白内障、胃病、咽炎、风湿、关节炎……这么一长串的病名,很难相信它们都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但这正是长年操劳和生活不规律给金桂兰留下的残酷印记。“每次正视桂兰身上7次大小手术留下的伤疤,都要鼓足勇气。”李永春说。
“她真是一个铁法官。”现为宁安市法院信访办主任的关向英非常敬佩。2002年至2004年3月,关向英和金桂兰住一个宿舍。她从没看金桂兰掉过眼泪,也没有听金桂兰提过自己的病。那个时候,金桂兰白天开庭,晚上写文书,常常工作到深夜,第二天照常上班。乳腺癌手术后,金桂兰的右臂肿胀得比左臂粗一倍,连写字都困难。胆结石手术的刀口又一直不愈合,流出的脓水时常把衣服都浸透了。有一次,她看到金桂兰偷偷回到宿舍,自己往外挤脓血,“当时我被吓坏了,要带她去医院。她却不在意地说:‘没事,把脓挤出来就好了。’然后,像根本没发生一样,又回到办公室调解起案件来。”
“只要有工作,桂兰就全然忘了劳累和病痛。”李永春说,记得第一次肿瘤切除手术的当天下午,极度虚弱的金桂兰跟大夫请假出院,说要陪一名当事人到牡丹江中院做司法鉴定。“你不要命了?”医生说。“究竟是你的命重要,还是当事人的事重要?”他第一次对妻子发了火。但最终没有拗过妻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去了牡丹江中院。在他们背后,医生说:“没见过这么玩命的女人!”
陪护金桂兰住院的宁安市法院一女干警悲痛地说:“2011年11月,金桂兰因病重又一次住进了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到入院时,癌细胞已扩散。但金桂兰很乐观,与病魔抗争表现出常人少有的坚强意志。她还惦记着工作,牵挂着群众。对来看望她的领导、群众,她说病好后,还要回到法院审判岗位上,为百姓做实事,办好事。”
“金姨的最后心愿,我会帮她办好的。”泪眼未干的宁安市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杨海鸥说,春节前,杨海鸥到牡丹江市肿瘤医院看望金桂兰。临走时金桂兰抓住她的手说:“小杨,金姨还得麻烦你一个事儿,前斗村的刘老汉那个赡养案子,我一直挺惦记的,也不知现在他儿女对他咋样了,我这身体也不能去,拜托你和法庭的干警代替我去看看刘老汉。”这是金桂兰曾经办过的一起赡养案件,每年金桂兰都要去看望一下。
李永春说,在最后的这段岁月里,金桂兰一直是乐观的。她对生活是非常热爱的。“能坚持到今天,主治医生都说是一个奇迹。她多次和我说,等病好了后,再回到岗位上去工作,回报组织上这些年来给予的照顾。其实,我知道,就是这个心愿给了她这个奇迹。”但李永春知道,这只是一个梦罢了。为了让金桂兰做好这个梦,他特意对金桂兰隐瞒了病情,“哄骗”她马上就会好的。
“虽然这段时间很累,但我很高兴,因为我们一家三口能天天相聚着。”金桂兰这次住院的大半年,儿子李一男天天陪伴着。“过去,我对妈妈忙于工作不理解。这段时间里,看到很多群众来看她,有一些妈妈都想不起来叫啥名了。这让我很感动。我理解了妈妈。妈妈是典型,我也不差。今后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去工作。”李一男又低下了头,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我们师范学院还建在大荒地的时候,我就认识金桂兰了。那时我就听说金桂兰非常敬业,是个工作上很要强的人。我和她爱人李永春同事多年,很少听说他们夫妻俩去饭店吃饭喝酒。她的确太忙了,调解一个哪怕很小的纠纷都得花费很大精力,看了报才知道,她受理案件的调解率是90%。这样怎么可能还有自己的业余时间呢?”牡丹江师范学院张志发回忆着。
有的人死了,她却依然活着。金桂兰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她那对百姓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感,对公平正义的执著与坚守,却长存人世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香。
金桂兰精神永垂不朽。
最高人民法院发来了唁电:“金桂兰同志为人民司法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宝贵生命,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时代先锋’和人民法官的杰出楷模。”
白纱垂首,丹江呜咽。5月10日上午8时,在牡丹江市殡仪馆为金桂兰举行的追悼会上,金桂兰生前的法官同事们来了。他们椎心泣血,无语哽咽。
许多干部职工、农民群众来了,他们目含悲泪,痛彻心脾:“金法官,俺们来送您了!”
一个普通法官,为何牵动着千千万万百姓的心?
糖房村农妇张秀清记得,当时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你们别是采访完了,再把金桂兰往上调吧?金桂兰她最好哪儿也别去,永远留在东京城,永远别走。”这是2004年,金桂兰获得“心系百姓的好法官”称号受到表彰后,张秀清当时所担忧的。
“金桂兰是一名好法官,先后做过7次大手术,患上癌症后,仍然长期坚守在基层法院,带病工作,巡回办案。组织上把她调回市里,可她却说‘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我就应该为这方百姓多做点事情’,硬是又留了下来。”宁安法院副院长关继伟动情地说。
在对金桂兰的追思中,记者感悟了:百姓选择了金桂兰,金桂兰也选择了当地百姓。这种血浓于水的特殊情结,让她与群众心心相连。也为了这个情结,金桂兰把一生都献给了生她养她的边陲小镇,献给了一方水土的父老乡亲。
一个读者读了金桂兰的事迹后,感慨地说:“一个基层的党员干部,在生命的河流遇到冰冻甚至面临断流的时候,她的选择是义无反顾,她的追求是工作不止,她的价值是用生命的烛光实现对光明的追求。”
绿叶对根的情思
“我是农民的女儿,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金桂兰说。
宁安县(现宁安市)镜泊乡五峰楼村,金桂兰在这里出生,嗅着泥土的芬芳成长,“她心正,工作较真,乐于助人,这就是我们五峰楼村的女儿。”村支书说,他是看着金桂兰长大的,听到金桂兰逝世的噩耗后,很惋惜。
五峰楼的很多群众在叹惜着,东京城镇的群众在追思着。更多金桂兰审过案件的当事人、帮过的人,都沉浸在对金桂兰的追忆中。
“金法官说:同事谁都有,认识不管用。在我们国家,有理走遍天下。这句话我始终珍藏在心里。”刚提起话头,担忧金桂兰调走的农妇张秀清已泣不成声。她对金桂兰不只是感激,更是把她当成了一种信念的化身。
十几年前,张秀清将一名担保人起诉到了东京城法庭。第一次开庭时,担保人以借款已过时效为由主张免除担保责任。休庭后,她对主审法官金桂兰说,在诉讼时效期内她给担保人打过一个催款电话。金桂兰让她到电信局去查一查,但她却碰了一鼻子灰。“有人告诉我,金法官和那个担保人以前是镇政府的老同事,打官司能向着你吗?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凉到了底。第二次开庭听我说没调出来单子,金桂兰立即到电信局给调了出来。”张秀清说,这笔钱也要了回来。从这以后,她认准了金桂兰这个好法官。
眼含热泪的一名人民陪审员刘艳君对记者说:“她可是俺老百姓的好法官。”即时又向记者述说了“欠条被洗”的故事。
十几年前,为查证一起案件的重要证据有没有被原告所说的“被妻子洗了”,开完庭的第二天,金桂兰趋车200多公里找证人取证,遭到拒绝,返回已是晚上8点多钟。当时,金桂兰正处在化疗期,饭菜难以下咽,头发一把一把脱落,全身瘫软得像一摊烂泥,一只胳膊肿得足有碗口粗,腹部的胆结石刀口流脓不止,来回400多里山路的颠簸,使她全身上下钻心刺骨地疼。第三天天刚放亮,金桂兰用卫生纸擦了一下还在流脓的刀口,叫上司机又去找这名证人。“你都不要命了,我还要什么脸!”证人说出了事实真相,“哪有借条那回事,他编的。”再次开庭,原告无言以对,还了被告一个清白。她记不得这讲了多少次,但每讲一次后,她对金桂兰就又增加了一分敬意。
刘艳君在任东京城镇人大副主席时,记得多次发现金桂兰自己掏钱给当事人买食品。刘艳君知道她家还很困难。“有一次我对她开玩笑地问,‘桂兰啊,是不是来你这儿打官司的你都管饭啊?’没想到她看着我认真地说:‘老百姓来打官司,本来就够上火的了,怎么能眼看着他受冻挨饿啊?’”
“到东京城法庭打官司的穷乡亲经常得到金姐的帮助。”现任宁安法院优化环境办公室副主任的金尚哲,记得牛场村有位70多岁的朝鲜族老大娘,无儿无女,生活十分艰难。一次,老人到法庭来办事认识了金桂兰。从此,她家里抹墙、烧柴等家务琐事,都来找金桂兰。每次大娘来,金桂兰都像女儿一样,一一给老太太办理妥当。“就跟她的亲闺女一样!”
城东乡光新村村民张长胜在电视上看到金桂兰病逝消息时,告诉孩子要永远记住金法官这样的好人,将来长大了,也要像她那样帮助别人。十几年前,因他媳妇有病,无人照看孩子,他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到法庭打官司。金桂兰看到穿得破旧单薄衣服的孩子在寒风中冻得直发抖,就跑回家翻箱倒柜,把自己儿子的衣服找出一大包,给俩孩子穿上,剩下的塞到了他的手里。“听说金法官得了重病,我还买过两瓶桃罐头和苹果罐头送给她,希望她吃了桃罐头就会从疾病中逃出来,吃了苹果罐头就会平平安安。作为我们老百姓,只要为我们办一件实事,我们都很感激,记她一辈子。”
只要你对百姓有情,百姓就会对你有意。
住在法庭不远的关显荣老汉激动地说,他经常路过法庭,对金桂兰帮助百姓排忧解难的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想办法帮金桂兰解脱病患。“当时,她的胳膊这么粗,还坚持上班。”关显荣用手比划着,心疼地说。他听说一种蘑菇能治金桂兰的病,就和几个邻居说了,一起采蘑菇给金桂兰送去。“可这也没挽救了她的命。”这成了他的一件憾事。
丹心碧血化永恒
金桂兰的儿子李一男说:“以前,我妈妈工作太忙,很少和我们在一起,住院这一段时间,是我们一家人难得的团聚。”
金桂兰的同事说:“她是那种为了工作可以不顾一切的人。法庭成了金桂兰的‘家’,她的大部分衣物都在这里。她结婚时把家安在牡丹江市,离东京城法庭有80多公里的路程,回去一次需要汽车、火车倒上3次。为了工作,她平时住在单位,与丈夫成了‘周末夫妻’。工作忙起来,她常常一两个月回不了一次家。”
“粗略地算了一下,桂兰在法庭工作14年来,一家三口相聚的时间还不到3年。”金桂兰的爱人李永春说,桂兰“太忙”。有一个周末,她打电话要我陪她到偏远的牛场村送传票。我到家已是晚上6点多钟了,她等不及就一个人先走了。那天,气温零下30几度,寒风裹挟着鹅毛大雪,打得人脸生疼。我在黑暗中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牛场村赶,心里还抱怨着,什么大不了的事儿,非赶在这鬼天气去办?走着走着,听到前面传来狗叫,她在空旷的雪地里一个人挥着棍子驱赶着几只恶狗。“你怎么就不知道爱惜自己呢?”我责怪她。她说被告是个生意人,刚从外地回来,明天就要走,如果不抓紧时间将传票送给他,案子就不好处理了。
“拼命”这个词用在金桂兰身上不只是个比喻。为了工作,她真的把命都豁出去了。乳腺癌、胆结石、白内障、胃病、咽炎、风湿、关节炎……这么一长串的病名,很难相信它们都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但这正是长年操劳和生活不规律给金桂兰留下的残酷印记。“每次正视桂兰身上7次大小手术留下的伤疤,都要鼓足勇气。”李永春说。
“她真是一个铁法官。”现为宁安市法院信访办主任的关向英非常敬佩。2002年至2004年3月,关向英和金桂兰住一个宿舍。她从没看金桂兰掉过眼泪,也没有听金桂兰提过自己的病。那个时候,金桂兰白天开庭,晚上写文书,常常工作到深夜,第二天照常上班。乳腺癌手术后,金桂兰的右臂肿胀得比左臂粗一倍,连写字都困难。胆结石手术的刀口又一直不愈合,流出的脓水时常把衣服都浸透了。有一次,她看到金桂兰偷偷回到宿舍,自己往外挤脓血,“当时我被吓坏了,要带她去医院。她却不在意地说:‘没事,把脓挤出来就好了。’然后,像根本没发生一样,又回到办公室调解起案件来。”
“只要有工作,桂兰就全然忘了劳累和病痛。”李永春说,记得第一次肿瘤切除手术的当天下午,极度虚弱的金桂兰跟大夫请假出院,说要陪一名当事人到牡丹江中院做司法鉴定。“你不要命了?”医生说。“究竟是你的命重要,还是当事人的事重要?”他第一次对妻子发了火。但最终没有拗过妻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去了牡丹江中院。在他们背后,医生说:“没见过这么玩命的女人!”
陪护金桂兰住院的宁安市法院一女干警悲痛地说:“2011年11月,金桂兰因病重又一次住进了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到入院时,癌细胞已扩散。但金桂兰很乐观,与病魔抗争表现出常人少有的坚强意志。她还惦记着工作,牵挂着群众。对来看望她的领导、群众,她说病好后,还要回到法院审判岗位上,为百姓做实事,办好事。”
“金姨的最后心愿,我会帮她办好的。”泪眼未干的宁安市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杨海鸥说,春节前,杨海鸥到牡丹江市肿瘤医院看望金桂兰。临走时金桂兰抓住她的手说:“小杨,金姨还得麻烦你一个事儿,前斗村的刘老汉那个赡养案子,我一直挺惦记的,也不知现在他儿女对他咋样了,我这身体也不能去,拜托你和法庭的干警代替我去看看刘老汉。”这是金桂兰曾经办过的一起赡养案件,每年金桂兰都要去看望一下。
李永春说,在最后的这段岁月里,金桂兰一直是乐观的。她对生活是非常热爱的。“能坚持到今天,主治医生都说是一个奇迹。她多次和我说,等病好了后,再回到岗位上去工作,回报组织上这些年来给予的照顾。其实,我知道,就是这个心愿给了她这个奇迹。”但李永春知道,这只是一个梦罢了。为了让金桂兰做好这个梦,他特意对金桂兰隐瞒了病情,“哄骗”她马上就会好的。
“虽然这段时间很累,但我很高兴,因为我们一家三口能天天相聚着。”金桂兰这次住院的大半年,儿子李一男天天陪伴着。“过去,我对妈妈忙于工作不理解。这段时间里,看到很多群众来看她,有一些妈妈都想不起来叫啥名了。这让我很感动。我理解了妈妈。妈妈是典型,我也不差。今后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去工作。”李一男又低下了头,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我们师范学院还建在大荒地的时候,我就认识金桂兰了。那时我就听说金桂兰非常敬业,是个工作上很要强的人。我和她爱人李永春同事多年,很少听说他们夫妻俩去饭店吃饭喝酒。她的确太忙了,调解一个哪怕很小的纠纷都得花费很大精力,看了报才知道,她受理案件的调解率是90%。这样怎么可能还有自己的业余时间呢?”牡丹江师范学院张志发回忆着。
有的人死了,她却依然活着。金桂兰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她那对百姓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感,对公平正义的执著与坚守,却长存人世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香。
金桂兰精神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