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原广西宾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亮凡不顾病痛,与山林火灾展开殊死搏斗……他累倒了,再也站不起来。2005年2月19日,南宁人民会堂座无虚席,一个响亮的名字被无数次传诵,一个个事迹让人感动不已……在张亮凡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同事、亲人、群众代表、记者讲述了他们了眼中的张亮凡……
我曾经是宾阳日报社的一名记者,现在县残联工作。当记者时,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常到农村采访,在采访中经常有老百姓饱含深情地和我提起县法院一位副院长,总说他为老百姓办了一件件好事、实事。这位副院长就是人民的好法官张亮凡。
第一次听到别人提到法官张亮凡,不是打官司的当事人,也不是法院的同事,而是住在武陵圩的五保户阿狗哥。一提起张亮凡,这位七十多岁,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竟热泪盈眶。当时有人不解地问,是不是那个瘦法官做了什么对不起阿狗哥的事?阿狗哥一听,激动得连连摇头。原来有一次过节,张亮凡去拜访亲戚,无意之中了解到同街有一个名叫磨维利的五保户无依无靠,生活十分困难。心地善良的张亮凡对这位绰号叫阿狗哥的老汉同情之心油然而生。阿狗哥没有米了,第二天,张亮凡骑着他那辆28寸的旧单车驮来了一袋米;阿狗哥没有柴了,张亮凡看见后又给他驮来了几捆柴;阿狗哥没有钱了,张亮凡问他缺什么,他摇摇头,什么都不缺!阿狗哥知道,再说,张亮凡第二天肯定又把钱送过来!调到县里后,虽然相距十几公里,但张亮凡还时常牵挂着阿狗哥,关心他的衣食住行。张亮凡去世的噩耗传来,这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哭得老泪纵横,悲伤不己。去年6月,市属各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来采访阿狗哥,一提起张亮凡,老人依然伤心地抹着眼泪,满怀深情地说:“亮凡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对我真如同自己的父亲一样啊!”
在武陵,还有另一位叫阮先英的老人至今对张亮凡仍念念不忘,提起张亮凡,阮阿婆就会未语泪先流,泣不成声地说:“张副呀,好人啊,他比我的亲生儿子还亲哪!”
25岁那年,阿婆参加革命工作的丈夫牺牲了,阿婆守了寡。她独立抚养着丈夫的遗孤吴贵盛。不幸的是,1991年,阿婆70岁时,已在武陵法庭工作的儿子却不幸病故了,留下11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还有盛年的妻子。
那时候,张亮凡还在武陵法庭任庭长,为了安排好阮阿婆一家的生活,张亮凡上下奔波,终于在黎塘法庭为阿婆一家争取到了一套两房一厅的房子。搬到黎塘两年后,阿婆的媳妇就改嫁了,留下年迈的阿婆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看着两个可爱的孙儿,想到他们年纪幼小就失去父母双亲的照顾,阿婆愁容满面,额头的沟沟壑壑更多更深了。张亮凡知情后,对阿婆更加牵肠挂肚,放心不下。
张亮凡任县法院副院长后,每次下乡到黎塘法庭检查工作,一下车他就先奔阮阿婆家探望,检查完工作,又下到阿婆家。如同儿子回家,一进门就喊“妈”,出去时说一声“妈,我走了。”
据在黎塘法庭门外摆烟摊的小贩介绍,有一次,张亮凡像往常一样来到阿婆家门前,轻轻地敲了好久的门,见没有动静,他静静地站立了一会儿,又继续敲门,见还是没有动静,他立即向人打听,知道是阿婆回家养病去了,才放心地离去。
每当中秋节和春节到来,张亮凡又代表单位专程跑几十公里的路去看望阿婆,并给阿婆送来慰问金,阿婆每次激动地从张亮凡手中接过慰问金,都会依依不舍地送张副到村口,这时,张亮凡又会从上衣口袋掏出钱来,有时是50元,有时是30元地塞给阿婆,最后自己只剩下几块钱回去。
张亮凡用自己的孝心爱心温暖了阿婆那颗年老而孤独的心。阿婆对张亮凡也有了一颗母亲对儿子般牵挂的心。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不见张亮凡,阿婆就会望眼欲穿,盼望张亮凡的到来。
去年3月的时候,阿婆终于忍不住问黎塘法庭的干警,最近张副很忙吗,怎么那么久都不见他来黎塘了?干警们怕阿婆伤心,都不愿把张副去世的消息告诉她,只好背过脸强忍着眼泪说:“张副出差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阿婆听了半信半疑地点点头,但过不了两三天,她又会问起同样的问题。
时间一天天过去,看着老人那衰老的面容,看着老人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谁也不忍心将张副去世的消息告诉阿婆。直到4月份,年老体弱的她走过一个果摊,突然听到一个老人惋惜地提到张亮凡过世了。阿婆闻之一愣,连连追问:你说的张亮凡是张副吗?不会真是张副吧?没等对方回答,阿婆佝偻着身影,蹒跚着脚步,高一步低一步地往回走,眼睛也不看人,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不会是张副的,不会是张副的……”但是当阿婆神思恍惚地回到家,她终于再也忍不住,一头扑在床上老泪纵横,放声大哭。此后几天,阿婆都将自己关在房里,悲痛欲绝,肝肠寸断地哭泣,那断断续续,撕心裂肺的哭声飘到窗外,路过窗外的人听到哭声无不为之心酸落泪。直到现在,阿婆一见到熟人还常常双眼含泪地问:“我的孩子死得早,张副比我的孩子还好呐,他怎么也死得这么早?”
张亮凡,是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法官,是从基层法庭走出来的法院副院长,他的心中时刻装着百姓。为民解忧,忘我工作,情系百姓已经成了他生命的神圣职责。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人民金的口碑,铁的信任。
宾阳县武陵镇是张亮凡曾经工作了10年的地方。武陵街的居民还清晰地记得,张亮凡骑着他那辆28寸旧单车风里来雨里去办案的身影。
武陵镇六蒙村委的群众更是记得,张亮凡为他们挑水六天的情景。住在半山腰,水要到山脚去挑。六蒙村委的群众吃够了用水难的苦头。1995年6月,时任武陵法庭庭长的张亮凡带着几名法官到六蒙村委一带巡回办案。看着村民们每天汗流浃背地挑水,张亮凡坐不住了,他管起了分外事。从山腰到山脚,小路满是荆棘,崎岖难行。每天,六蒙村民都可看到一个肩挑着水,一脚高一脚低行走在山路上的一个瘦削身影。办案6天,张亮凡也足足挑了6天的水。回到法庭后,一篇建议当地政府解决六蒙群众吃水难问题的调研报告连夜写出。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六蒙村的那一天,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亏了张庭长。而在六蒙办案的那段时间,张亮凡连群众的一碗饭也不肯吃,而是跑到村里的商店买饼干充饥。
后来张亮凡到了县里任副院长后,面对的情况更复杂,处理的事情更多,但他始终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经常对法院的同志说,法官的形象就是法院的形象,对每位当事人,每位上访者都要做到热情、耐心、真心、诚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1年10月,张亮凡遇到一件上访案。那天一大早,一卷被窝“啪”的一声,丢在了法院信访室门口。一个老汉、一个阿婆、两个小男孩刷地全坐在地上了!这两老两小干啥来呀?法院干警赶紧上前问个究竟。“你们不放我儿子,这俩孙子我养不起,就放在你们法院了,被窝我也带来了!”老汉口气硬梆梆的。原来,老汉姓黎,是中华镇新塘村委人。儿子因拐卖妇女被法院判了10年刑。儿子蹲监了,儿媳妇走了,一个5岁、一个7岁的孙子丢给两位老人。79岁的黎老汉觉得苦,觉得冤,和老伴一起找上门来了。立案庭的廖汉真做老汉思想工作,不通。再做,还是不通。廖汉真急了,赶紧将情况向张副汇报。张亮凡下楼来,拉张凳子请老汉坐下,一杯热茶给老汉奉上,几个馒头放俩小孩手上,特耐心,特和气,老汉没了脾气。“大爷,您的儿子犯了法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不能因为您孙子没人养了,就要求法院放人,没这道理。您生活有困难,可向政府部门反映。您放心,政府一定帮您解决困难的……”两个小时,说得老汉直抹眼泪,心服口服。看着白发如霜,步履蹒跚的老人和一双年幼的孩子,张亮凡忍不住将老人一家送到车站。临走,还自己掏钱买了车票放到老汉手上。
长期以来,张亮凡除了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他还将司法公正作为法官的生命与追求。在武陵法庭工作时,有好长一段时间张亮凡就住在卢经信家对门,见面时张亮凡总是亲切地喊他二哥。1995年的时候,卢经信因房屋纠纷被自己的侄子告上了法庭,卢经信便想叫这个当了庭长还叫他二哥的邻居“关心关心”一次。卢经信想,将这事和张亮凡说一说,官司兴许会赢,好歹他也是“二哥”。这么想着,卢经信就拎着一袋水果和几条香烟,还有一个装了1000元钱的信封,敲开了张亮凡的门。一进门还没有坐好,这个瘦瘦的当庭长的邻居将他推了出来,说:“二哥,事情不能这么办的,要按法律来办。”钱既然不要,那就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吧。卢经信厚着脸皮再次敲门。这一回,张亮凡还是一副铁脸无私的样子:“二哥,我俩关系是很好,但我不能因为私人关系而违背法律来办事啊。”回到家他很纳闷,日出日落的见面还要打招呼,卢经信偏不信张亮凡那么不讲人情!心里这样想,但第三次登门他什么都不敢送了,空手带着厚脸皮来。可张亮凡的一句话便将他问回去了:“二哥,如果你侄子也来走后门怎么办?”一句话问得卢经信汗颜。三次敲门,三次被拒。卢经信心里直打鼓,是不是侄子真的买定张庭长了?如果这样,官司输定了。但最后的判决却出乎卢经信意料:他胜诉了。而且,一切严格按法律程序办理。对这个当法官的邻居,卢经信彻底信服了。
一个人做几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法官在几件案件上做到公平、公正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要秉公执法,无私无畏。但张亮凡在他那短暂的生命旅程中都做到了。
张亮凡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诚心和爱心,为老百姓办了一件件好事、实事,他的一言一行表明他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平凡做人、清白做官、秉公执法、无私奉献,成就了张亮凡的闪亮人生。
亮凡去世的消息传开后,许多认识他的群众都纷纷赶来,为这个英年早逝的好法官、好院长送行。这一天,旱了大半年的天突然下起毛毛细雨,这雨应该也是赶来为这个好法官、好院长下的。
巍巍镇龙山,是英灵的铮铮忠骨。我们将永远怀念您,老百姓的贴心人、人民的好法官——张亮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