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考走来话“经验”
2004-01-09 09:57:0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朱文
【个人经历】
我本科时读的是工科。1994年和1995年,律考渐渐升温,我的两个高中同学在这两年先后通过了律考,他们成功后的喜悦和自信感染了我。当时我正想换个工作、在思考如何转行,于是就想,他们本来也都不是法律科班出身,我何不也来尝试一把呢?现在回头再看,那时的法律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但是我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的父亲是一名法官,这使我经常有机会在饭桌上听他谈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象比今天的大家早看了几年央视的《今日说法》,所以对一些常识和程序也还是有所了解的。
1997年3月份左右,我决定报名参加当年的律考,但是感觉压力很大。因为当时历年律考的通过率大约都是10%,我所在的城市每年会通过大约一二十人,但1996年一百多人报名只通过了1人,险被“剔下光头” !(后来才知道那年全国的通过率也是历年最低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从同学那里借来三四本不成套的旧书后就兀自看了起来。白天还有一堆活要干,只能抽空翻一翻法条,晚上才有时间仔细地看书思考。这样过了几个月,7月底,我得到一次到北京出公差的机会,在海淀图书城泡了半天时间,精挑细选又再三斟酌,最终花大约80元买下一本上下册辅导书的下册。除了指定用书,这也是我买的唯一一本参考书。考后才发觉,正是这本16K的大厚书给了孤独备战的我以莫大的帮助。这本书是十套模拟试题和答案,但前面有大约一百页概括了一些应注意的知识点,有趣的是,它甚至花了十来页介绍吃饭睡觉、调节情绪之类的小事情。
我那时的工作单位在安徽北部的一座小城,消息闭塞,可谓孤军奋战。7月份才拿到指定用书,真正集中看书的时间也就那么三四个月时间。安徽的律考历来分成三个考区,除了合肥固定设一个考点外,皖北和皖南每年各地级市轮流坐庄。那年考试定在10月11、12日两天,我的考场在异地淮南市的第一中学。为作最后的总复习兼调节考前心情,国庆节后我特别请了10天假。我提前一天赶到淮南,和路遇的3个蚌埠考友住在一间小旅店里,我们的心情紧张而兴奋。
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所在的城市130多名参考者中,通过了13个人,公检法和律所的人员、大学法律教师竟然一个没过。我考了245分,算是涉险过关。
2002年的首届司考是在苏州考的,这时我已经是一名脱产的JM(法律硕士)专业学生。因为我已立志成为一名法官,所以感觉到“非过不可”,压力也蛮大的,但感觉相对平淡。这一次我考了252分。
【几点建议】
我对那些尚没有经验,或者暂时受挫的考友们的建议是:
一、首先心态要摆正,相信自己;法律科班出身者则还应力戒麻痹大意。不要过分迷信辅导班,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要记住,每年的通过者中大多数什么“班”也没参加过。当然,在认真全面的复习过后,适当的点拨会使人豁然开朗。
二、指定教材一定要买,不要手头有上一年的旧书就想省掉这笔开支,因为考试的范围都在此间,而且法律问题有太多的学说流派。参考书要买,但最好到大城市种类全的专营书店亲自仔细甄别。除非你确认无疑或实在无奈,不要邮购。也不要贪多,毕竟时间有限,两三本足矣。
三、除非你真有过人本领,必须做大量的模拟试题。因为光看书印象很难深刻,通过做题有助于训练思维,发现自己薄弱的知识环节,还能够提前适应考试。这一点理工科出身者都知道,而文科出身者则容易忽视。
四、最后说点考试技巧,①临考前一定预先备好几支2B的铅笔,并且笔头一定要削成较粗的扁平状,这样可以保证从左到右一笔划下去、最多再回过来一笔两下子就能把答题卡的选项涂黑,这样能在考场上节省不少时间。②是选择在试卷上做完题目再涂答题卡,还是做一题涂一题,抑或做一段涂一段,根据个人习惯择优,也能节省一些时间。我的个人习惯是先在试卷上快速全部做完,有疑问吃不准的在题号上打上标记,然后复核一题涂一题。③第四张主观题,要控制答题节奏,抓住要点,力戒罗嗦,卷面尽量保持整洁。
【结束语】
大学临毕业的时候找师友留言,大多都是些赞美和惜别的话,不意一个老教师却很严肃、很特别地写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样一句。我那时才刚刚20岁,有点似懂非懂,又有点莫名其妙??那是在十多年前了,今天我已年过而立,回首这几年从律考到司考的经历,再联想起这句话时,不免感慨万千!
最后祝愿各位成功!
我本科时读的是工科。1994年和1995年,律考渐渐升温,我的两个高中同学在这两年先后通过了律考,他们成功后的喜悦和自信感染了我。当时我正想换个工作、在思考如何转行,于是就想,他们本来也都不是法律科班出身,我何不也来尝试一把呢?现在回头再看,那时的法律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但是我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的父亲是一名法官,这使我经常有机会在饭桌上听他谈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象比今天的大家早看了几年央视的《今日说法》,所以对一些常识和程序也还是有所了解的。
1997年3月份左右,我决定报名参加当年的律考,但是感觉压力很大。因为当时历年律考的通过率大约都是10%,我所在的城市每年会通过大约一二十人,但1996年一百多人报名只通过了1人,险被“剔下光头” !(后来才知道那年全国的通过率也是历年最低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从同学那里借来三四本不成套的旧书后就兀自看了起来。白天还有一堆活要干,只能抽空翻一翻法条,晚上才有时间仔细地看书思考。这样过了几个月,7月底,我得到一次到北京出公差的机会,在海淀图书城泡了半天时间,精挑细选又再三斟酌,最终花大约80元买下一本上下册辅导书的下册。除了指定用书,这也是我买的唯一一本参考书。考后才发觉,正是这本16K的大厚书给了孤独备战的我以莫大的帮助。这本书是十套模拟试题和答案,但前面有大约一百页概括了一些应注意的知识点,有趣的是,它甚至花了十来页介绍吃饭睡觉、调节情绪之类的小事情。
我那时的工作单位在安徽北部的一座小城,消息闭塞,可谓孤军奋战。7月份才拿到指定用书,真正集中看书的时间也就那么三四个月时间。安徽的律考历来分成三个考区,除了合肥固定设一个考点外,皖北和皖南每年各地级市轮流坐庄。那年考试定在10月11、12日两天,我的考场在异地淮南市的第一中学。为作最后的总复习兼调节考前心情,国庆节后我特别请了10天假。我提前一天赶到淮南,和路遇的3个蚌埠考友住在一间小旅店里,我们的心情紧张而兴奋。
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所在的城市130多名参考者中,通过了13个人,公检法和律所的人员、大学法律教师竟然一个没过。我考了245分,算是涉险过关。
2002年的首届司考是在苏州考的,这时我已经是一名脱产的JM(法律硕士)专业学生。因为我已立志成为一名法官,所以感觉到“非过不可”,压力也蛮大的,但感觉相对平淡。这一次我考了252分。
【几点建议】
我对那些尚没有经验,或者暂时受挫的考友们的建议是:
一、首先心态要摆正,相信自己;法律科班出身者则还应力戒麻痹大意。不要过分迷信辅导班,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要记住,每年的通过者中大多数什么“班”也没参加过。当然,在认真全面的复习过后,适当的点拨会使人豁然开朗。
二、指定教材一定要买,不要手头有上一年的旧书就想省掉这笔开支,因为考试的范围都在此间,而且法律问题有太多的学说流派。参考书要买,但最好到大城市种类全的专营书店亲自仔细甄别。除非你确认无疑或实在无奈,不要邮购。也不要贪多,毕竟时间有限,两三本足矣。
三、除非你真有过人本领,必须做大量的模拟试题。因为光看书印象很难深刻,通过做题有助于训练思维,发现自己薄弱的知识环节,还能够提前适应考试。这一点理工科出身者都知道,而文科出身者则容易忽视。
四、最后说点考试技巧,①临考前一定预先备好几支2B的铅笔,并且笔头一定要削成较粗的扁平状,这样可以保证从左到右一笔划下去、最多再回过来一笔两下子就能把答题卡的选项涂黑,这样能在考场上节省不少时间。②是选择在试卷上做完题目再涂答题卡,还是做一题涂一题,抑或做一段涂一段,根据个人习惯择优,也能节省一些时间。我的个人习惯是先在试卷上快速全部做完,有疑问吃不准的在题号上打上标记,然后复核一题涂一题。③第四张主观题,要控制答题节奏,抓住要点,力戒罗嗦,卷面尽量保持整洁。
【结束语】
大学临毕业的时候找师友留言,大多都是些赞美和惜别的话,不意一个老教师却很严肃、很特别地写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样一句。我那时才刚刚20岁,有点似懂非懂,又有点莫名其妙??那是在十多年前了,今天我已年过而立,回首这几年从律考到司考的经历,再联想起这句话时,不免感慨万千!
最后祝愿各位成功!
责任编辑:薛勇秀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