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月十五日,法官现场查看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刘芝 摄
1月15日,年关将至,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意,一辆法院车辆缓缓驶入湖南省常宁市蓬塘乡某居民小组。龙某一家人正在新划好的宅基地上,忙碌着拉尺量地,规划着未来的新家。
看到案件承办法官代立华来了,龙某和老父亲一起迎了上去,龙某的父亲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带着笑意,眼里闪过一丝泪光:“之前可把我们愁坏了,多亏了你们一趟趟地跑,一次次地调解,今年我们要落新屋了!”
这温暖的一幕背后,是一段曲折的故事。
2022年6月,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启动,龙某的房屋被纳入依法征收的范围。龙某积极响应,依约拆除了自家房屋,行政机关也依约支付了房屋补偿款。
本以为一切都将顺利结束,可后续却又起波澜。龙某以未授权其父龙某某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为由,向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提起行政诉讼,坚决要求确认案涉协议无效。
衡阳中院迅速组成合议庭,经过深入研究,合议庭认为案涉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并不存在无效的法定情形。按照法律程序,此时可以依法判决驳回龙某的诉讼请求。
“他应该确实是有难处才来到法院,简单驳回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代立华说起了自己的担忧。
为了找到案件的症结,代立华前往案涉房屋现场,与龙某深入交流,仔细查看案涉房屋周边环境、土地状况,详细了解龙某相邻关系等。原来,划给龙某的宅基地位于两个村组中间,另外一组村民认为龙某不是本组居民,这么划地不合理,坚决不配合让出那部分土地。
“为了支持公路建设,我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可我们的权益谁来保障?”龙某情绪激动地说。
这场棘手的纠纷如何化解?如何做实定分止争?
找到了矛盾的症结,代立华心中有了思路。代立华前往乡政府如实反映详情,细细地给乡里算了一笔账:龙某的宅基地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会直接影响项目建设,同时,村组乡邻之间的不和睦,可能会让小矛盾埋下大隐患。乡政府听了代立华入情入理的分析,表示愿意配合法院调解,合理规划、重新调整龙某的宅基地。
划地的这条线怎么划才合理?法官们马不停蹄地组织乡政府相关领导、案涉项目服务组、当地司法局、当地村支书以及龙某开展调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法官们耐心地倾听着各方诉求,阐明利弊,分析同类案件的处理方法。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由龙某所在村民小组重新规划宅基地,乡政府负责场地平整,协调周边关系,并给予适当周转补偿。那一刻,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安土重迁,家和万事兴,是每个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代立华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始终牵挂着协议的履行情况,于是又踏上了进村串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