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名邦的法治佳话
2024-11-29 11:08:3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田永德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规范社会行为和提升文化艺术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国家发展。地处滇南而如今叫做通海县的这个地方,曾因“无讼”之事享有“礼乐名邦”美誉。

  据史籍记载,通海之名始见于唐代,相传因境内杞麓湖有洞与外相通,故得名。通海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境内出土的石锛、石斧及石纺轮等器物可知,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杞麓湖畔繁衍、生息。在唐代,南诏设“通海镇”,使通海逐步成为滇南的军事、政治中心,“通海城路”亦为通向东南亚各国的重要国际通道。《通海县志》记载,朱阳(字桐野,号著溪),福建漳平人,清乾隆壬申进士,清朝乾隆二十六年,任通海县知县。其走马上任来到通海,期间衙门冷冷清清,告状之人寥寥无几,不知是何缘故,感到很奇怪。公元1762年的一天,朱阳微服漫步县城街头,行至十字街口阁楼下,只见那里有四条大青石,上面端坐着八位乡老(乡里年高德劭的人),吸着旱烟,正在为乡人排解纠纷,不多时排解完毕,乡人握手言和,笑着离开。朱阳向人打听:“请问老伯,你们这里为什么没有人到衙门打官司?”人们指着十字街口的四块大青石板和上面坐着的几位老人,风趣地说:“这里就是断案的地方!”朱阳不解,继续问:“断案是在衙门的公堂上,怎么会在大街上呢?”人们笑言:“这是去官府的必经之地,凡是打官司的人,一到这里,就被这几位老人挡下来,让他们心平气和地摆出事实,说出原委,然后以理相劝,尽力排解,说得双方都心服口服,言归于好,这样,当然就不再到衙门打官司去了。”

  朱阳听后,恍然大悟,回衙门后立即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通海讼案不多、县内讲文习礼等民情奏报朝廷,朝廷见奏大赞:“真乃礼乐之邦也!真乃礼乐之邦也!”该旨意传到通海,朱县令提笔在八位乡老坐的四块青石板上题书了“礼乐名邦”四个大字。

  如今,到通海的人,每当走到秀山山麓高大的文庙宫墙面前时,首先看到的便是“礼乐名邦”四个大字。《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乐是天地间的美妙音乐和舞蹈。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我国古代历来有利用礼乐理事断案的传统,战国时期便已出现“三老”(即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汉初确立了礼乐思想,经魏晋时期的纵深发展,隋唐时期逐渐成熟,到宋明时期已得以完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农村社会治理所倡导的德治、自治、法治相结合的理念。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

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