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湛龙在作事迹报告。李雨婷 摄
黎湛龙在北极村为游客调解纠纷。李雨婷 摄
黎湛龙在工作室里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李雨婷 摄黎湛龙在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李雨婷 摄
大雪封路,天气恶劣,黎湛龙坐着马拉爬犁,带着国徽去村里调解。李雨婷 摄
在漠河,人们都尊称黎湛龙为黎老。东北人不习惯说周岁,77周岁的黎老总爱说自己今年78。78岁的他,人生的字典里就没有“退休”二字。
满头银发一丝不乱,谈吐流畅温文尔雅,举止神态平和慈祥,这就是黎老给人的第一印象。单看外表和精神头,没有人会想到黎老已年逾古稀。17年来,他在黑龙江省漠河市人民法院一间工作室里,以“如我在诉”的情怀,细心调解着一桩桩大大小小的案件。17个寒暑从未间断,6000多个日夜风雨兼程,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冰消雪融,一桩又一桩善举温暖人心。
17年来,黎湛龙义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多件,接待群众来访5000余次,解答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参加陪审上百次。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学校、部队开展普法讲座90余课时,手书卷宗300余册,义务撰写院史3万余字。今年,他又交上一份令人惊奇的成绩单,截至7月中旬,已经调解各类民事案件130余件。
2020年7月,他作为全区政法系统唯一一位退休英模,受邀到大兴安岭地区首府加格达奇参加英模事迹报告会。当他走上讲台的瞬间,坐在台下的地委领导纷纷站起身来,全体政法干警也都纷纷站起来,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说起这段经历,黎老的眼中闪现出点点泪花。
干警们喊他黎老,是因为他是永不停歇的“头雁”,是干警们心中的一面旗帜。
老百姓们喊他黎老,是因为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是老百姓最贴心的人。
朋友们喊他黎老,是因为他的内心像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身边的人。
“就地转岗”,退休第一天,就是他上岗的第一天
2007年3月24日,是黎老退休的日子。
作为漠河法院原常务副院长,他已在法院工作10年。此前,他先后任过阿木尔林业地区公安局秘书科科长、预审科科长,漠河县公安局副局长。再早些,当过知青、干过农工、赶过马车、磨过豆腐、做过粉匠、统计、工会干事和小学代课教师,人生的阅历可谓丰富多彩,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如今就要退休了,人生可谓圆满。接下来就可以侍花养草,膝下承欢,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
可随着退休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他的内心却越发变得惶恐。
他不是没有设想过自己的退休生活。年轻时因为总是忙于工作,起五更爬半夜的,根本没时间陪伴家人,他多次跟老伴许愿,退休后一定领着她饱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自己也心心念念,退了休想去新疆、西藏看一看。
转念一想,走完一圈之后呢?日日无事,夹个马扎,坐在台阶上晒太阳;找一帮老伙计打打扑克,唠唠闲嗑,这样的退休生活有啥意义?他不会打麻将、下象棋,也不会钓鱼,不善饮酒,除了工作就是工作,除了看书没有其他爱好。
怎么办,他不停地追问自己。
终于有一天,他敲开了院长办公室,诚恳地跟院长说:“这么多年没给组织添过什么麻烦,快退休了,想给组织提点要求。”院长关切地鼓励道:“有什么要求您尽管提。”“院长,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退休以后,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个屋,我看看报纸,给老百姓写写诉状,我不要工资。”院长连忙说:“您一辈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是能留下来帮我们化解一些矛盾纠纷,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啊!”
就这样,还没到退休的日子,黎老就直接“上岗”了,从领导办公室直接搬到了一楼。17年来,在家和单位之间,无论是零上40多摄氏度的酷暑,还是零下50多摄氏度的严寒,大家总会看到,这位老同志风雨无阻,准时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漠河法院立案庭庭长刘滨向记者介绍说,黎老每天上班比我们都早,走得比我们还晚,17年来从未变过。
做百姓的贴心人,百姓也就拿他当主心骨
在漠河,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纠纷,就去法院找黎老。
家住36区的马某,因为楼上的邻居家漏水,要求邻居给粉刷墙壁,邻居不理睬,怒将邻居家的玻璃砸碎了几块,双方发生激烈争执,发誓要把官司打到底。二人撕扯着来到黎老调解室,黎老和二人都认识,又知道他们之间是亲属,就从亲情入手,一点一点引导他们平静下来。不到一个小时,二人握手言和,如释重负地走出调解室,一旁看着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前段时间,民悦小区物业经理李冬梅一筹莫展,她所管理的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历史遗留问题多,许多业主以各种不满为由拒交物业费,有的长达几年,物业公司百般催收无果。无奈之下,李冬梅来到黎老调解室。令李冬梅没有想到的是,黎老接手当天,就有业主陆陆续续来公司交款,态度还大有改变。有一个业主甚至买了西瓜、罐头,当面赔礼道歉。李冬梅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接触,她发现秘诀在于黎老每天拨打的几十个电话上,在于黎老与业主间那贴心暖心,入情入理的言谈中。她交过来28件案件,不到半个月就化解了22件。
李冬梅依然没有搞明白的是,即使我们跟黎老说的话差不多,可业主就是不听,而黎老一说就好使。
李冬梅也深深地记得,黎老私下里嘱咐她,要耐心、细心,以心换心。黎老嘱咐她要给几户极困难的业主减免部分费用,她照办了,黎老送给她的法律法规方面书籍她也认真在读。
黎老除了办理主动前来找他调解的各类案件,还主动请缨,专挑难啃的骨头。
2016年夏天,漠河市施工队拆迁时,临街的一面墙没有及时拆除,两个退休老人散步时累了,便坐在墙下闲聊。不料墙壁意外倒塌,一人不幸被砸死,一人重伤。就赔偿问题,死者家属和施工队之间开始了长时间拉锯,矛盾不断激化。黎老听说死者家属欲抬尸去市政府上访时,说:“这会影响咱漠河的形象,要是打官司最后还是得到法院。”随后,他主动介入,数次找死者家属沟通,稳定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的诉求,寻找破解问题的办法。又先后多次找到施工单位,释法说理,讲明利害,在双方诉求差距甚大的情况下,硬是说服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都表示满意。
葬礼当天,黎老还主动担当葬礼主持人,使这位意外丧生的老人顺利安葬,一起轰动全市的事件就此平息。
漠河市坐落在中国最北边陲,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久负盛名的北极光就在这里发源,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一年四季,来这里观光找北的游人如织。
今年6月,家住天津市河北区的沈某同丈夫一起来到美丽的漠河。在龙江第一湾风景区游玩时,突然一阵大风吹过,将景区内一块遮阳棚吹倒,正在这里拍照的沈某右侧肱骨被砸骨折。作为一个外地人,一想到在异乡打官司,沈某感到十分焦虑。黎老接到这起纠纷后,一方面尽力安抚沈某的情绪,一方面快速找到旅游公司,反复阐明打造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责任方一次赔偿受害人8万元,沈某满意而归。
像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就连黎老也都一时难以记起,幸亏他所办理的每一起调解案件,都精心地整理装订成一本卷宗。黑龙江北陲律师事务所律师薛淑斌感慨地对记者说:“我的调解室和黎老的调解室挨着,许多当事人都说,要调解就找黎老爷子,输赢都服,他调解的每一起纠纷,卷宗都板板正正的。”
心中装着使命,脚下就有力量,前进就有了方向
对法律的信服,往往来自对办案法官的信服,法官就是活着的法律,这是黎老一直坚持的信条。他常说要想让群众信服,法官首先要做一个让人信服的人。
每次走进他的调解室,都会有三三两两的群众在门前等候,他们或有了纠纷,或有一些困惑,或者就是想找黎老听句公道话。用他们的话说,黎老讲的话我们信,黎老说的话我们听,黎老让我们做的事我们做。黎老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总是能让他们悒悒不乐而来心平气顺而归。
黎老曾任过公安局副局长,在一次抓捕持枪连杀两人的嫌犯时,黎老明知嫌犯手中持有一支56式冲锋枪,手里还有200余发子弹,随时可能出现在他们的潜伏点,但当他得知所带的钢盔和防弹衣不够用时,他命令身边的年轻警察立刻穿上防弹衣。干警们和他推让时,他厉声说道:“我都三个孩子了,你们还年轻,赶快穿戴上。”
面对生死关头,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
在担任公安局副局长期间,他主管治安工作,可谓手中的权力不小。那时候,做各种生意的老板纷纷找到他,希望他能给予特殊照顾,都被他厉声拒绝,而他们带来的各种“礼品”都被悉数退回。他说,只要守法经营,你们不用找我,要是想干违法的事儿,找我也没用。
黎老的老伴今年已经75岁了,退休前一直在漠河市被服厂当工人,也已退休十多年了,每月工资才2000多元钱。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大集体工人退休,退休金也都不高。当年,在饭店当厨师的女婿跟他说想养台大车挣钱,被他坚决制止。他说,我的姑爷养车,别人就得认为是借着我的职权挣钱。如今,女婿还在当地开着一家小餐馆,自己上灶。
黎老的儿子,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当上了地区一家银行的中层领导,这让黎老非常欣慰。
“黎老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的爸妈、岳父岳母都是他在赡养晚年。老伴的叔叔无儿无女,是个聋哑人,晚年也一直住在他家,老两口悉心照顾叔叔,直到老人80多岁去世,一直伺候得干干净净。”漠河法院副院长赵国伟说起这段往事时非常动情。她说:“多年来,黎老家一直都是市里评选出的五好家庭。”
当记者问及黎老当年咋不给家人安排好一点的工作时,黎老说脑袋里就没有那根筋。
黎老的父亲是个从教多年的老教师,黎老很小时父亲就对他说,宁让身受罪,不让脸受热。不义之财咱不慕,不善之事咱不做。父亲的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说这个家风要代代传下去。
1985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入党宣誓那一刻。那一刻他在心里默默地说,从此我就是党的人了,这辈子绝不能给党丢脸。
在黎老调解室的衣柜里,记者发现,黎老的每一件上衣上都戴着鲜艳的党员徽章。
心中想着大家,他说工作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为了近距离了解黎老,记者特意买了一些熟食,午饭时敲开了黎老家的门。
黎老家异常整洁,让人感叹。此刻,黎老的老伴正从电饭煲里往外盛大碴子粥,餐桌上的咸鸭蛋冒着金黄的油。
里间是黎老的“工作室”,书桌上整齐摆着各种书籍。
席间,记者和默不作声的黎老夫人开了个玩笑:“黎老在法院当义务调解员,听说您不支持。”老人家憨憨地笑了:“支持,支持,咋不支持呢。”说话间脸上竟有了一丝羞涩。黎老接过话茬:“我老伴可支持我了,每天吃完饭就撵我,说到点了,该上班了”。
一顿饭的时间,老伴一直用赞赏的目光默默看着黎老。
当记者问到,您当初退休时是不是没什么可干的?
黎老说:“我没退的时候,一家酒厂打算聘我当副总经理,一个月要给大几千元呢。还有一家律所惦记我好久了,多次来找,我都婉言谢绝了。”
说到挣钱,黎老说:“要是退休后,给人家当婚礼主持,再开一家婚庆公司,怕是早挣到不少钱了。”退休这17年,黎老义务为亲友、同事主持婚礼少说也有几百场了,他是漠河最有名的金牌司仪,说罢,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您这么多年,不图名不图利,长期坚守在一线,图的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就跟他们说,我这么干是怕得老年痴呆。其实,我是实在放不下心中这份事业,我爱这份工作,每当我把一个个疙瘩解开的时候,我心里那份敞亮、那份满足,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黎老答。
清了清嗓子,黎老又补充道:“我不是唱高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咱们国家不能成为诉讼大国,要‘抓前端、治未病’,我的工作正是总书记要求做的,从这一点说,我感到自己很光荣。每当我走在街上,人们追着我咨询这个那个法律问题时,我就觉得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最初我是义务去调解,后来,院里又专门给我成立了工作室,还用我的名字命名,组织上给了我那么多的荣誉和支持,我还图啥呀?我爱这片土地。我跟儿子都说了,有一天我要是不在了,就把我埋在这里,死了我也要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离开的时候,记者问黎老:“您答应退休后带老伴去新疆、西藏成行了吗?”
黎老的脸上掠过一丝尴尬:“没有,就领老伴去过一趟鲅鱼圈我闺女家,在那儿也是电话不停,不得消停,住了五天,就回来了。”
此刻,兴安岭上的达子香花已经过了花期,远远望去,依然是那么葱茏、那么淡雅,散发着细细的香味,虽然没有身旁的樟子松那般高耸挺拔,却也静静地守候这片神奇的土地,守住根守住魂,守住祖国的北大门。守住“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这句誓言最早叫响的地方。
学精神 谈体会
永远做改革的践行者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这次历史性会议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78年以来的历次重大改革,我都是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改革的推动者、践行者。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远远超乎当年所有人的想象。我深刻感受到,随着改革的深入,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法律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次三中全会后的变化必然更加振奋人心,鼓舞斗志。虽然我已退休多年,但我眷恋着这方热土,心系法院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程,我将坚持终身学习,紧跟时代步伐,继续做改革的践行者,不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