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有力举措增强民生获得感——当前抓改革促发展观察之五
2024-08-12 15:41:20 | 来源:新华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各地各部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落细一项项改革举措、一张张“民生清单”,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强化资金政策支持,夯实民生之基

  “好消息!200套吉州窑茶具售卖一空,还接了11张订单,接下来有的忙了。”前不久,张慈慧从深圳文博会参展回到江西,给团队成员带来了好消息。

  从大一起,张慈慧就加入了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吉州窑非遗创业班。毕业后,她和14名同学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创业。学校为她们提供了指导老师团队、免费场地、2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以及5年内继续在吉州窑景区落地孵化的机会。

  “近年来,学院通过地方特色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孵化了许多创新创业团队。”吉安职院吉州窑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晨说。

 在“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天津师范大学专场双选会上,学生现场求职(2024年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决定强调“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各地各部门向改革要动力、要办法,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中央财政今年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提出11条稳就业政策举措,其中明确整合优化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政策,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四川将强化稳岗拓岗作为促就业的重点,鼓励企业释放更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江苏实施社会化岗位拓展行动,开发岗位不少于10万个;广西开展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技能培训……

  今年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8万人,同比增加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投入力度,彰显民生温度。

  在沪青共建的青海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学生在打篮球(2024年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上半年,各级财政部门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697亿元,同比增长4.2%;城乡社区支出10472亿元,同比增长8%;教育支出20291亿元,同比增长0.6%。

  “加大民生投入,应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注重立足长远、为民谋利,寻求最大公约数,以务实管用、可行有效的改革举措,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海波说。

  聚焦急难愁盼,回应民生关切

  首次对连续参保给出激励政策,放开放宽参保户籍限制,进一步扩展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8月1日公布。

  病有所医、医有所保。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指导意见明确了强化常住地参保、健全激励约束、完善筹资政策等机制,参保人可以享受更多红利。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江苏海安市曲塘中心卫生院护士在血液透析中心操作设备(2024年7月31日摄)。海安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帮扶。数据显示,2023年海安市县域内就诊率为90.5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为74.86%。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问题清单”就是“改革清单”。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托幼养老、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出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咸香鸡、咕噜肉、茄子肉丝……午饭时分,广州市荔湾区南源街道桐乐社区饭堂里饭香扑鼻。

  “这里的师傅做饭特别照顾老年人的口味,饭做得可口,价格又实惠。”年过八旬的杨欣慈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吃饭。

  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南源街道长者饭堂内,老年人在用餐(2024年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在桐乐社区饭堂,老年人吃两荤一素套餐为14元。像这样的长者饭堂、社区饭堂,广州共有1400余个,覆盖全市街道、村居,“中心城区10至15分钟、外围城区20至25分钟”的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决定强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等。

  今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19.4%,城镇退休职工按照人均3%的水平提高基本养老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医改“路线图”;《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对今后5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作出明确部署……

  从医疗、养老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一项项暖心举措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高质量发展,创造更美好生活

  清晨,云南丽江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村民忙碌在郁郁葱葱的芒果树间,龙头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芒果。

  华坪县地处金沙江畔,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因无序开发,生态一度遭到破坏。如今,通过有序关闭矿井,依托光、热、水资源,推广芒果种植,华坪实现由“黑”向“绿”的转身。目前,华坪芒果种植面积45.9万亩,年产量44万吨,年产值28.6亿元。

  “种芒果后,山绿水清,钱袋子鼓了。”曾是煤矿工人的村民李德福是全村最早种芒果的一批人之一。看着自家的芒果树,他由衷地说。

  市民在由采石场修复治理和绿化建设而成的辽宁北票市山体公园休闲游玩(2024年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保护生态环境,是创造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年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编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一项项有力改革举措成绩斐然。今年6月1日,《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开始施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

  山东德州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的泥鳅养殖基地,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泥鳅,寄托着村民们致富的希望。

 面对安徽、江苏持续高温,皖苏两省的电力工人联合对省际联络线及相关配电设施进行检修,并开展输变电设施巡视检查。这是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电力工人运用无人机对500千伏输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查(2024年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力 摄

  一大早,国网宁津县供电公司电力运维人员朱建智就开始巡视线路,检查村里的生产用电设备。“通过电网改造升级,村里安装了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开展泥鳅深加工项目,还集资打造了占地78亩的飞蝗养殖基地,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朱建智说。

  近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下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围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决定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并对“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等作出具体部署。

  游客在重庆市江北区塔坪片区游览(2024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更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一项项改革成果,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民生虽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锚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必将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

  文字记者:樊曦、叶昊鸣、周圆

  海报设计:盛瑞丽、赵怡宁

  统筹:张虹生、戚文娟、何雨欣、聂毅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