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2012年,浙江省第一家农村文化礼堂在杭州市临安区上田村建成,到2023年,近2万个农村文化礼堂广布之江大地。一个省的文化设施建设“进度表”,映射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提档升级。今天的中国,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天津推广的“文惠卡”,让观众看演出的价格更优惠了;陕西开展的“一元剧场”,一块钱可以欣赏一场秦腔大戏“嘹得很”;贵州出圈的“路边音乐会”,坚持零门票、零距离、零商业原则,将音乐艺术与历史遗存、城市景观、自然生态和美食文化串珠成链;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文物库”,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精准匹配文化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实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等,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这体现了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改革思路,旨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有没有、缺不缺”跃升为“好不好、精不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局。《决定》还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这就要求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放眼全国,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就斐然: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90%以上博物馆免费开放;农家书屋、社区书房、文化驿站等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数字图书馆、“云端博物馆”等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之美……目前,我国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建成公共图书馆超3300个,文化馆和博物馆超1万家,乡镇影院银幕超1.2万块,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超3.35万个,近20万家农家书屋提供数字阅读服务,广大农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日益成为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智慧广电、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建设深入推进,到数字文化与影视、旅行等社会场景融合互嵌;从云展览、云旅游等线上文化消费不断丰富,到网络文学、视频、直播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文化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丰富、服务质量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亦十分重要。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文化产业结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要构建多元文化产品供给主体之间资源统合、创意融合、价值整合的生产体系,创新文化产品内容管理模式,积极有效发挥文化市场对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近年来,诸如还原宋风雅韵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打造文旅综合体的河北廊坊“戏剧幻城”等优质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更加多元创新的呈现场景相继涌现。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数字化采集系统的运行等,科技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日益显著,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未来有着极大空间。新征程上,更需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文化领域的运用转化,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杨丽雯,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