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高新区法院:“四化”提升人民陪审员工作效能
2024-06-12 14:45:5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四川省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以“四化”为着力点,从抓管理、重培训、强保障、树形象4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人民陪审员工作模式,工作效能切实提升。

  细化规范管理“强基础”

  立足“小院”实际,构建人民陪审员“点对点联络”“清单化管理”“常态化提醒”运行模式,明确政工、审管牵头,安排专人全面负责人民陪审员的日常管理、庭审通知、协调联络和监督等常规工作。建立人民陪审员信息一览表,按照行业背景、地域分布、专业特长等要素,将人民陪审员实行分类管理。出台人民陪审员“参审11条规定”并按需张贴,对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须持工作证,以及必须遵守审判纪律、司法礼仪、依法回避等制度,做到常提醒。

  优化业务培训“提素能”

  坚持“因类施教”,实施“系统培训前置”原则,新任人民陪审员岗前参训率达100%,注重对新任人民陪审员实体法、法律职业道德等法律知识的系统培训,组织开展庭审观摩、座谈交流等活动,通过现场点评、答疑释惑等方式,对有关法律实体和程序问题进行讲解,帮助人民陪审员熟悉相关程序,尽快进入角色。

  常态化抓好日常培训,通过组织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实时对新颁布、修订的法律、法规进行培训,使人民陪审员及时跟进法律发展步伐,以“提素能”带动参审、合议能力和效率的提升。2024截至目前,开展专题培训5次56人次。

  强化履职保障“增信心”

  注重激励鼓励,按年度为每名陪审员建立陪审业绩档案,成立由政治部、审管办、业务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年终对陪审员的陪审质量、参训情况、审判礼仪、文明司法等各方面,进行统一考核,对业绩突出的陪审员给予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近两年,共表扬优秀陪审员8人次,确保了陪审员工作的良性发展。按季度结算陪审经费,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补助,为陪审员制度的有效实行和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深化对外宣传“树形象”

  注重讲好陪审员故事,通过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陪审员专题宣传、每季度推送宣传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例等方式,让群众更加了解人民陪审员工作在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工作、提升司法公信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扩大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

  动员陪审员讲好法院故事,2023年以来,联合陪审员累计开展到社区讲法、到坝子普法、到小区说法等8次,充分发挥了陪审员在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作用,共同传播法院声音。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