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灿、尚瑞芬、赵皖平:用心用情用力守护“未”来
2024-06-03 09:23:3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孙航
 

全国人大代表 陈灿

全国人大代表 尚瑞芬

全国人大代表 赵皖平

  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守护 少年逐梦”为主题举行“六一”儿童节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共同参加。他们在活动结束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陈灿说道:“这次活动令人印象深刻,张军院长和五位中小学生的现场互动交流尤其精彩。问得萌、答得巧,既体现了首席大法官对未成年人的深切关爱以及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又润物无声地传播了法治精神。这样一场生动的法治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六一’儿童节礼物。”陈灿表示,自己还关注到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以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突出体现了人民法院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防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能动履职,建立刑事、民事、行政一体保护,并以司法保护促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协同发力,确实对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巨野县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尚瑞芬谈道:“我一直特别关注法治宣传教育,这次参观中国法院博物馆、聆听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主题歌曲《少年飞扬》、观看话剧《回归》等一系列活动,我都觉得是最好的法治宣传教育,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法治素养,种下了一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尚瑞芬提及,特别是张军院长和孩子们的互动,讲得很生动、很平实、很用情,在回答孩子们关于欺凌、家暴等问题时,不仅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做,同时强调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的责任,这也是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前端、治未病”的要求,推动各方从源头解决问题。尚瑞芬建议,希望下一步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一是在广度上再加强,只有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发力,多方面普及法律知识,才能真正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二是能够制作出更多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法治宣传作品,让这些作品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让孩子们进一步提升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这次活动令人耳目一新,通过歌曲、话剧这些生动的方式,反映社会的热点、难点、痛点,引发了在场所有小朋友、大朋友们的思考,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各项工作在紧锣密鼓地往前推进。”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赵皖平肯定道,“我从事农业工作,长期关注农村儿童,特别是农村女童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人民法院有责任,人民检察院有责任,社会、家庭、学校更有责任。包括孩子自身,也应该提升自己的法治思维。”赵皖平建议,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还要努力创造一些鲜活的、入脑入心的方式,“就像这次活动中的原创话剧《回归》,刚刚我注意到我周围很多孩子都哭了,应该是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震撼。”另外,今年赵皖平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要将生命教育纳入孩子的教育当中,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更加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法治教育和生命教育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法治要紧跟,还要引领社会进步,更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