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五常:共织解纷网 “枫”吹稻花香
2024-05-13 09:27:5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尹妍
 

法官计福来(左一)正在勘察农田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小山子法庭借助“四所一庭”机制联合调解一起纠纷。资料图片

法官张丛杨为网格员培训法律知识。资料图片

  五常大米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誉满全国,黑龙江省五常市人民法院小山子人民法庭辖区的小山子镇、龙凤山镇、冲河镇更是稻花香水稻的知名产区。小山子法庭以“乡土司法”促乡风文明,村前炕头普法、田间地头解纷成了辖区内一道道美丽的“枫”景线,更为稻米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织密网格赋能治理

  “要是没有你和张法官,我们家的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过下去。”龙凤山镇劳动村山合顶屯的老张从屯长王有余手中接过钱,不停地道谢。

  老张是村里有名的“小抠”,家中靠仅有的一垧多地维持生计,半年也舍不得买上一次猪肉。老张一家省吃俭用攒了10万元,又向邻里借了20万元,才凑够儿子娶媳妇的彩礼钱。然而,酒席办了不到两个月,结婚证还没来得及领,儿子与“儿媳”就闹着要“离婚”。

  王有余既是合顶屯的屯长,也是劳动村网格员,在屯里威信较高,一些纠纷经过他几句话的调解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解到这起纠纷后,王有余主动上门为“小两口”做调解工作,但双方坚称“过不下去了”,并在彩礼的返还问题上争执不下。

  “先不说你俩还没有正式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按照规定,即便是已经办理结婚登记且已经共同生活了的夫妻,如果共同生活时间比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法院也可以根据情况要求女方返还彩礼。”王有余说。

  “你这是蒙人的吧。”起初,女方并不相信王有余的说法,但王有余告诉女方,这是他从小山子法庭法官张丛杨那里学来的知识。女方向法官求证,得到了和王有余基本一致的解释后,最终同意返还了大部分的彩礼。

  小山子法庭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在辖区209个村屯、12个社区整合村两委干部、乡贤等多方力量,构建起233人的网格员队伍,并建立微信服务群,实现信息互通无缝衔接,形成“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漏斗型、递进式”解纷机制。张丛杨主动负责网格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王有余等网格员通过培训,学习到了更多的法律知识,强化了调解技巧,结合自身熟悉村情民意的天然优势,促使法理与乡规民俗得以有机融合。一起起纠纷的成功化解,让王有余渐渐从“不敢调”“不会调”变得“乐于调”“善于调”,他所在的村屯更成了远近闻名的“无讼”村屯。

  ■整合资源凝聚合力

  春灌之际,渠首提闸放水,水流沿着纵横交织的灌渠源源不断流向广袤农田,呈现出一片生机。法官计福来却在走访排查时了解到,龙凤山灌溉站因一些水田农户迟迟不交水费,正准备起诉这些农户。

  “我们的水田每年都是最晚才灌水,可春播季节农时不等人,为了补充供水我们只能自己打井,多花了不少钱。”“我们在灌溉站水流的下游,进水量又不充足,凭什么和别人交一样的钱!”农户们也是满腹委屈。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计福来深知双方的矛盾必须马上解决,既要保障灌溉站的合法权益,又不能耽误村民耕种。他立即与灌溉站站长进行商谈,了解详细情况。为彻底解决村民今后的灌溉问题,计福来将情况汇总后,向灌溉站发出了司法建议。灌溉站对司法建议进行综合考虑后,决定在水流的上游设置分流装置,让下游的农户能够与上游农户享受同等的用水权益。随后,计福来又与水流下游村的村干部一道向农户们讲清法律规定,疏导农户的负面情绪。最终,农户们交纳了水费,灌溉站也免除了他们的违约金,这起矛盾在诉前得以化解。

  小山子法庭有效开展“四所一庭”(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人民法庭)协同联动,同时广泛联络人社、自然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定期排查辖区涉农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纠纷适时会商、矛盾联防联控。实时动态关注涉农纠纷类型及特点,研判矛盾规律,强化风险预防,聚焦土地、劳务等矛盾多发领域,积极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2023年联动开展化解工作43次,集中调处涉农纠纷30余起,发出司法建议10份。

  ■深耕民意法润民心

  今年初,张丛杨接收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本以为只是一起普通纠纷,但在送达文书的过程中,被告之一的某米业有限公司却完全否认了其与原告的雇佣关系:“这个人是谁啊,我不认识他。”不仅如此,在庭前举证环节中,张丛杨发现,原告手里除了病历,再没有其他的有力证据,原告与被告是口头雇佣,工资是现金日结,工作场所也不在米业公司注册的厂区内,事发当天将原告送至医院的司机说“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原告的工友们也表示:“俺们都不识字,公司叫啥俺们也不知道,就是被人招呼去干活的。”这一情况让张丛杨一时间犯了难。

  张丛杨决定与书记员一起直接到事发场地亲自约见场地的产权人,同时向劳务发生地所在村的村支书了解更多的情况,并最终核查到,事发场地的承租人和地上附着物的所有人确系被告米业公司,案情终于明朗了。

  张丛杨认为,这起案件非常具有典型性,值得所有外出务工的村民们借鉴,便将这场庭审“搬”进了村委会,引起了村民们的关注。庭审时,原本态度强硬的米业公司在一项项证据面前逐渐沉默。法庭最终依法判决米业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庭审结束后,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后外出打工可得签合同,要把事情讲得明明白白、留下证据后再干活。”

  从田间地头到农家炕头,小山子法庭通过入村入户开展巡回审判,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同时,法庭依靠“地缘”“人缘”亲近优势,不断汇聚着各方调解力量。2023年,小山子法庭开展巡回审判70余次,及时发现并成功化解纠纷50余件。除此之外,小山子法庭还通过乡村公告栏、宣传单、大喇叭等多种方式进行法治宣传,选取农村居民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做好以案说法、答疑解惑等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实诉源治理,促推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我们将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延伸司法职能,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引进来’多元解纷的基础上,注重做实‘走出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让稻海翻金浪,‘枫’吹稻花香!”五常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孔庆春表示。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