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厘清AI“复活”边界
2024-03-30 09:33:0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凯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AI“复活”技术借助高度逼真的数字形象,备受公众青睐。然而,看似酷炫的技术背后,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伦理争论和法律风险。
逝者的姓名、肖像等人格利益受到法律保护。AI“复活”技术,涉及逝者形象的复制和再利用,如若制作过程中未经合法授权,擅自使用已故公众人物的形象,或将其歌曲、影视片段等原创作品制作成音视频、数字模型进行发布,不仅侵犯逝者肖像、隐私等人格利益,也是对原作者和版权持有者权益的不尊重。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对逝者家属情感造成二次伤害,使他们再次陷入失去亲人的悲恸之中。
此外,AI“复活”技术的不当使用,还可能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得力工具。已有一些心术不正的个人利用AI“复活”技术制作虚假的音视频,冒充已故的明星实施欺诈,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扰乱社会秩序。
面对AI“复活”技术,我们需要保持清醒认识和审慎态度,加强监管和规范也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应当对法律保持敬畏之心,尊重逝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尽到对用户的提示义务,确保技术使用合法合规,避免AI技术误用、滥用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应强化AI技术的监管和规范力度,划定技术发展的红线和底线,严格数据安全管理,防止其被用于非法目的,确保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但其应用应当有道德边界和法律要求。新事物新技术推广普及的过程,也应该是行业标准逐步提升、制度规范日臻完善的过程。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