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多跑腿、多磨嘴的基层法官
2024-03-15 11:22:4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民法院天增人民法庭庭长 耿海波

  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旧名满语“巴彦苏苏”,意为“富饶之乡”。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法官,如何倾心、倾情、倾力为百姓定分止争,是我一直以来不断思考并为之不懈努力的课题。近日,一起案件的成功解决,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法官”两字所承载的分量和责任。

  “这‘心病’压了30年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有个结果……”巴彦县宝龙村村民们的一声声叹息,让我的心里也跟着不是滋味儿。

  一番对话之后,我了解了这件历经30年的纠纷原委。1993年,村民赵某承包了60亩本村鱼塘,承包合同未明确具体期限,仅约定“到下次全村土地打乱重分之前”。1997年,该鱼塘经历了第二轮土地承包,被拆分给16户农民,并由村委会颁发了土地确权证。但由于当时提留征收制度问题,农户无法耕种土地,因此暂时将该地块土地退还给了村委会。

  近几年粮食价格不断向好,第三轮土地承包也即将开始,16户农民集体向村委会主张在鱼塘范围内属于自己的土地。2022年,村委会向赵某送达了返还鱼塘及补缴拖欠承包费告知书,但如今赵某已96岁高龄,性格较为固执,沟通十分困难。赵某的子女则表示自家当初筹建鱼塘时投入很大,老父亲坚决不同意返还,自己也没有办法。村委会多次协商无果,眼看村民与赵某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便通过天增法庭的“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联系到我。

  我越是深入了解案情,越是深感责任之重,这起纠纷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大量案件涌入法院,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或是极端事件。如何快速、高效、妥善化解纠纷?

  左思右想之后,我定下了从调解入手,发挥“四所一庭”联动优势,群策群力、定分止争的工作方案。在与当地派出所、司法所、律所以及基层法律服务所联系,通报案情并提出会商请求后,大家都积极响应,我的心里一下子安定了不少。

  会商会上,各单位从各自职能出发,在找准案件症结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问题成因,对症下药,制定了详细的调解方案。考虑到赵某年事已高,由我先与赵某的儿子取得联系。

  “土地是村上的,但鱼塘是我们自己建的,这么多年下来也花了不少钱。况且老爹年纪大了,我们也怕这事儿刺激到他。”听取了赵某儿子的想法及顾虑后,我耐心释法明理,两个多小时下来,他的态度有了明显松动。

  看到有调解的可能,我赶紧趁热打铁,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前往赵某家中做说服工作,没想到第一次上门就吃了闭门羹。老人拒绝协商不说,连屋门都不让进。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我们站在门外与老人商谈。

  11月底的东北地区,温度已降至零下,大家冻得鼻尖通红、瑟瑟发抖。但既然来了,怎能轻言放弃。我们就这样在门外站了半个多小时,老人的儿子于心不忍,将我们一行人请进了另一间屋子取暖。

  体温回暖了,但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第四次登门后,赵某和家人终于同意与村委会及村民们坐下来协商,大家都松了口气。

  第二天,由天增法庭牵头,邀请宝龙村的老支书与“四所一庭”相关工作人员及各方当事人,在村委会会议室里召开了现场调解会。

  “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土地,你家凭什么占着不还?”“凭什么你们说还就还,土地还你们,我们的损失找谁要?”谁知,调解刚开始,农户们与赵某一家就发生了激烈争吵,甚至要动起手来。我当机立断将双方分开,“背靠背”做工作。“四所一庭”工作人员也结合工作及村屯实际情况,向其分析利弊。

  “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只要大家愿意相信我们,没有啥疙瘩是解不开的。”历时5个小时,最终促使农户、承包人、村委会三方达成共识,赵某同意将土地退还给村委会重新发包,承包费用缴纳、地上附着物损失折算等多项内容也与村委会形成一致意见。一场延宕30年的土地纠纷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群众解了心结。

  真正身处基层,才懂得在平凡工作中要有不平凡的担当和坚守。只有扎根基层,多跑几趟腿,多磨几遍嘴,在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上下功夫,才能让司法的温暖如春雨一般浸润到百姓心田。

  (耿海波/口述 李博/整理)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