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在全国实现跨域立案全覆盖,基本实现跨省生态环保司法协作机制全域覆盖——
坚持协调联动 深化司法协作 京津冀司法审判“同城效应”实现新发展
2024-02-29 14:41:1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李鲲 张磊
 

  在北京市平谷区注册登记的甲公司因追偿权纠纷,向平谷法院申请执行乙公司。由于乙公司名下的土地使用权、厂房及地上附属物在另案中被河北清苑法院查封,平谷法院在本案中查封了该公司厂房内的机械设备及生产设施。后清苑法院查封的乙公司名下财产被成功拍卖,但因大型机器设备处置遇阻,买受人迟迟无法进场经营,债权人又反复催促平谷法院尽快开展财产处置。

  两难之下,平谷法院与清苑法院协商开展联动执行。在两地法院的召集组织下,债权人、买受人、被执行人外方代表召开了财产腾退处置会议,促成多方达成多项共识,最终充分兑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是京冀法院联动执行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北京法院以司法协作为抓手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北京法院积极推动京津冀三地法院深化司法协作,率先在全国实现跨域立案全覆盖、基本实现跨省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全域覆盖、建立知识产权大保护同频共振等九项机制、执行联动协作迭代升级……北京法院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2024年2月29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北京法院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情况,并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

  北京高院副院长任雪峰介绍,北京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围绕加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等中心工作,系统谋划加强司法协作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举措。

  近年来,北京法院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全力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探索建立司法助力公共决策“四提前”工作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妥善预防化解,实现北京重点项目进入诉讼的纠纷,30%以上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围绕“两区”建设,成立北京国际商事法庭,设立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持续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完善金融风险法治协同治理体系,依法履职、能动司法,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北京高院还牵头三地法院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司法协作为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提供服务保障的框架协议》,以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等方式,不断深化三地法院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管理研究、信息化建设及队伍建设等各领域司法协作。截至2023年底,全市三级法院与津冀法院签署涵盖执行、破产、环境资源、金融、知产等各领域合作协议共计44份。

  “北京法院坚持协调联动,以司法协作为抓手,三地司法审判‘同城效应’水平不断提升。”任雪峰表示,经过三地法院多年来的通力合作,已实现立案与诉讼服务领域多事项跨省通办,极大便利了三地群众参与诉讼;三地法院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已涵盖执行事项委托、异地执行协助、被执行人联动查控及查控财产异地处置等事项范围;在清算与破产案件审理、金融案件司法审判、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域环境保护司法协作等领域,持续深耕细作;与津冀法院互派42名法官和法官助理交流锻炼,促进了三地人才交流与司法能力提升。

  发布会上,北京高院执行三庭庭长段鹏介绍,自2017年以来,北京法院委托津、冀法院执行事项8.3万件,办理津、冀法院执行事项委托4.5万件,协助津、冀法院现场执行165件次,执行效率大幅提升。目前,京津冀三地执行协作机制取得多项新突破,2024年第一期京牌小客车司法处置已正式启动,部分车辆来自津、冀法院委托,系三地协同处置京牌小客车的首次尝试,将为后续三地法院协同批量处置京牌小客车提供宝贵经验。

  北京四中院是京津冀地区的跨行政区划法院。据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靖介绍,北京四中院立足职能优势和案件管辖实际,妥善审理涉首都新机场、京张高速铁路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案件,依法审理跨地区重大环境资源保护案件、天津铁路法院环境保护行政上诉案件,持续加强与津冀法院常态化交流协作,在保障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落实京津冀司法协同上,取得积极成效。

  据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尤文军介绍,延庆法院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及地缘优势,携手张家口市中级法院及辖区基层法院,积极构建“机制建设协作”联通网、“便捷服务协作”民生服务网、“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网、“冰雪产业”司法保障网、“理论研究”共研网等五张协作网络,持续在两地司法协作的深度和广度上探索创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保障。

  发布会上,北京高院发布了7个北京法院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典型案例。据北京高院研究室主任胡嘉荣介绍,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服务“疏整促”专项行动、保障京津冀轨道交通建设、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跨域纠纷联动化解、执行联动等多个领域。

  如侯某某等诉北京市某服装商城公司租赁合同纠纷系列案件,是北京市动物园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向外疏解过程中产生的群体性纠纷。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深化审执协同、府院联动,切实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妥善完成了动物园批发市场的腾退工作,有效促进疏解非首都功能相关工作顺利推进。

  又如某公益组织诉铁路某公司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该案发生在北京与张家口之间列车上,途径冬奥沿线,是民法典生效后全国首例“无烟列车”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案件的成功解决为推动“无烟列车”建设、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倡导生活经营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示范。

  再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案件中,京冀两地法院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夯实“三省联动、四位一体”省际执行联动协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异地立案同城化、裁判尺度统一化、失信打击一体化,是人民法院依托京津冀执行联动协作机制、有力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记者还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北京高院以推动三地高院签订的《框架协议》有序落实为抓手,制定了任务分工和2024年加强三地司法协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在健全京津冀跨域诉源治理机制、提升知识产权等领域专业审判能力、促进三地统一法律适用及深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取得更大进展和成效。

  “北京法院将继续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实时、实质、实效推进京津冀司法协作走深走实,以高质量司法、高效能协作、高水平服务,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更好支撑和服务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任雪峰表示。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