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法结”化“心结”促“人和”
——辽宁省阜新两级法院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纪实
2024-01-03 11:16:2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严伊娜 侯悦林 明良业
 

  28名农民工干完活拿不到工钱,心急如焚,情绪激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法院与工会、住建等6个部门一起开圆桌联席会,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为农民工成功讨回工资10万余元。一群手上长满老茧的汉子从法官手里拿到辛苦钱时,眼里都泛着泪花。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细河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劳动者权益保障调解室”的感人一幕。近年来,劳动争议类纠纷案件逐年递增,总数居高不下,今年却首次出现减少,是细河区法院所有案由中降幅第二大的一类案件。

  案子,是怎么消失的?原来,消失的背后密藏着“治理之钥”。

  阜新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以“法院+”的奋进之姿,主动融入当地党委领导下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发挥“发动机”和“催化剂”作用,聚焦“诉源、执源、访源”一体治理,坚持“诉前、诉中、诉后”一体推进,实现“案源、执源、访源”三源同降。在全省法院新收案件总体增长17%的情况下,阜新法院新收一审民事行政案件下降11.79%,全省降幅最大,新收执行案件同比下降5.28%,信访初访总量同比下降50.29%,走出一条独具阜新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

   抓前端:从“最后一道防线”到“第一线”

  阜新市是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曾是闻名全国的“煤电之城”,1960年版的5元人民币上,描绘的就是海州露天矿电镐挖煤的场景。在煤炭采掘业退出、接续替代产业壮大的过程中,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易发、诉求多元等特点。2022年“万人成讼率”比2018年上升31.7%,呈快速上升态势。

  阜新市委面对矛盾激增的实际困境,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法治需求,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难题,向网格融合治理力量、向基层延伸管控阵地,围绕打造“线上一平台、线下一张网、现场一中心”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各县区组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让群众“找说法”只进一门,一站式多元化解纷。把“万人成讼率”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信访工作考核和市委巡察监督范围,变法院一家“单打独斗”为全市协力“多元共治”,为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坚强保障。

  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夏妍说:“矛盾纠纷化解离不开一个‘法’字,法院要发挥‘发动机’‘催化剂’作用,与各部门联调联动,让群众的解纷成本更少、时间更短,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

  7家基层法院实现线上平台接入、线下中心实体化运行,入驻人员40名。其中,阜新县、细河区法院实现“信访接待、诉调对接、诉讼服务、民事速裁、执行”团队整建制入驻。其中,细河区法院派驻人员达15人,占法院全部干警的12%。

  向第一线派出精锐之师,让原来是“最后一道防线”的法院前移至诉源治理“第一线”。

  群众认不认可,关键在于好不好用。

  阜新法院与司法局、工会、工商联、妇联、消费者协会、医调委等部门,构建“法院+工会”“法官+社区工作站”“法官+调解员”等联合解纷、诉调对接平台。全市设立75间诉前调解室,引入71家特邀调解组织、137名特邀调解员,调解成功率高达62.38%。

  “劳动者权益保障调解室”面积不大,只有一张小圆桌,几把折叠椅。设施虽然简陋,却发挥出强劲效能。细河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负责人于娟娟说,调解室成功的奥秘在于“法院+”多元联动机制。一开始,法院只与人社局联动,后来在区政法委组织下,与区工会、农业农村局等六个部门召开联席会,解纷方式由“单线联动”到“体系联动”,各部门合力按下解纷“加速键”。

  “真办事儿”“没想到这么快”“是个讲理的地方”,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转,将大量纠纷吸附到这里调处。在“家事调解室”,阜新县法院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40%以上。在“行政复议调解室”,细河区法院通过行政案件诉前调解,成功解决海罗翡翠蓝湾小区361名住户破产楼盘办证难问题。

   “治未病”:化“堵”为“疏”的生动实践

  每年春耕时节,因地界不清引发的“一根垄”权属纠纷十分常见,让原本和谐友善的乡邻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泡子人民法庭庭长赵丽群说,一方面,老百姓为这点鸡皮蒜皮的小事打官司告状,费神又费钱,同时浪费司法资源。另一方面,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一根垄看似事小,实则事关两家人饭碗子大事,一方妥协的可能性不大。

  人民法院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最后关口,承担着定分止争的职能。但是随着大量纠纷涌入法院,人案矛盾日益严重。对此,是不停地加派人手加高堤坝,多办案件,还是将纠纷逐级分流,层层化解,止于未发、化于无形,阜新法院选择了后者。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阜新法院用好“抓前端,治未病”这个诉前解纷的“法宝”,把诉源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村屯,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

  阜新县法院化“堵”为“疏”,将诉讼服务、非诉对接、信访接待、民事速裁整建制地进驻阜新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访、调、立、裁职能“四合一”。今年以来,通过司法局诉前调解分流案件886件,调解成功率10.12%。对首次分流调解未成的案件,实行二次分流。这一次,法院班子成员协同法庭包联乡镇,并定期通报各乡镇立案、调解数量情况,强力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对二次分流调解不成功的纠纷,由“诉前调解员+行业调解员+法官”再次调解。经过逐级分流、层层化解,全市诉前调解成功率超过六成。今年以来,阜新县法院同期一审收案数量下降15.41%,为全市下降幅度最大的基层法院。

  “老哥,我不懂法,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我信任你!”在彰武县,只要提起冯家人民法庭原庭长刘玉术,百姓都会亲切地称他为“老哥庭长”,对他的调解功夫心服口服。

  刘玉术说,基层法庭的工作琐碎繁杂,作为基层法官,整日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这些看起来针头线脑的琐事,却是老百姓心尖上的大事。再好的招法,也要和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才能产生好效果。

  阜新法院积极创建特色调解品牌,大力推广老哥庭长调解六步法,全面提升诉前调解效能。这一方法从源头调查、研判根源、提出方案、征求意见、调整利益、纠纷和解六个维度止纷息诉。同时与本地厚道文化相融合,以“和”文化调解每一起纠纷,涵养一方百姓。

  今年,“老哥庭长”光荣退休,但他仍以志愿者身份奋战在调解第一线。全市涌现出以包丽颖、孟凡旭、赵斌为代表的一批“老哥庭长”式先进典型,全社会呈现一派和气致祥的动人场景。

   “治类病”:从“解剖一个”到“解决一类”

  “以前,街道辖区内物业费纠纷四起,群情激愤的居民天天堵门,街道干部想出去办点事,得先越过一堵堵‘人墙’。”细河区玉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国维忆起往日情景,仍不住地摇头。

  近年来,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矛盾频发、多样。虽然争议标的小,但具有主体多、涉及面广、积怨深、易激化等特点,处理不当很容易矛盾激化。

  今年以来,阜新法院诉前调解物业纠纷2046件,同比上升320%。有效化解1471件,同比上升770%。进入诉讼程序1855件,同比下降34.2%。一升一降之间,大量纠纷在诉前化于无形,调解的质效立现。

  阜新法院是如何做到的?

  解剖一只麻雀、破解一类问题。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课题组,依托司法大数据资源,对多发类案纠纷深入分析,找准病灶、把脉开方。向住建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共同召开协调会议,联合出台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源头治理行动方案。海州区、细河区、清河门区法院联合相关部门召开物业纠纷调解指导座谈会,邱区法院推行物业调解五项经验,太平区法院实行“督促程序+诉前调解”模式。截至目前,适用督促程序解决物业纠纷229件,59%案件的业主主动交纳物业费,申请执行的仅占3.1%。

  在某物业公司起诉小区业主欠付物业费纠纷中,法院选取1件纠纷现场开庭作出判决,后续产生的同小区80余件类案纠纷,均以和解方式解决。阜新法院这种“示范诉讼+典型案件”的新模式,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群众自治组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法治样本和导向指引,促进大量高发纠纷诉前化解。

  阜新法院强化使命担当,发布全省首份万人成讼率白皮书,为当地党委、政府深化诉源治理提供决策建议和数据参考。发出司法建议30件,同步推动相关部门整改22件,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