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判牍《云间谳略》是毛一鹭任松江府推官期间司法审判的判词及公文汇编,它集中反映了明末地方政府的审判程序、定案依据及当地习俗与社会生活等。毛一鹭自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起担任松江府推官,为官期间他公正清明、恪尽职守,理狱循法酌情,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和官民爱戴。何三畏称赞他办案“一人不轻纵,亦一人不轻枉……凡数百条,无不言爻象而事准绳也者。”“薛氏与唐模楫土地回赎争议案”正是《云间谳略》中的一篇,该案的判牍有助于我们了解明末地方司法审判的内在逻辑、裁判准则以及审判理念等。
本案案情是围绕田产所起的争告,该田产最初为黄鲫所有。十年前,黄鲫将土地卖给乔宦,又过了几年,乔宦将其卖给大成,辗转几户,最终土地被卖给了唐模楫。出卖田产近十年后,黄鲫已死,黄鲫的妻子薛氏在他人的挑唆下带着幼孙向唐模楫要求回赎土地。唐模楫不肯,双方因此诉至公堂。
该案判词详述了毛一鹭对本案的推理过程及所作判决。推理过程不仅说明了案件裁判的法律依据,更是反映了地方官员对案件处理过程中在法、理、情之间权衡斟酌的心理状态。判决文书中将事实、情理、法律讲得很清楚,认为此事违反律例,于理于法俱左,“孤寡可怜”与“律例之不可越”间存在矛盾。首先,于法而言,此田薛氏不可以回赎。按照《大明律》的规定,绝卖不可回赎。根据判词本案所涉田产即为绝卖,因此,按照法律规定是不可以回赎的。其次,出于社会秩序的考虑,此田不可回赎。他认为:“以辗转相售历年久远之田,令薛氏遽得尽赎,则自薛氏而上谁无原主,自薛氏而下谁非原主?”即如果薛氏作为土地的曾经拥有者在出卖土地后可以回赎,照此推论,薛氏之前和之后的土地拥有者都可以这么做,那么土地秩序将难以维持,现有土地拥有者的产权面临回赎的风险而无法得到保障。再次,于情而言,面对薛氏老寡、孙儿幼小的情况,出于怜老恤孤之意宜少加恩恤。最终,毛一鹭在法、理、情之间进行斟酌考量,推翻了知县支持土地全部回赎的判决,允许将半数土地回赎。支持半数土地回赎,既对律例表示了尊重,又对老幼孤寡表示了同情,实现了法意与人情的平衡。
传统社会的法包括天理、人情、国法等,法律渊源为“情理法”在内的多种规范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情理为法律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为高于法律的精神和规范,法律被认为应依情理而生,因此法律应具有与情理的一致性。“原夫礼律之兴,盖本自然,求之情理,非从天坠,非从地出也。”(《宋书·傅隆传》)情理为立法提供正当性的依据。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法典均将情理作为评判的标准,《大明律》即被评价为“上稽天理,下撰人情”(《进明律表》)。司法实践中,在律例不足的情况下,以情理填补律例的空白和漏洞。在法律与情理冲突的情况下,司法的目标是追求情理与法律的平衡。司法官员的职责在于“权衡于二者之间,使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则通行而无弊矣”(《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户婚门》)。通过情理与律例在具体情况下的酌情平衡,做到“通情而不曲法”,达到个案的公正解决和公众心中常识性的正义判断。本案中,地方官员正是通过情理法的圆融实现了和谐平衡和实质公正的目标。
地方官员在司法审判中考虑的情理,很大程度上与“扶弱抑强”的均衡理念和官吏对子民家长式的仁爱理念有关。在中国古代,土地为重要的生存和生产资料,出卖、出典土地者一般被视为是弱势者。对弱者和贫苦者的同情,在传统文化中有很深的渊源。《周礼·地官司徒》载:“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管子·入国》中提出“九惠之教”的概念:“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对孤老幼弱和贫病者的同情和惠政被认为是统治者施政的重要内容。在影响深远的《礼记·礼运》中,弱者皆有所养是大同理想的一部分。经儒家孔孟的阐发,至西汉董仲舒倡导的儒家伦理和施政方针包含了“养长老,存幼孤,矜寡独,赐孝弟,施恩泽”(《春秋繁露·治水五行》)的内容。传承至宋明理学,宋代思想家张载在其著名的《西铭》一文中说:“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并将这样的思想和天地自然之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政治和法律思想,怜老恤孤、同情弱者的情理在这一案件中成为判决的重要依据。
本案中,裁判者在充分理解法意、律例和人情的基础上做出了符合当时正义观念的裁判,或许对于当下的司法审判仍有些许的启示意义。“情理法”相互融合是古人圆融的司法审判艺术,追求的是个案中实质正义的实现、纠纷的实质化解及民众内心的服膺。司法是立法上的普遍正义在个案中得以实现的过程。在当下的司法审判中,无论是事实认定、证据分析还是法律适用、程序处理,既要合乎法律,又要合乎情理,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官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中应整体把握、全面衡量,达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就需要法官不仅深谙法律技术与知识,还应具备对政治理论、时代需求和主流道德等方面的经验感知。当下司法审判者应主动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在裁判文书中凝练法理、融合情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的释法说理之中。通过鲜明的法律和道德导向,鼓励全社会崇德向善,倡导、培育和维护公序良俗,以司法审判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秩序的实现。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附:判词全文
唐模楫所告之田,乃黄鲫先年卖之乔宦,转数年而归大成,即大成今再鬻之模楫,已将十年矣。鲫妻薛氏一旦挚幼孙黄恩以剿杀鸣府,盖非本意,则姚德与黄希孟挑之也。此事于理于法俱左,而前端尚许回赎者,盖怜老妇弱子茕茕相吊,而完其旧巢也。第孤寡可怜,而律例不可越,刁风不可长。夫以辗转相售历年久远之田,令薛氏遽得尽赎,则自薛氏而上谁无原主,自薛氏而下谁非原主?倘彼此俱以主自侍,此田终何归宿也?且令弃业者无日不可回赎,无人不可回赎,而受业者殆矣。即以薛氏老寡,孙甫垂髫,宜少加恩恤。奈此告又不尽出薛氏之意也,无已则参情法之中,以半归薛氏取赎,半听唐模楫管业。令弃业者知薛氏赎久弃之业,独以孤寡之故。而独窘于例不得尽赎,则官存再赎之条,而民保久安之业。且与前怜老恤孤之意,又不至矛盾也。姚德与希孟任情偏证,致淆公法,各应杖戒。唐模楫以弟串名,而复蔓引希孟之兄,亦属添捏,并杖。
(引自杨一凡等:《历代判例判牍》第3册,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本栏目由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合作开设,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法官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以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中华法系的独特之处和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