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2亿元重整投资款全额到位,东莞光华医院破产重整成功,成为广东首例综合性民营医院预重整转重整的成功案件。从濒临破产到“一案多赢”,不到一年半时间,法院是怎么把医院救活的?
破不破?怎么破?
光华医院是东莞规模较大的综合性民营医院,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于一体。近年来受集团战略决策、关联公司资金链影响,陷入严重债务危机,大量资产被多地法院查封冻结。2022年5月,债权人向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破产清算。
法院在审查破产申请期间发现,光华医院涉诉、涉执债务复杂繁多,名下有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医疗设备等资产。面对债务危机难以化解的现状,该院仍每天收治病人约1600人,住院病人约220人,同时承担周边镇街较重的医疗任务。医院股东也在积极引资以盘活资产,请求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破产清算。
“光华医院的执业许可资质具有稀缺性,且资产规模大、经营基础好,有一定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法官莫然认为。
若启动破产清算程序进行简单的债务清理,不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医院也将停止经营、遣散医护职工以及分流病人,显然不是最优选项。但如果直接启动破产重整程序,基于重整的不确定性和破产程序的不可逆性,难免对医院的日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若重整不成功转入破产清算,也将不利于医疗民生工程和社会稳定秩序。
那么,最优解是什么?
经过反复推演论证,法院从医院长远发展、债权人利益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综合考虑,决定大胆创新,于2022年7月7日启动预重整程序。
预重整,即法院受理破产重整前,具有重整原因的债务人与全部或主要债权人、出资人等利害关系人进行庭外重组,自行协商达成重组方案,在进入重整程序后,该方案经法院审查批准后直接延伸到重整程序中,是一种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灵活实现破产拯救的方式。
服务社会和救死扶伤两不误
该案进入预重整后,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担任临时管理人,在法院指导下,组织债务人、债权人和投资人三方协商重组方案。
破产不停产,服务社会和救死扶伤两不误。东莞第一法院采取“放水养鱼”措施,准许光华医院在临时管理人的监督下正常经营,营业收支全部在法院监管下通过管理人账户使用。
“比如全院医护人员的每月工资,我们都会严格审核、及时发放。”承办法官刘秋霞介绍,启动预重整程序期间,光华医院经营秩序良好,员工团队稳定,医疗服务不断供。
引入重整投资人是重整程序的核心工作,也是决定能否重整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东莞第一法院联合世界莞商联合会,引入东莞民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会员股东投资,以东莞市莞利健康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作为意向投资人,不仅提供了100万元共益债支持医院正常经营,还决定注入重整投资款6.2亿元。
东莞第一法院将案件纳入“四类案件”监管,高效完成预重整阶段债权申报审查、财产资料接管、委托评估审计等大量工作,审核债权207笔、查阅管理人报告79份、审批出账1506笔共计6.85亿元……191名债权人通过网络参加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及网络投票。
在法院指导下,临时管理人形成的预重整方案获两次债权人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今年1月19日,法院出具批准重整计划裁定书,550余名医护职工和近200名债权人收到了最好的新年礼物。
“我们敢拍板注资超6亿元,既是看重市场潜力,也是看重东莞法院在破产重整方面的改革创新及专业精神。”东莞民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中心许副总经理表示。
涅槃,再出发
重整计划通过后,如何让计划顺利落地?
因光华医院原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均是失信被执行人,直接影响投资人执行重整计划的信心和决心,也影响到医院的2023年度社保定点医院资格年审。
如何提振投资人信心,守住“社保定点资格”这份无形财产?
东莞第一法院积极指导管理人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同时又指导管理人协助投资人尽快办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手续,顺利通过社保定点医院资格年审。
此外,如何协助重整投资人取得100%股权也是关键。为确保合法合规完成股权过户手续,法院根据管理人的申请及时对股权进行查封冻结,并指导管理人与投资人、相关权利人协商,争取到了主要权利人的书面支持。在此基础上,法院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协助执行通知书,协助医院股权顺利过户,确保重整计划顺利执行。
9月22日,6.2亿元重整投资款全额到位。至此,光华医院得以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法院智慧运用预重整制度,很好地化解了企业内部的治理问题和外部的债务危机,是‘有为法院’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典范,展现了人民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守护社会民生的担当。”中山大学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中心秘书长巢志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