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委宣传部、菏泽中院、市司法局联合举办首届菏泽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小案不小办”典型案例讲评会。
“我们相信法院会给咱老百姓撑腰”
“感谢法院!如果不是给了我们缓冲时间,企业就无法恢复生产,也无法足额还上工人的补偿金,现在我们对企业发展信心满满。”近日,一起劳务纠纷被执行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对巨野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说。
半年前,该公司一度面临破产危机,迫于经济压力解除了31名工人的劳动合同,需要支付140万元的经济补偿金。因当时无力支付费用,公司被列入失信名单,进入执行程序后,对部分厂房、设备将进行评估、拍卖。
“公司正在转产升级,新建厂房施工不到一半。再给我们一点时间,企业就可以恢复生产,到时候我们一定足额还上补偿金。如果进入拍卖程序,公司就看不到希望了,前面十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公司负责人对执行法官说。
经过多方调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后,执行法官发现该企业的机器设备属于半自动设备,大都七八成新,且企业转产后的发展方向前景广阔,后期发展潜力很大。
这是一起涉及31名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案件,也是一起关乎民营企业生死存亡的案件,如何最大限度保障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又最大限度降低对被执行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实现双赢共赢效果?是执行法官一直思考的问题。
只有“放水养鱼”,才能助力企业涅槃重生。
法官挨家挨户走访,与申请执行人多次沟通协调,让企业拿出部分资产做担保,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法官亲自上门,帮我们把问题讲清楚了,把出路说明白了,我们相信法院会给咱老百姓撑腰,我们签!”31名申请执行人同意并签订执行和解书。
在法院的监督下,企业恢复生产后产生的收益,全部用于支付申请执行人。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支付了所有补偿金。法院第一时间将被执行企业的失信信息删除。
至此,纠纷解了,企业“活了”!
办好每一个案件都是一次营商环境的优化。为护航菏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菏泽市两级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开展“菏法护企”行动,善意文明执行,通过建立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实现企业涅槃重生。据了解,2022年以来,菏泽法院为18家企业解除账户冻结,依法将650家企业移出失信名单,有效地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和发展活力。
“每次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就特别开心”
“我们全家都吃低保,没钱赔,法院还能判我?”在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中,被告李某面对法官振振有词。
2023年6月,李某驾驶电动四轮车与王某停放的小型客车发生碰撞,造成王某维修费、误工费等损失共计15000余元。经交警认定,李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李某拒不赔偿王某损失,王某一纸诉状将李某诉至定陶区人民法院。
“该案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依照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半个小时即可结案,但如一判了之,被告根本没有履行能力,原告不能及时得到赔偿,进一步加深双方矛盾,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承办法官分析。
小案事不小,小案的办理效果直接影响群众对司法的评价。法官积极与双方协商,安抚原告情绪,争取谅解的同时,反复做被告工作,连续几天给双方当事人打电话,一周后,“硬骨头”啃下来了,原、被告均同意调解结案,被告李某一次性赔偿原告王某8000元,并在调解当天支付5000元,剩下的分3个月履行,一起原本剑拔弩张的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调解工作花费的精力往往大于判决,但每次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就特别开心。”承办法官说。
案件虽小,却能以小见大。菏泽法院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强化法官在每一起案件中查清事实,摸清心理,析清法理,纾“法结”,解“心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截至今年7月,菏泽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90.01%,发改率同比降低2%,申请再审和信访数量均实现较大幅度下降。
“把‘小案’故事讲到百姓心间”
“‘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司法维护传统美德的价值取向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价值准则。”近日,在菏泽市委宣传部、菏泽中院、市司法局联合举办的“小案不小办”典型案例讲评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关志洁如是说。
“小案件”蕴涵“大道理”。为了推动“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落地,菏泽中院对近年来办理的精品案例进行筛选,评审出12件优秀案例,邀请人大代表和审判业务专家进行现场评议。
与此同时,菏泽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助人为乐、公序良俗、诚信友善、尊老爱幼等不同价值层面发布20起典型案例,用一个个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小案”故事回应群众期盼。
聚焦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借助新媒体平台,将鲜活的案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该院还打造了“菏法之声”品牌,通过以案释法、法官说法、视频普法等形式将典型案例送到群众手里、讲到百姓心间。
近三年,菏泽中院发布“小菏说法”案例193篇,在抖音、快手公众号发布养老诈骗、抗疫宣传等原创视频865期,累计播放量超8亿次。
深挖司法案例“富矿”,以良法善治引领社会“正能量”,菏泽法院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