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是全国14个海岛区(县)之一,302个岛屿,犹如一串美丽的珍珠镶嵌在东海之上。
近年来,洞头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布局海岛特色司法服务驿站,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社会治理,以高质量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让“海上花园”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图景。
党委统领,实现多元共治
“这个调解中心好,三千多万的案件一个月不到就调解完毕了,还省了一大笔诉讼费。”原、被告两家企业代表握手言和,对海经区商事调解中心称赞不止。
此前,原、被告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纠纷。原告履行发货义务后,未能及时收到货款,资金流紧张,发展陷入困境。调解员深入调查双方公司经营情况,召开调解会议,根据被告所在行业结算回款的时间节点,制订调解方案,最终仅用时15天就成功化解纠纷,为当事人节约近23万元诉讼成本。
海经区商事调解中心作为温州首家商事纠纷调解中心,致力成为以法院为指导、律师调解为支撑、协会调解为特长、劳动调解为公益的多元化解平台。试运行3个月以来,已成功调处复杂商事纠纷40件,涉及标的超亿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一面是各类矛盾纠纷多发,一面是群众的司法需求多元化,我们深深感到纠纷化解仅靠法院和法官单打独斗,远远不够。”洞头区法院院长邱新楚说,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多方力量,才是高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最优路径。
洞头区法院主动将诉源治理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大治理格局中,推动诉讼服务中心成建制入驻区社会治理中心。目前,洞头区社会治理中心入驻调解力量已达40余家,涉及家事、金融、商事、劳动争议等多个专业领域,多元解纷“朋友圈”不断扩大。
为压实镇街诉源治理工作责任,在洞头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下,洞头区还将万人成讼率、共享法庭运用率等重点指标纳入基层镇街年终考核。今年以来,法院向镇街引调案件703件,成功调解200件,平均诉前调解成功率28.44%。区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23.62%。
立足海岛,做优特色司法
“我们养殖的羊栖菜全毁了!”今年4月,数十名羊栖菜养殖户来到洞头区法院。因一场渔船触礁漏油事故,约584亩的羊栖菜受到污染,原本丰收的喜悦,如今只剩满脸愁容。
由于船东和打捞公司不在本地,采收时间又紧迫,经当事人同意,案件委派给人民调解员,并通过共享法庭,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诉前调解。在共享法庭联系法官指导下,经北岙街道、区农业农村局多方共同调解,当事人赶在采收前达成调解协议。
针对此类群众诉讼不便的情况,洞头区法院充分发挥村社干部、调解员等群体接地气、熟民情的优势和法官专业审判优势,创新推出多项便民司法举措。在全域设立51个共享法庭,形成“十分钟交通圈”,让海岛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司法服务”;根据渔民作息时间实行错峰开庭,开展巡回审判,在“候潮开庭”“船头审案”中向渔民群众普法;通过渔村街访、法治游园会等形式,以“普通话+方言”双语模式,讲好海岛法治故事;打造1个金牌“船老大”调解总部、6个村调解工作室,建立福建连江、福建霞浦、海南等地3个在外流动“船老大”调解站,深耕诉源治理打造“无讼海岛”。
能动司法,放大治理效能
“那么多问题,会不会是假的?”干女士在某家具门店定制了一批某知名家居公司的橱柜,因质量问题对品牌真实性产生怀疑。
法院经审理发现,纠纷的起源主要在于某知名家居公司制式合同的不规范,未在合同中载明具体授权主体,也未标示是否为直营门店,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
本着实现“办理典型一案,促进解决一片”的目的,法官在该案成功调解后,又对该家居公司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加强对经销商、代理商的授权管理,规范公司制式合同,并为消费者提供授权查询途径。
洞头区法院聚焦案件审判执行中反映出的问题和隐患,今年以来发出司法建议17份,涉及行业规范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努力使办案效果最大化。首创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同参与的行政行为自查建议机制,将裁判压力向前传导至行政执法环节,发出行政行为自查建议函115份,为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洞头是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获得区,抓实抓好诉源治理、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我们有更高的自我要求。”洞头区委书记郭云强表示,洞头区委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坚定扛起诉源治理工作领导责任,支持人民法院更好地履职尽责,努力打造“海霞故里·海上枫桥”品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海上花园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