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阳原法院在基层社会治理研讨班上做经验交流
2023-07-10 10:00:3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7月4日,河北省阳原县人民法院“强化诉源治理‘三端共治’解纷工作法”,在中央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 矛盾不上交”研讨班上,做经验交流。2022年至今,该院诉前化解纠纷15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88%,2023年上半年,民事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0.31%,全县146个村矛盾纠纷得到诉前化解,没有进入诉讼程序,占全县行政村总数48.5%。其主要工作经验如下:

  “抓前端”,源头预防,矛盾隐患早消除

  该院始终把能动司法、参与诉源治理作为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在“前端防治”上舍得下功夫。

  深入排查矛盾隐患。该院在全县14个乡镇分别组建以基层法庭庭长、乡镇政法委员、人民调解骨干、辖区村书记为成员的“纠纷隐患排查群”,法官在微信群及时答疑释惑,随时推送普法内容;遇有疑难复杂问题,约定时间线下解答。同时结合各乡镇村矛盾隐患,定期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出矛盾隐患态势分析,对具有潜在诉讼风险的矛盾隐患,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法律风险防控预案。去年下半年,全县一度发生了多起借用他人信用卡犯罪案件,乡镇法庭法官在各自的微信群及时发出预防提示,有关乡村负责人及时利用广播、公告形式扩大宣传,提醒群众积极预防此类案件发生,之后此类案件有了显著下降。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该院在县域公众号《阳原之声》开辟“法官说法”专栏,针对辖区多发性、常见性、类型化纠纷以案释法,逐月开播;持续深入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做到一企业一法官,与企业建立联络机制,宣传法律、把关合同、提供法律咨询,助力企业合规经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院21名法官均在县域各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为学生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法典,倡导学生从小遵纪守法;坚持巡回审判,把庭审开到田间地头,使每次巡回办案当作一次普法宣传过程,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能,提升了群众守法意识。

  深入融合基层“三治”。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该院派驻浮图讲乡弓家湾村的工作队,指导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乡村特点,制定了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村风民俗规范、传统孝道行为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规范、违约处理等村规民约。将此村规民约通过基层法庭推荐给全县各乡村,结合各地实际修订完善和施行,从行为规范上奠定了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强化了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增强了村民自律观念,服务群众落实移风易俗政策,积极传承良善文化,凝聚治理合力,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善治局面。长期以来,受传统民俗影响,一度乡村婚白事习惯大操大办,彩礼、随礼相互攀比。自从乡规民约制定之后,此陋习得到有效改观。

  “疏中端”,非诉挺前,多元化解聚合力

  阳原法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指示精神,不仅能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挑起法治牵头重任,而且积极构筑多层面非诉解纷网络,充分发挥诉前调解疏导作用。

  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格局。该院认真落实县委政法委出台的《阳原县关于强化诉源治理构建多元解纷机制的实施方案》,召开“强化诉源治理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工作推进会”,联通政法综治视联网,打通各乡镇综治网络,形成辐射全县非诉调解机制网络。随时推出新的法律法规,推送切合农村实际的典型案例,推广诉前调解经验做法,线上随时解答各乡镇综治中心提出的有关法律问题,及时解疑释惑,并对具体纠纷单线连接给予法律指导,真正形成了哪里有法律之问,哪里就有法官解答法律之惑。4月5日,东城镇果园村村民尹某需购买生产资料,拟向朋友借款3万元,对方提出月2分利息,尹某感觉偏高,便通过政法综治视联网向东城法庭庭长张爱民进行咨询。张庭长向其作出关于法律规定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4倍的解释,建议他到当地农村商业银行贷款,最后尹某在农村商业银行顺利地贷了款。今年以来,该院在政法综治视联网上解答类似咨询85次。

  用足用好“冀时调”平台。该院充分运用河北省高院“冀时调”平台,邀请政法各部门、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入驻“冀时调”平台,形成基层治理的矩阵效应,打造具有阳原特色的多元解纷新模式。针对婚姻家庭、劳务合同、金融借款等案件较为普遍的情况,他们主动与县妇联、工会、金融机构等6个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分别出台实施意见,成立4个调解中心,22名专业人员及3名法官、3名律师共同入驻“冀时调”平台,向社会公开调解人员名册,为当事人提供“菜单式”选择,从而增加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今年3月,刘某亮诉梁某艳离婚纠纷一案,针对案情特点,城镇人民法庭在“冀时调”平台委托县妇联执行委员、婚调室调解员安方芳调解此案。她通过“冀时调”平台与远在南方打工的梁某艳手机连接,详细了解他们的婚姻障碍,聚焦婚姻症结,寻求二人婚姻的融汇点,阐明解除婚姻的代价,最终说合两人互谅互让,共同经营好人生难得的姻缘,双方重归于好。自2022年6月三级平台运行以来,他们成功指导化解纠纷430起,调解成功率达96%。

  充分发挥基层法庭作用。该院以5个基层法庭为枢纽,上对接诉讼服务中心,下对接各村和社区,组建起5个“矛盾纠纷化解网”,形成诉讼服务中心——基层人民法庭——村(社区)三级调解平台。以“微信调解、现场调解双结合”的形式,随时提供多元解纷服务。2021年2月,化稍营法庭庭长张春瑞在“化稍营人民法庭矛盾纠纷化解网”上了解到,个别群众对泥河湾小长梁旅游区公路扩建被占地补偿款不满,试图阻拦施工。他考虑到冬奥会即将举办,不仅旅游区要设火炬传递点,而且还作为冬奥后旅游线路重要节点,是国之大事,耽误不得。他立即分别联系两个涉及被占地村党支部书记、调解员,摸排被占地群众态度,一方面向乡党委提出司法建议,补偿标准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统一标尺,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另一方面指导两个村的调解员,引导说服期望值过高的群众,最终得到村民理解和支持,公路如期扩建完毕。

  “治末端”,因案施策,公正高效化纠纷

  阳原法院始终坚持公正与效率主题,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标准,以审判实践答好司法工作人民满意的时代问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精准“调裁分流”。该院坚持“可调则调、能调尽调”原则,对起诉到法院的民商事、行政纠纷,符合调解条件的,在立案阶段进行“调裁分流”,先行委托诉前调解。经诉前委派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当即出具调解文书,并鼓励引导当事人自动履行;调解不成的当日立案,调解材料经审查合法后,作为诉讼材料继续使用。推行“立保调一体”,做实财产保全,进而实现“保调对接”“以保促调”“以保促执”,消除因流程出现分割而产生的“就案办案、程序空转”等阻障,用一个流程整体化、系统化实质解决“一个案件”,有效减轻群众诉累。

  科学“繁简分流”。该院出台《繁简分流工作机制》,明确分流标准,通过运用“系统识别+人工分类”方式,综合考虑案件性质、案由、标的额、当事人数量、疑难复杂程度、社会关注程度等因素,判断案件繁简难易程度,初步确定应当适用的审理程序和审判组织类型,并在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中标记。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规范及办理流程》,对于事实清楚的小额给付民事案件,一次性终局解纷,同时,大胆尝试由速裁团队审执一体,迅速实现案结事了。速裁团队在审理中发现不符合速裁条件或当事人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由主管院长审核后,将案件直接转入专业团队审理,案件不再回流立案庭,实现一次性分流。针对合同、金融和建筑承揽等疑难复杂案件,明确由专门办案团队专业化审理,确保程序简便高效、实体公平公正。2022年以来,速裁团队结案452件,平均审理时长11.5天,许多案件当天立结。

  优化“审执衔接”。该院全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协调运行的意见》,坚持目标导向,加强立案“入口”、审判“关口”、执行“出口”有机衔接,推行“立保调一体”,审判辅助执行开展,将执行通知程序前置到审判阶段,在审判阶段主动查询财产线索,加大涉案财产保全,与执行精准衔接,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生效文书确定的义务,进而实现“保调对接”“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大胆尝试由速裁团队“立审执一体”,切实提升执行质效,案结事了,一步到位。今年,速裁团队利用3天时间批量审执结同一类金融案件36件,当下履行完毕,受到了当事人一致认可。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