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与技术调查官在技术调查实验室比对物证。陈逸霞 摄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建成34个国家级、7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0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7万家,“广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三年位居第二位。2022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2922件。作为大湾区唯一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树立最严格保护理念,奋力书写以高质量司法护航“双区”和“三大平台”发展新篇章。
■强化保护,
为科技创新赋能
“植物新品种权案件往往疑难复杂,没想到这么快就下判了!”广州棕科园艺开发公司的诉讼代理人激动地说。
棕科公司是一家从事花卉种植、农业项目开发的科技企业,是“夏梦衍平”系列茶花的植物新品种权利人,该茶花品种具有生长旺盛、花期长等特性,广受茶花爱好者青睐。棕科公司发现,广东高州某合作社未经该公司许可,大面积种植嫁接售卖“夏梦衍平”茶花,遂将合作社起诉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要求合作社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550万余元。
案件主审法官黄彩丽在仔细了解案情后发现,该案审理难点在于如何快速、准确检测涉案茶花的品种特征。如果采用田间观察检测法,通常需要一年甚至数年时间,严重影响案件审理进度。
“通过广泛查阅资料,发现基因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确定植物繁殖材料的特性。为加快案件审理,我主动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促成双方选用这种检测方法。”黄彩丽告诉记者。
由于采用了基因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仅三个月时间,国家林草局就出具了鉴定报告,为快速准确审理案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12月,合议庭依法认定合作社构成植物新品种权侵权,在综合许可费、种植面积、市场价格以及侵权故意等因素的基础上,判决合作社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135万元。
“高州是广东最大的茶花种植基地,茶花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案件的公正审理为当地依法发展茶花产业提供了司法指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
这是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优质高效审理知识产权技术类案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先后组建了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等特色审判团队,强化先行判决、“判决+临时禁令”等裁判方式适用,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树立鼓励创新创造的鲜明司法导向。
同时,为快速破解技术事实查明难题,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技术调查官+技术顾问+技术咨询专家”多元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建成全国法院首家技术调查实验室,打造大湾区技术调查专家库,该经验入选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去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参审案件928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近两成。
■繁简分流,
助知产保护提速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效率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在知识产权领域可以快速维权,同样也是科技创新企业的迫切需求与热切期望。
东莞千方宝科技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无线充电器、智能电子等行业领域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该公司是一款无线充电器的外观设计专利的权利人,该款产品一投入市场,便广受消费者青睐。该公司发现,东莞某科技公司未经许可,在多个网购平台销售涉嫌侵权的无线充电器,且数量巨大。经多次协商未果后,该公司将其起诉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请求判令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20万元。
案件主审法官蔡健和在认真查阅案卷后,发现案情比较清楚,决定适用一审速裁程序审理。在当庭比对涉案产品的过程中,蔡健和留意到双方有和解意愿,遂当庭开展调解工作, 最终以东莞某科技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6万元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当庭化解。
“没想到法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制止了侵权行为,我们又可以全心投入到生产和研发中了。”千方宝科技公司诉讼代理人宋律师感激地说。
这一案件的快速解决,得益于该院在全国首创的一审外观设计专利案件速裁工作机制。据了解,该机制实行“调解优先、优化庭审、简化文书”的速裁工作模式,通过全要素审判智能辅助系统,实现分案自动化、流程化,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率在80%以上,有效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2022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审结一审速裁案件943件,平均审理周期98天。
同时,该院还成立了二审速裁团队,建立立案分案、收卷阅卷、类案审理、业务指导、档案管理同步的“五同步”的二审速裁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案件审判效率。2022年,共审结二审速裁案件4204件,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广知速度”。
此外,为进一步加快专利纠纷案件审理进度和提升保护效率,该院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双方建立了专利无效优先审查工作机制,对于法院移送的无效审查申请予以优先审查,显著缩短了专利纠纷案件的审理周期。
■巡回审判,
促司法服务增效
“感谢法官来汕头开庭,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极大便利了我们打官司维权。”来自广东汕头的一起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件当事人陈某明说。
陈某明是某玩具恐龙系列外观设计专利权人,这种玩具产品因造型独特、外形别致而广受小朋友欢迎。陈某明发现,许某杨在某平台售卖该产品。经调查发现,许某杨大量销售的多款玩具,侵犯了陈某明6种专利权产品,陈某明遂起诉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要求停止侵权和赔偿经济损失。
立案后,6件案件被移送到谭卫东法官团队。谭卫东仔细了解案情,发现原、被告相同、诉求相近,决定合并审理。为方便当事人应诉,谭卫东决定到位于汕头市澄海区的汕头诉讼服务处开庭审理这批案件。
在法庭上,谭卫东组织双方当事人,对6件案件的涉案产品进行比对,很快就确认了专利侵权事实,遂判决许某杨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19万余元。
这是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利用知识产权远程诉讼服务平台,定分止争,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具体案例。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集中管辖广东全省除深圳以外的一审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为方便企业诉讼,该院先后在中山、东莞、佛山等地的高新区、特色产业集聚区设立巡回审判法庭或诉讼服务处,基本形成覆盖大湾区、辐射其他地市的跨区域远程诉讼服务体系。
目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已建成8个巡回审判法庭或诉讼服务处,除了不定期巡回审判外, 还提供远程立案、委托调解、远程接访、远程庭审、送法进企业等司法服务,已成为当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科技创新的靓丽名片。该改革经验还被写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在全国推广。
自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巡回审判法庭、诉讼服务处成立以来,共网上审查立案3.8万件,巡回审判300余次,接待来访1.1万人次。
■诉源治理,
让实质解纷畅通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重要抓手,而强化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相互衔接与资源互补,是知识产权“全链条”“大保护”工作格局的应有之意。
浙江赤心实业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是某电热水器“阀芯”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该产品在投入市场后,广受制造厂家认可。后赤心实业公司发现,宁波某电器公司未经许可,销售涉嫌侵权电热水龙头,宁波某电器公司是侵权产品监制,侵权产品的商标持有人又是广东某空调公司。
2022年10月,赤心实业公司将三家公司诉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请求判令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为快速化解纠纷,法院将案件流转至调解经验丰富的调解员黄丽芬律师手里调解。“经过多次沟通交流,我发现赤心实业公司主要诉求在于制止侵权行为,而宁波电器公司多次提到认可涉案‘阀芯’产品的优势,我觉得可以从促进双方合作的角度来调解。”黄丽芬说。
经多次协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三被告公司停止侵权,宁波电器公司采购赤心实业公司价值2500万元的产品。双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深入合作,仅用了20天。
这是该院充分利用调解资源,以多元解纷实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真实写照。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坚持将非诉机制挺在前面,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20年成立了驻院律师调解室,由执业律师担任调解员,以专业技能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去年以来,该院共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299件。
为进一步提升联合解纷效能和诉前调解成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还联合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驻院律师调解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广东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中心以驻院律师工作室为核心、23个特邀调解组织为抓手,整合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力量,采用“平台委派+特邀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积极从源头化解纠纷,打造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的广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