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上虞区法院召开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债权人会议。 姚恒超 摄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法治思维,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省委提出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探索出一条通过机制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显示,绍兴城市法治环境企业认可度居全国第二。
强化知产保护,为企业创新按下“快进键”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黄酒作为绍兴的“金名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生产销售假冒绍兴黄酒。
为惩治“傍名牌”“搭便车”等不正当竞争行为,2022年4月以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通区域、部门、院企壁垒,以“线上+线下”的模式,依托全市“共享法庭”、市县两级工商联企业家群、商会群等,开展在线咨询、案例推送、风险提示等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精准提供司法服务,构建起以“一体化保护、直通式服务”为核心的枫桥式“法护知产”协同保护模式,实现优商全链条、护企零距离。
纺织是绍兴的传统制造业,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纺织产品在柯桥轻纺城交易。花样图案是纺织品上独特的人文标识,具有重要附加值,也是引发版权纠纷的“重灾区”。如何克服肉眼海量精细比对的难题?
柯桥区人民法院主导开发全国首个“版权AI智审”系统,进行图片查重、精细审判,有效解决花样版权原创情况难查、创新程度难定、事实认定难断等痛点。目前,该系统已实案应用1325件,并由司法裁判端向市场治理端挺进,实现各类美术作品、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商标、外网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有效促进诉源治理、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助力绍兴市、柯桥区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市、示范县。
府院协同智破,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五洋建设涉全国各地债券投资人近千户,因资金困境停工引发大量欠款和农民工讨薪,债权人申报债权总额超百亿元。没有债权人提出异议,包括反向意见债权人,说明法院作出了契合民意的正确裁判。”五洋建设集团重整案妥处后,破产管理人感慨。
2022年4月29日,上虞区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强制批准五洋建设集团重整计划(草案)并终止重整程序,债权人合法权益得以公平保护,留守员工继续就业。
“破”解困局,“产”出生机。近五年来审结破产案件1229件,化解金融不良债权884亿元,盘活土地资源1.1万亩、厂房623.6万平方米,金盾系企业破产重整入选全国法院十大商事案件,绍兴“破产收回债务所需时间”优于世界银行评估最优值。
数字化改革为破产审判插上翅膀。2022年6月,由绍兴中院牵头研发的“企业破产一件事”数字改革应用在浙江省全面推广——
27类行政部门和46个金融机构入驻协同,628家管理人在线履职,140余个事项一网通办,风险预警、部门协同、履职监管一端集成,“立、审、执、破”一体化办案,多跨协同的全流程数字化破产办理模式,缩短了破产办理时间,该应用先后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主动优化服务,为企业发展送上“及时雨”
绍兴某建筑公司原是浙江一家建筑骨干企业,因受互保单位资金链断裂牵连,企业濒临破产。
经过两年不懈努力,该企业配合越城区人民法院处置涉案资产、主动履行债务、追收对外债权、参与重点项目竞标等,实现企业债务不断“瘦身”,主营业务持续强化,成功走出困境。企业转危为安的背后,是党委、政府、法院在法治轨道上合力挽救危困民营企业蹚出的一条“光明大道”。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关系营商环境”。绍兴法院积极推进综合治理执行难“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执行高频事项“一张清单、一门联审、一站办结”,当事人办理事项从原来平均1个月缩短至1天,从原来多部门往返到“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切实提高企业维权便捷度。同时,绍兴法院以深化府院良性互动为抓手,健全行政争议源头治理、风险预警、递进化解、晾晒督办、责任落实五大机制,有力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助推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新春伊始,绍兴中院紧扣浙江省委决策部署,出台《全市法院服务保障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意见》和两个配套文件,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七大“子环境”建设,制定21条优化提升意见、16条改革攻坚措施、10条无差别诉讼服务指引及“十个不准”负面清单,让企业放心循着明规则办事。
绍兴法院还建立“企呼我应、企呼我为”工作机制、构建院庭长常态化联络企业机制、企业紧急事态司法应对机制;开展“百名法官进千企”大走访活动,了解“企业想要什么”“法院能做什么”……找准司法服务企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高效服务企业需求,精准助力企业成长,让企业在古越大地如鱼得水。
“绍兴法院将牢牢把握‘让法治这一手真正硬起来’的要求,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让经营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绍兴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姚海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