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统筹资源、打造模式,凝聚共识、强化联动,以少年法庭为抓手,以提高审判质效为目标,以完善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充实审判力量为基础,以巩固审教成果为支点,针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的问题,精准推进工作措施,聚焦三个重点、完善三个机制、强化三项建设,十个到位,形成具有巴州特色的工作模式,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未成年犯罪案件逐年下降。
聚焦资源调配,完善责任机制,强化专业化未成年人保护能力建设
加强组织协调,领导责任到位。两级法院党组分别成立了少年审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党组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党组副书记、院长及各副院长、审委会专职委员等组成,成员包括研究室、审管办、刑庭、民庭、行政庭、立案庭负责人。领导小组认真履行对全州两级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调查研究、业务指导等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研究室,负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具体实施。各县市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和需要设立未成年人审判领导工作机制,同时,确定联络员负责日常事务和沟通联络。
重视干警专业素质,未成年人保护能力到位。组织全体干警深入研读“三法”。巴州两级法院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列入集中学习必学内容,分别组织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支部集中学习,由少年法庭组成人员进行解读。通过学习,全体员额法官进一步领会“三法”修订的意义和精髓,了解“三法”修改、增加的内容,为宣传好、使用好“三法”打好了理论基础。
加强未成年人审判组织建设,专业组织到位。巴州两级法院通过挂牌形式,设置巴州中院少年法庭和焉耆县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同时,通过组建合议庭方式设置少年法庭8个;两级法院共组建11支专门审判团队,选配政治觉悟高、审判经验丰富、法律知识深厚的55名法官,组成专门的少年审判合议庭,建立了青少年审判庭、青少年心理辅导室。针对未成年人审判的特殊性,邀请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20余名人民陪审员参与未成年人案件的陪审工作。如焉耆县人民法院在院内选定了专门审判场所,组建了由1名刑事审判法官+1名民事审判法官+1名行政审判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构成的审判团队,负责审理未成年人案件。
加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机制建设,归口管理到位。巴州中院党组落实自治区通知要求,对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关系密切的涉及未成年人的11类刑事、民事案件以及相关行政案件,明确划转少年法庭或审判团队审理。明确了两级法院少年法庭工作立审执协调制度,推进履职尽责,做好专门统计分析、做好回访帮教相关工作、强化司法救助、开展校园活动等十余项职责任务,实现归口管理。审判工作中采用“圆桌”方式审判、设置家事调解室,采取了一系列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具体措施。
聚焦主责主业,完善审判机制,强化立审执全流程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
妥善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到位。抓好诉前教育,消除其紧张对抗心理,促其讲清犯罪事实,认识犯罪原因和教训,帮助其确立改过自新的信心。坚持指定辩护制度,对没有委托或无能力委托辩护人的,依法为其指定辩护人,并在庭审过程中和裁判时充分考虑和尊重辩护律师的意见。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执法思想,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在学校、家庭、妇联、共青团和村、社区等的配合下,对少年罪犯进行思想教育,符合法律规定的,在量刑时原则上适用缓刑。做好庭后回访、案卷(信息)封存工作。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定期进行回访,对回访做到记录在案,全方位开展好帮教工作。深入落实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符合封存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档案,全部设置封存标志。巴州两级法院共为未成年人指定法律援助38次;轻罪记录封存36件。
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打击犯罪到位。巴州法院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不断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特别是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两级法院审理猥亵、侵害等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在审理中深入分析研判,针对案件呈现“熟人”作案、后果严重等特点,分别向社区、学校及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落实。
依法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案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到位。两级法院逐步深化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改革,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综合运用心理疏导、司法救助、诉讼教育引导等措施,依法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依法审结了当事人是未成年人或当事人中包含未成年人的民事案件347件,其中抚养纠纷253件,探视权纠纷7件。
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以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准则,充分尊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意愿进行判决。适用“自甘风险”条款审理“儿童在跆拳道对练中骨折”案,该案例入围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典型案例。
聚焦综合治理,完善联动机制,强化全链条未成年人保护格局建设
加强法官工作室建设,融入基层治理到位。在全州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驻点法官通过开设“家长法治课堂”等方式,与村、社区共同推进家长角色意识,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广泛开展涉未成年人的普法宣传,入户宣讲2300多场次,覆盖全州所有乡镇及学校。巴州两级法院结合“访惠聚”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等活动,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商业区、巴扎等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题宣传,保护未成年人等相关法律。在醒目处悬挂张贴标语450余份,制作发放宣传画册900余册、宣传资料3000余份,制作展板25面,受教育群众3500余人次。
加强部门联动,针对性保护到位。依靠党委领导、争取政府支持、凝聚社会合力,加强与公安、检察、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对接,落实“政法一条龙”机制、“社会一条龙”机制,推动形成“法庭+学校+家庭”的工作体系。在未成年人审判中推进柔性司法,加强人民法院调解工作,两级法院专门设置婚姻家事调解室,针对性开展调解工作。联合州检察院建立完善“一站式”办案机制操作指引,避免反复、不当询问给未成年被害人带来“二次伤害”,有效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全州两级法院建立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例库,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级法院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体,定期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回答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以案释法,增强群众参与度。
加强法治校园建设,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到位。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在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所在中学发放司法建议,并得到较好整改反馈,有力推进了教职工的法治教育、师德教育,以及在校学生性安全教育、法治思维教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学校开展法院公开日、模拟法庭等活动54场次。全州两级法院选派法治副校长15名,参与学校法治建设,到中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与青少年共度“六一”、针对性宣讲涉毒品、校园欺凌、故意伤害、电信诈骗等典型案件,去年以来组织活动112场、参与青少年30000余人次。
巴州中级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持续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宣传活动,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全面推进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不断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使未成年人在遭遇成长危机时,能够得到正确的生命自护、学校保护、家庭爱护和社会守护,发挥法院自身优势,以法润花季,用爱护成长,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