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力度……各地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下沉卫生资源 强化中医特色
一上班,村医孙莹就忙得脚不沾地。她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2020年本科毕业后,她来到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钱家庄子的中医特色村卫生室,除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给乡亲们带来了推拿、拔罐、艾灸、刮痧等中医药服务。
记者驱车到达乡镇卫生院,院所东侧有一栋独立建筑,上挂国医堂牌子。松柏镇卫生院院长葛平翠介绍,该卫生院担负着全镇37个行政村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急诊急救服务,去年又投资200万元建设了国医堂。
走在国医堂内,细数下来,共有中医体质辨识机、中频治疗仪、红外艾灸治疗仪等40余种设备器材,配有3名主治医师、2名兼职医师和3名护士,治疗脑出血后遗症、颈肩腰腿痛成效突出,就医人数增加了40%—50%,周边黄岛、诸城等地患者都慕名而来。“中医药在基层很受群众欢迎。”葛平翠说。
为推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五莲县构建起了县有康复医院、乡镇有“国医堂”、村居有中医特色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目前,全县12处乡镇卫生院全部建起了“国医堂”,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规范提供8类以上中医药服务;374个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占全县总数的82%,其中建成中心村卫生室24个,全部配备了血液分析仪、除颤仪和心电图机等设备。
卫生院条件日益改善,主治医师于祥龙也有了提升本领的想法。“这些年,有几个疑难杂症印象很深,治疗起来有难度,需要不断学习,切磋交流。”他说。
今年,五莲县组织了156名乡村医生参加全市集中培训,通过集中授课、现场答疑以及组织学员到技能实践中心、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实践练习等多样形式提升技能。现在,于祥龙带领4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了全镇2000多人,义务提供建档立卡、电话咨询、健康体检、上门诊疗等服务。
“我们同步开展线下集中宣传、签约和履约活动,协调推动高血压、糖尿病基层门诊用药保障向乡镇卫生院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延伸。”五莲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梅文日说,截至目前,全县高血压管理44584人,糖尿病管理17629人。
开展垃圾分类 共享绿色生活
吃过早饭,80岁的李瑾怀拎着两袋垃圾下了楼。刚出楼梯口,看到对面垃圾桶旁站有志愿者,老人快步迎了上去。
“这一袋是湿垃圾,有摘剩的豌豆苗、菠菜叶,还有几把苹果皮、石榴皮。你看,垃圾袋还是透明的,看得清清楚楚!”李瑾怀特意举高左手,打量一番,随即抬起右手,“这是干垃圾,全是这几天用的包装袋、塑料袋,完全按要求分的类。”
志愿者想搭把手,老人坚持靠前,将两袋垃圾依次投入干、湿桶内。“这点事我能做,你们够辛苦了。”
垃圾分类无小事,点点滴滴皆民生。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今年10月底,贵州贵阳在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百日攻坚”行动,推动“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转变,共创共享文明、自觉的绿色生活。
李瑾怀是白云区泉湖街道中航社区老住户,聊起垃圾分类,老人侃侃而谈。“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好垃圾分类,不仅保护土壤、水质和环境,种出的粮食也安全,是个良性循环。”
如今,仅是中航社区,垃圾投放点足足增加一倍,达到41处,实现楼栋全覆盖。“过去想的是怎么方便转运垃圾,现在重点考虑怎么方便居民投放垃圾。”中航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婷婷介绍,除了发传单、开坝坝会,社区还组建起35人的志愿服务队,以“一看二问三教”模式,提供敲门服务,提升垃圾分类精准化水平,“目前入户率达到100%,怎么分辨干垃圾、湿垃圾,基本不成问题。”
为响应生活垃圾分类“百日攻坚”行动,提高居民积极性、主动性,泉湖街道定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孩子来影响、带动、教授长辈进行垃圾分类。
“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定期开展‘变废为宝’‘招募环保小卫士’‘有奖竞答’等系列活动,在街道85个小区不间断宣传、指导、培训居民如何开展垃圾分类和投放。”泉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罗德红表示,目前辖区逐渐形成居民定点、定时投放垃圾,物业定人收集垃圾,湿垃圾收运单位定人、定车、定线路转运垃圾的闭环管理模式。“我们会立足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线上线下发力 传播健康知识
“不正确地使用眼睛,眼睛就会近视,要戴眼镜咯!”江西新余分宜县的寄宿制小学湖泽中心学校,“白大褂”健康宣讲团成员刘玮正在采用PPT和问答等多种形式,给全校70多名小朋友讲解爱眼、护眼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请小朋友演示自己平日里读书写字的姿势。
“这位小朋友靠桌子太近,眼睛快要趴在书本上了,眼睛很容易疲劳。”刘玮一边轻轻向后推动一位男生的身体,一边说,“正确的读写习惯,大家记住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新余市“白大褂”青年健康宣讲团是新余市卫健委在2021年6月成立的、由平均年龄33岁青年医护人员组成的专业健康宣讲队伍。他们把健康宣讲内容制成“菜单”,内容细化为11类78个专题,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健康宣讲内容。
翻开宣讲“菜单”,可以看到“白大褂”宣讲团针对老年人推出的《骨质疏松那些事》等课程;针对中小学生的《了解近视,“睛”彩有你》《儿童生长发育》等内容;针对疫情防控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战疫”故事》……截至目前,“白大褂”宣讲团已累计开展宣讲活动近百场。
“针对小朋友我们会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寄宿制的学生平日里较少有父母的监督,更需要自己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作为新余市人民医院的眼科医生,刘玮表示,能够加入宣讲团,把视觉健康的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很有意义。
最近一段时间,“白大褂”健康宣传团更多地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颐养之家,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线下健康宣讲,并组织医务人员到基层义诊,发挥方便和听众互动的优势,提高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而线上宣讲,受众范围更广,新余市采取医疗专家线上直播、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开展健康知识科普。
“大多数感冒药往往包含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如果将几种感冒药混着吃或加量吃,容易导致一种或几种成分过量。”在短视频平台,熊志勇结合案例向大家科普要慎用复方感冒药的知识。熊志勇是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今年他开始录制科普视频及线上直播,讲解儿童疾病预防、诊疗知识,颇受欢迎,平均每天浏览量超10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新余还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智慧医助”项目,通过语音外呼系统提供智能随访和数据采集服务,提醒提示居民开展健康体检、健康检测,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建议。多样化的科普宣教活动和医防措施,引导个人和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