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生活圈”催生新业态,让区域经济流动起来
2022-11-16 10:39:05 |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作者:郭海英
 

  进入9月,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试点满一周年。日前,商务部、财政部、文旅部、市场监管总局等10部门办公厅(室)公布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北京市有西城区、东城区和石景山区等三个区入选。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简称“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去年6月,商务部、财政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便民生活圈”在提升实体商业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业态和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满足即期消费,激发潜在消费。

  首批试点满周年和第二批试点启动,正是总结这项工作初步成效的一个时间节点。试点城市相关案例和数据显示,各地精准补建便民商业设施,便民新业态不断涌现,社区百货等实体零售业态显著增长。零售平台美团提供的数据显示,试点一年来,全国社区超市便利店的商家数量同比上升了34%,订单数同比增长了57%。试点地区的便民数字化程度更高,消费活力更旺盛,超市数量增速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产生了全国40%的即时零售订单。

  可以看到,城市实体零售催生出新业态,产生了可观的“乘数效应”。以即时零售为例,城市居民需要生活用品,可以随时在线上下单,外卖员骑电动车代替消费者“跑腿”,相当于以“我”为半径,扩大了便民生活圈的范围。即时零售辅以传统零售,消费者得以享受全时段、全品类的服务。

  此外,以前消费者习惯在电商平台买小众、低频商品。现在商家依平台数据补货,消费者也能买到原本社区超市不常见的商品,还不用等三天。消费习惯是不可逆的,随着本地供给日渐丰富,这种即时需求会越来越多。

  城市实体零售繁荣、丰富而个性化的商品、全天候在线和更具综合性的社区服务(社区团购自提、外卖平台上线“24小时便利店项目”等),承接了居民的多样性消费需求,激发了本地潜在生活消费,加速了城市实体零售的突破和转型,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消费恢复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大动能。

  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多元发展,为便民生活按下“加速键”。截至2021年年底,北京市共有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区超市)、早餐、家政、末端配送(快递柜)和便民维修等8类基本便民商业网点超过9万个,实现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全覆盖。

  2022年,北京市计划精准补建和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410个左右。到2025年,北京将落地超2000家国内外生活服务业品牌首店,培育超5万家生活服务业数字化门店,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生活服务体系。

  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让生活消费活跃起来,让区域经济流动起来,既是当前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促进消费恢复和拉动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从长远看,是要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全国“便民生活圈”首批试点一年来取得的积极成效,让我们对“便民生活圈”建设前景充满乐观期待。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