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9月10日中秋节当天,有不少店铺开始以低价甩卖月饼。一家大型超市只有一张小小的桌子摆放月饼,并且月饼种类单一,数量不多。原价128元的月饼,此时只需要19.9元。这个消息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月饼需要回归日常,二是月饼需要寻找未来或新的出路。
月饼的回归是指月饼要重新走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成为高端或“贵族食品”。这些年,商家通过各种努力把月饼打造成高端产品,一方面体现为高糖、高脂肪、高盐,另一方面则是精美绝伦的包装以及超乎寻常的价位。针对前者,一般情况下,月饼的糖含量高达45%-55%,油含量高达30%以上,盐含量也较高。因此,月饼也被称为“热量炸弹”,使得不少人包括一些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等不愿食用和品尝月饼。
至于后者,月饼原本属于大众食品,可是这些年却渐渐背离原意,成为送礼的“佳品”。更有甚者,一些月饼在兜兜转转之后又回到送礼者手中。由此,月饼的外包装也越来越精美,越来越炫目,而且价格也水涨船高。不过,这样的月饼也就是在送礼的那一瞬间满足几秒钟的观感,却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鉴于这些弊病,月饼回归日常也就成为必然。值得庆幸的是,月饼的过度包装问题首先得到了遏制。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落地实施后,今年的月饼较于往年的豪华包装有所改观。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单位共调查月饼商品达8000余个独立销售单位,月饼包装层数均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其中线上浏览的7191件商品、线下随机走访的12家店铺均未发现包装层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同时中消协消费维权志愿者也反馈未发现月饼包装层数超标的情况。
不过,这只是回归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月饼成为人们喜欢吃和愿意吃的食品,使月饼回归食物的本来属性。这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让月饼拥有长久的未来,不仅限于中秋节前后的时间,而是成为像茶歇一样的食品。
根据调查,每年中秋之后必然有月饼大量过剩,过剩的月饼有几种出路。一是回收再出售,许多零售商到月饼厂那里购买月饼,再将月饼送到乡下的集市去出售;二是发放福利,厂家回收卖不出去的月饼后,分发给厂里的员工们作为福利;三是就地销毁;四是用来喂猪;五是陈货旧用,把馅留下,来年再加外皮制成月饼重新出售。
这些处理月饼的方式既不利于健康,也是对物质、钱财和人力的极大浪费。因此,让月饼回归为一般的普通食品,是拯救月饼的最好方式。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从管理上看,需要像制定《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一样制定月饼的糖、脂肪和盐等的含量,如果不达标,不得上市售卖,让低糖、低脂肪、低盐的健康月饼占领市场。
其次,从商家和市场来看,要培养薄利多销和长销的机制,逐渐消除月饼暴利的土壤。现在月饼的成本上限通常不会超过11元/个。若是常见馅料,单个月饼的成本下限在3.5元。以一个月饼礼盒有6-8个月饼推算,制作的总成本在30-50元/盒,月饼的毛利率高达50%-60%。
市场是消费者培养的,应当以科学和健康的饮食观指导消费者,当观念产生变化后,就会以购买和食用低糖低脂低盐和普通价格的月饼为时尚,让暴利的高糖、高脂、高盐的月饼和过度包装的月饼没有市场。那时,月饼就会像人们消费其他小吃和点心一样,一年365天都可以食用,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月饼在中秋之后被浪费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