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中院打造医疗纠纷多元化解的眉山样本
2022-08-02 15:54:0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直面医疗纠纷这个矛盾尖锐、化解难度大的“硬骨头”,积极推进医疗纠纷的诉源治理,推动构建“保调赔防诉”新机制,打造医疗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的眉山样本,实现了党委政府、医疗机构、患方、保险公司、法院五方满意的效果。

  2022年,眉山法院推动构建“保调赔防诉”新机制,入选首届“四川法院改革创新奖”,入选最高法发布的《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2019—2021)》十大典型经验。

  急群众所急,直面医疗纠纷之“难”

  “我家端午节变清明节”——2020年端午节前,一则控诉医院的网络热帖,在眉山本地论坛上引发广泛关注。一8岁男童与奶奶在家食用了放在冰箱数日的凉拌番茄,因呕吐前往某医院儿科门诊就医。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胃炎,食物中毒?”,开具了健胃及抗感冒药物后,让回家观察。次日凌晨,男童病情加重,送到该医院急诊儿科,经抢救无效死亡。

  男童家属围到医院、市卫健委讨说法。眉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医调委)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调解员杨德荣介入,将纠纷现场从医院转移到市医调委处。经疏导,男童父母同意先尸检明确死因。

  尸检当天,一波又起。男童爷爷因不满医院情绪激动,在殡仪馆限制住医院工作人员不准离去。得知情况后,调解员杨德荣立即前往开展劝说,取得了男童亲属的信任,稳住了事态。

  之后,市医调委按程序进行司法鉴定和专家评估,特别就男童亲属最介怀的“误诊让病情加重”、“凉拌番茄放冰箱约10天”等,进行评估和解释,又组织医患双方多次在医调委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冷静下来,达成调解协议。一起重大医疗纠纷就此化解。

  此时,眉山“保调赔防诉”新机制已运行了半年,市医调委作为机制运行的核心,在高效化解医疗纠纷方面,正日渐赢得医患双方的高度认可。堵医院大门维权、拉横幅设灵堂等“医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医疗纠纷增多、医患矛盾激化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医疗纠纷专业性强、诉赔金额高,且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互相不信任,矛盾极易激化。”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辅导室主任樊俊介绍,眉山法院积极推动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市医调委的成立正是回应群众解决医疗纠纷之“难”,致力在医患双方之间架起一座平等沟通、和谐对话的桥梁。

  为群众省事,“五字诀”一站式解纷

  “认准一扇‘门’、一个‘人’,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地化解医疗纠纷”——“眉山实践”在医疗纠纷多元化解的考题单上,交上高分答卷。

  2019年底,在市委政法委主导下,眉山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卫健委联合出台《关于建立眉山市医疗纠纷第三方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统保相结合机制的方案》,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专业调解、司法保障的预防调处化解医疗纠纷的“保调赔防诉”新机制。

  “保”——全市统保。通过市场竞争性磋商方式确定保险公司作为全市医疗责任保险的共保体。全市累计保费2371.71万元,医疗机构总体参保率73.62%,为全市医疗机构提供超过10.09亿元风险保障。

  “调”——专业调解。利用保险佣金设立市医调委,在较远的仁寿、洪雅县设立工作站,为医患双方免费进行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责任评估,配备专业的医学专家库和法学专家库,在公开透明确定医疗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赔——调完即赔。医疗纠纷调解成功后,以调解结果为依据,由参与统保的保险公司快速理赔。两年来,保险公司累计已为全市医疗机构支付医责险理赔款523.59万元。

  防——防控风险。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术前见证制度,开展风险防范培训,从源头上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诉——诉调对接。建立法官联络制度,建立医疗纠纷委派、委托、邀请调解制度,加强调解成果的司法保护。建立医疗纠纷巡回审判制度,以案释法、以案代训。

  “开始调解后,调解员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取证,并会同赔处中心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形成初步的调解处理意见。调解成功达成协议后,即进入保险理赔程序。而调解不成的,则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市医调委主任杨德荣介绍,市医调委设有专业调解室、巡回审判庭、法官工作室,专家鉴定、纠纷调解、保险理赔、诉讼裁判等服务一应俱全,一件医疗纠纷的调解全程均可以在医调委完成,当事人进了医调委大门,认准案件的调解员即可。

  市医调委会成立两年,受理全市范围内医疗纠纷140件,调解成功率达92.86%,司法确认13件,医患双方满意率达到100%,收到锦旗近30面……亮眼的成绩单见证了“保调赔防诉”五字诀的实效。

  赢群众认可,优化解纷中的法院“能量”

  “我调了很多纠纷,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医患双方同时送锦旗。”市医调委调解员王绍明介绍,他曾顺利调好一起涉患者死亡的重大医疗纠纷,其中重要的“法宝”就是与法院的无缝对接。

  90岁肖老伯因咳嗽到医院就医照胸片时,因护工过失不慎摔倒,次日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众多且情绪非常激动,调解之初,多次质疑调解是不是“和稀泥”、“为医院跑腿”。

  王绍明给肖老伯亲属服下“定心丸”:达成调解协议可当即在医调委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保证法律效力。王绍明还找到市医调委的联络法官,结合评估结果和法官指导,向亲属释明赔付标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医院一次性赔偿相关费用60000元。双方共同向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纠纷至此圆满化解。

  在“保调赔防诉”机制中,法院作为组织建设的推动者,调解工作的指导者、合作者,机制长效运行的保障者,承担着“让医患双方信得过、让纠纷化解效力保得牢”的重要角色。

  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医疗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明确法院应积极通过立案前委派、立案后委托、诉中邀请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医调委化解医疗纠纷的优势。对于医患双方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运用“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合同效力”等,保障医疗纠纷的调解成果,及时固定协议效力。同时,加强“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网络平台的运用,为矛盾化解提供更多便利。

  “2020年、2021年,全市法院受理的一审医疗纠纷案件分别仅为19件、13件。”眉山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夏成刚介绍,下一步,眉山法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同市医调委及调解工作站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衔接,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研讨会的方式,对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的新问题及时研究,统一裁判标准,及时总结经验,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医疗纠纷进行巡回审判。“当前,眉山已有239个专业性调解组织,眉山法院还会继续探索创新,让多元解纷‘眉山经验’在各行各业释放更多能量。”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