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马丁烨)三岔河人民法庭,成立于1955年,作为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坐落于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夫余国,位于扶余市城区,负责5个乡镇民事案件的审理,与广大群众,接触广泛、联系密切。
打造专业化的暖心“家事课堂”
在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中,原告王某以双方感情破裂,再无和好的可能为由,向扶余法院申请离婚。
结合多年审判经验,案件承办法官和驻庭人民调解员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耐心细致地与其沟通,告诫他们“姚某,你身为一家之主,应承担起家庭责任,对你的妻子孩子,应当呵护关爱;王某,你要体谅丈夫在外面赚钱养家的辛苦,孩子还小,只有家庭有爱,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经过一番交谈,双方当事人都作出了让步,申请人王某表示是自己过于冲动,不该一气之下就闹离婚;姚某也称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多关心妻子和女儿。最终,王某同意撤销离婚申请,与姚某和好如初,一场离婚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在多变的案情中,保持不变的初心
“法官同志,马上就要过年了,我跟其他农民工兄弟的工程款,还请您一定要帮我们想个办法呀”!一位农民工握着法官的手激动地说。
原来,在这起涉农民工薪资纠纷案件中,2017年,被告雇佣包括原告在内的农民工23人建设日光温室,原被告双方约定人工费分三次结算,而工程结束后,被告却只支付了部分工资款,尚欠原告以及其他工人工资15万元。
三岔河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考虑到原被告双方的争议焦点,决定进行庭前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就原被告双方之间的争议点耐心梳理,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式。最终被告与23名农民工分别达成调解协议,在春节来临之际,给23名农民工朋友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找准案件切入点,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王某与李某是多年好友。2015年4月,被告李某因急需用钱向原告王某借款4万元,基于对二人友情的信任,王某在银行贷款5万元,将贷款中4万元借给了被告李某。谁知到偿还期限时,李某却一再失信,一气之下,王某将李某诉至扶余法院。在了解到双方是多年好友后,承办法官准备从维护二人友情的角度入手,对该案进行庭前调解。
“你们两个人本是朋友,当初原告借给你钱时,是基于对双方友情的信任,我相信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难处,但是千万不要因为金钱,辜负了朋友对你的信任……”
在反复释法说理、循循善诱后,被告李某听从了法官的建议,表示愿意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欠款,双方达成一致,案件成功调解,友谊得以延续。
2022年1月至今,扶余法院三岔河人民法庭案件调撤率已达80%,法官平均结案率达到77.39%,真正做到了把人民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当做自己的家里事,做到了把脚步迈在践行司法为民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