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热土上走好群众路线
——遵义中院推动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2022-05-07 09:18:2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万亿 钟明志 张鹏
 

  “哎,这书好!这两天我正想看法律书籍咧!”一位戴着黑框眼镜、迷彩军帽的老人高兴地接过法庭干警手中的宣传手册,站在街道边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时不时还跟旁边的人介绍两句。渐渐,这家悬挂着“明德遵法进农家”横幅的五金店门口,群众越来越多,大家咨询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是近日,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镇南人民法庭利用当地赶集日,开展“明德遵法进农家”活动的现场。近年来,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贯彻强基导向,以“明德遵法进农家”活动为载体,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持续推动人民法庭全面高质量发展。

  一张蓝图统筹谋划

  遵义中院党组高度重视人民法庭工作,根据不同时期任务要求,接续推进“四好法庭”“司法文明形象示范法庭”“新时代新典范法庭”建设。该院相继制定多个法庭建设意见,系统谋划部署法庭“创建、巩固、提升”工作,不断升级法庭建设理念。抓实资金投入,先后投入2.3亿元,新建或改扩建法庭79个,更新信息化基础设施,购置标准化安保设备,不断夯实法庭硬件基础。院领导定点联系法庭,到法庭蹲点调研,了解掌握一线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基层具体问题。

  为顺应发展趋势,遵义中院逐步完善符合法庭工作规律的专项考核制度,目前已形成覆盖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审判业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5个方面的系统性考核标准。同时,该院每年召开全市人民法庭工作会,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激励先进;每年开展法庭创建和验收工作,以定期验收、随机暗访、动态抽查等方式,推动示范法庭创建落地落实。

  一以贯之司法为民

  按照司法便民利民原则,遵义中院不断优化人民法庭布局,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构建四级诉讼服务网络。全市法院形成79个法庭诉讼服务窗口、181个法官工作站、113个法官工作点、1865名诉讼服务联络员为主体的诉讼服务网络,为当地群众提供接收诉状、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审理等“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化解、一体化解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造专业化人民法庭。围绕“两河两带”设立赤水河流域保护、乌江河流域保护、茅台特殊环境保护、湄潭茶产业环境保护等7个环保法庭,将全市绿水青山、红色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村落保护全部纳入司法管辖体系,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强化司法为民效果。在全市224个乡镇邮政所挂牌成立“法院立案邮政便民服务中心”,就近为群众办理立案业务。推行“分调裁执”一站式解纷试点,启动要素式审判方式改革,让公平正义更快实现。2021年,全市人民法庭结案46218件,当庭裁判率为52.6%,诉前调解13590件。

  一体融入治理格局

  遵义中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巩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前沿阵地。

  为加快推进诉源治理,遵义中院以“明德遵法进农家”活动为载体,深化“司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模式,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协助打造无讼村居,创新开展普法宣传,形成“法官磕子匠”“寨管家”“数字门牌+纠纷网格民调系统+普法微学堂”等普法品牌和智慧服务模式。

  目前,遵义全市人民法庭聘请了1377名特邀调解员,已实现特邀调解员进驻人民法庭全面覆盖,并组建了“法官+诉讼服务联络员+人民调解员”的网格化纠纷预防调处团队,搭建商事、仲裁、律师等专业化、行业性调解平台,为群众提供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多元解纷服务。

  一抓到底队伍建设

  遵义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遵义中院狠抓人民法庭队伍建设,让红色基因在法庭干警血脉中流动,打造素质过硬的新时代法庭队伍。

  把“支部建在庭上”,就是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遵义中院吸纳法庭所在地红色资源优势,与当地社区(村组)支部联合创建支部品牌,厚植法治文化,同时通过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把人民法庭的党建优势转化为工作实效。

  同时,该院出台加强纪律作风规定,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严厉查处“年底不立案”等顽瘴痼疾,常态化开展专项审务督察,用法庭的风清气正换来基层群众的良好口碑。通过积极开展“大练兵”活动,遵义中院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增强法庭干警群众工作能力,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向法庭庭长倾斜,让人民法庭成为年轻干警的锻炼基地、骨干力量的培养平台、领导干部的成长摇篮。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