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政法英模|包津燕:脚上沾着泥土 心中装满深情
2022-04-20 10:51:28 |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法庭之上,国徽之下,有一位这样的人民法官,她用信仰守护心中天平,用初心维护公平正义。她是包津燕,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北塘中关村中心法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作为一名20年党龄,30多年审判实践的女法官,包津燕深深体会到:想当好法官,就要有一颗为民心。

  包津燕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一起司法案件中。自1990年7月参加工作,她扎根审判一线,从法庭的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到副庭长、庭长,一路学习成长到今天,曾荣获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扶危济困的“包姐”

  与包津燕接触过的人,都不会忘记她那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包姐”是无数当事人对她最亲切的称呼,也是无数人的心灵驿站。有一个案件的当事人由于毁容,丈夫离她而去,一度失去生活信心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十年间,每当失意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包津燕倾诉。每次,“包姐”无论多忙,无论几点,都会耐心地听她说完,“包姐是能够倾诉的那个人”。

  “妇女、儿童、老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爱与呵护。我也为人母、为人女,将心比心。”这是包津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曾审理过一名体弱多病、无儿无女七旬老太太的离婚案,调解失败,原告坚持离婚,老人无奈只好同意离婚。“如果只是简单下判决,很容易,但我心理过不去那个坎儿,大娘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包津燕无奈地摇摇头,“每个案件,我都尽力调解,哪怕写好判决书,我还想最后再试一试。但有的时候确实感觉力不从心,如果实在调解不了,也只能想想怎么才能权衡好。”为了安置好老人接下来的生活,包津燕反复给大爷作思想工作,最后,大爷提供了一笔足额的生活费,将老太太送到养老院,让她安度晚年。

  爱跑现场的“包姐”

  熟悉包津燕的人都知道,平时去法庭找她,不太容易找得到,“她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她现在的法官助理白海戎开玩笑地说。

  2010年,还在滨海法庭的包津燕审理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这起案件丰富了调解手段,创新了调解方式,让她也彻底转换了调解思路。原、被告两家承包地相邻,又是同村邻居,关系一直十分融洽,但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让两家人红了脸。

  那年夏天,被告在自家高粱地喷洒除草剂时,正赶上刮起东南风,除草剂不免刮到了原告的棉田,导致棉花减产。几经交涉无果,原告起诉,要求被告赔偿损失25000元。“眼看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如果耽误了采摘,双方损失将会进一步扩大,一定要尽快解决纠纷。”这是包津燕闪过的第一个念头。由于棉花的减产量无法确定,同时面临长时间的鉴定周期以及高额的鉴定费,原告表示无法承受。包津燕二话不说,请来了农委和农林局的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到受损的棉田查看减产情况,随后组织双方到村委会调解。由于双方始终无法对减产量达成一致意见,她最终打破“损失多少赔多少”的常规调解模式,提出将受损的30亩棉花全部归被告采收,并由被告给付原告30亩棉花款的调解方案。由于双方都是棉花种植户,对于30亩棉花,在正常情况下的收成,心中自然有数,此方案使原、被告顺利达成了调解,并在短短几天内履行完毕,两家人又重归于好。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何况我们是法律的维护者,女法官具有与生俱来的温柔和善良,要更加耐心、细心,通过审理的每一件案件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包津燕说。

  这么多年来,包津燕的脚步遍及了全国各地。山东人老孙借了10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自卸车运土方挣钱,可没想到,债没还清就出了事故。作为事故主责一方,他被对方告到了法院要求赔偿。老孙想着自己无权无势又是外乡人,觉得法院肯定判决自己赔钱,吓得他索性躲回山东老家,拒不参加庭审。包津燕接手案件后,立即启程前往山东,辗转找到老孙。

  见面之后,包津燕一句“老孙大哥”,让老孙又是意外又是感动,顿时对这位和蔼的女法官有了亲近感。攀谈中,包津燕得知,老孙的家庭负担很重,上有80多岁的老娘,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媳妇身体还不好,日子过的很艰难,这让包津燕唏嘘不已,她一边耐心地听着老孙的诉说,又细致地释理说法,在她的反复工作之下,老孙终于同意回津参加庭审。但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得知自己将要承担13万元的赔偿后,他一时又无法接受这个结果。随即,老孙表示自己没有钱,惟一能换钱的就是这辆车,便提议用车抵债。

  包津燕首先说服原告同意老孙先赔3万元,剩下的分期赔偿,然后找到老孙,为他算了一笔账,“你要以车抵债,看上去好像不用借钱了,可以后的日子靠啥过呢?再借十万块去买辆车?那不是难上加难吗。如果你借些钱,把车提出来投入运营,至少以后还有过好日子的希望呀!”入情入理的分析听得老孙点头称是,最终想办法凑齐了首期赔偿款。

  追本溯源的“包姐”

  2016年3月,包津燕离开了奋斗了17年的滨海法庭,来到了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正巧赶上庭里梳理案件,其中有一件十分棘手的继承纠纷,这个案件分别由津沪三家法院移送过来合并审理,继承人涉及新西兰、日本、香港等地居民,其中除了被继承人的父母以外,还涉及经过内地登记结婚或境外注册结婚的配偶三人,婚生子一名、继子一名,另外有两名非婚生子女。被继承人的遗产仅已知的就分布于京、津、沪、鲁四地,二十多套房产,市值高达上亿元,此外还涉及公司、投资以及海外资产等财产,案情十分复杂,案卷装了满满三大箱子。当时庭里都是年轻的法官,经验不足,于是包津燕主动请缨,但此时案件审限已不足俩月。为了熟悉案件,那段时间她通宵达旦地阅卷、整理卷宗、梳理遗产线索、核实财产,找当事人和曾经的承办人了解情况,将各种程序理顺。

  当事人除了被继承人的父母在本地,其余均在外地,尤其在国外的当事人,来回一趟要花上几万元的费用,为了不让当事人多跑路,包津燕组建了微信群,在庭前做好充足准备,随后用两天的时间将该案庭审完毕,实现了让当事人只跑一趟的承诺。

  开拓创新的“包姐”

  2017年,包津燕转战专业审理知识产权的北塘中关村中心法庭,截至2020年,共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10件,每年结案近400件,结案率达95%,调解结案率达70%以上。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北塘中关村科技园中心法庭案件涉及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互联网电视及影视剧盗播、知名文学作品网络侵权、国内外知名品牌及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负责滨海新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几年里,她一如既往地恪守笃信法治、敬畏法律的信条,几年间审理的千余起案件均得到各方的高度认可。“我也挺怵头的,审了这么多年的民事案子,突然要审知识产权类案件,感觉像跨界了一样!”她不惧年龄大的劣势,认真钻研知产审判业务,在案件审理中积极探索调解规律,创新调解思路,完善调解方式,以调解促合作促发展,妥善化解了大量知识产权领域的矛盾纠纷,为保护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有很多文化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情况多。“网络已成为知识产权侵权的高发地,线上侵权行为更易实施、更隐蔽、更复杂。”包津燕肯定地说,“无论知产案件如何变化,回归本源,落实精细化审判才是基础。”今年年初,园内一家公司的作品受到侵权,向北塘中关村科技园中心法庭提起诉讼。由于作品发布在网上,传播阅读量大,侵权行为晚一天处理都会给权利人带来更大损失。“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证据材料多,取证时间、审理时间相对较长。侵权人往往就是利用这个时间段,通过降低注册资本,走破产程序等手段逃避法律责任。”包津燕介绍到。作为原告方,中文在线知识产权事业部总经理张元胄表示,“他是经常不断地变换身份,变成一个我们没有办法再追溯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们一开始诉的时候, 也是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的。”

  为了让权利人的义务及时得到维护,包津燕和团队加班加点分析案情、梳理问题。主攻民事案件的包津燕一边自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一边向专家请教、反复研究。把案件的平均审理时限从半年压缩到了50天,及时遏制了侵权行为,权利人也及时地获得了相应的赔偿。滨海新区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90%以上是网络侵权案件,当事人多在异地,诉讼成本高,为此,包津燕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审判机制,在院里大力支持下,打造在线庭审新模式,建立起全市第一家互联网在线庭审诉讼平台,并在全市推行。

  提起“互联网在线庭审”,包津燕感触颇深。“近年来,滨海新区法院所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网络侵权案件,且当事人多在异地,诉讼成本较高。管辖区域内的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审判效率有着较高期待,从而对审判效率提高形成较大压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摆在了她面前。“我当时心急如焚,怎么办?唯有借鉴、唯有创新、唯有突破。”包津燕介绍,在滨海新区法院党组的支持下,她带队到北京、杭州学习先进经验,率先运用互联网在线庭审方式审理涉网知识产权案件,建立起我市第一家“互联网在线庭审”诉讼平台,形成和完善了滨海新区法院特色的互联网在线庭审规则,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近3年来,滨海新区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占到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将滨海新区作为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

  “包庭在工作中特别地拼,平均的下班时间每天怎么也得到晚上9点,每天都这样。” 白海戎感慨,“跟着包庭,亲身经历审判工作的全过程,更加深刻的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真可谓受益匪浅。”

  “加班不是个好习惯,可是判决就要一口气写完,要不然灵感就没了,有次为了个判决,我三天三夜住在单位没回家。”包津燕就是这样一位执着狂热的法律人,为了案件立得稳,加班连轴、学无止境;为了证据确凿,风餐露宿,长途奔波;为了公平正义,废寝忘食也要拼尽全力。

  2020年3月,在一起知名车企所涉及的“拼装车”出口侵害商标权案件中,国内尚未有先例性判决,包津燕立足审判实践,多方查找资料、审慎分析论证,通过引用新思路,有效界定了二手汽车商标权保护的范围,取得了高质量审判效果。

  “我和包青天五百年前可是一家,咱这当不了‘青天’,怎么也得使使劲当个好法官!”包津燕说。现在,她依然奋斗在审判工作一线,用责任与担当在法官这条路上继续书写人生。


责任编辑: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