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春日,姹紫嫣红。走进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一家家中小微企业开足马力,发展势头良好。这一欣欣向荣场面的背后,凝聚着汉阳区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积极创新小切口服务举措的大智慧。
多元解纷+便利举措降低企业诉讼成本
汉阳区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汉阳实践,推动区委建成武汉市首家由党委、政府主导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并派法官团队进驻该中心,开展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工作,推动更多涉企纠纷源头化解、诉前化解。
“没想到这么多纠纷居然能一次性达成调解,不仅帮我们回笼了资金,更让我们提振了信心!”21件物业纠纷案件的原告某物业公司激动地说。原告系某小区第一家物业公司,提供了1年物业服务后退场。后续该小区陆续更换了3家物业公司,部分业主将之前欠缴的物业费交给了后续物业公司。今年3月,原告向业主追缴物业费未果,将业主和后续3家物业公司诉至法院。
汉阳区法院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法官团队指导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开展诉前调解,推动21件案件当场达成调解,还促成原告将其他30件纠纷参照此调解方案顺利协商解决。
这是汉阳区法院推动涉企纠纷多元化解的一个缩影。汉阳区法院先后联合湖北省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汉阳区总工会、琴台公证处、汉阳区工商联等机构搭建6个涉企纠纷专业调解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渠道。2021年以来,成功将3300余起涉企纠纷化解在诉前。
除此之外,汉阳区法院不断优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以武汉法院诉讼服务十项便民举措为牵引,全面推行立案、调解、诉讼缴退费、庭审等诉讼事务线上办理。2021年以来,网上立案12000余件,网上立案率达78%,平均办理用时1天;试点破产债权争议诉讼收费“100”项目,累计为破产企业债权人节约诉讼费400余万元……汉阳区法院的一系列小切口举措,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优质便捷的诉讼服务。
繁简分流+专项行动提升涉企案件效率
公正高效化解涉企纠纷是市场主体的殷切期盼,更是武汉法院“服务效能提升年”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汉阳区法院整合民商事审判资源,进一步优化人案配比,形成更有利于促进营商环境工作的办案机制;深化涉企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小额诉讼+简易程序”适用率,推行要素式、门诊式简化庭审和令状式、表格式简式文书,全面提升涉企案件效率。今年以来,该院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46天,同比缩短16天。
“本次会议表决事项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70.29%,表决事项通过。”3月15日,武汉某中小微公司破产清算案的债权审查报告和财产管理方案,在京东“ME”平台线上表决通过。这是汉阳区法院首次适用破产案件简化审理方式的一起“执转破”案件,由一名法官独任审理,采取并联破产事项、简化审理流程、线上召开债权人会议等方式,全方位缩短审理期限,推动“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今年3月,汉阳区法院启动为期4个月的涉中小微企业案件专项执行行动,通过采取案件筛查、财产线索收集、评估拍卖清理等十项举措,着力在春节后返岗复工与疫情防控下复工达产的叠加期,通过集中执行保障案款及时兑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正向激励+负面清单
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太感谢法院了!这种以租抵债的方法不仅帮我保住了厂子,还让我有了偿还欠款的能力。”湖北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激动地说。
在申请执行人李某等29人与被执行人湖北某公司执行案中,该公司银行账户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处于停业状态。汉阳区法院经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提出以租抵债的方式帮助被执行公司破解困境,把该公司空置的厂房和机器设备出租,以租金偿还债务。这一方案既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尽快兑现,又为被执行企业留存发展生机。截至目前,被执行企业已从租金中提取1300余万元用以履行执行义务。
汉阳区法院在涉企案件执行中探索出“敦促+激励”“评估+和解”“限高+惩戒”的“三步法”,对主动履行义务的企业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为诚信企业在经营发展、授信融资中扫除信用障碍;对评估发现存在资金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坚持缓立案保发展、缓保全保经营、缓执行保生存,最大限度维护企业经营发展。2021年8月,推行自动履行正向激励以来,678件涉企案件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到位金额2.2亿元。
除了正向激励,汉阳区法院还研究制定涉企案件执行9条“负面清单”,从执行立案、财产查控、财产处置、失信惩戒、终本案件管理等方面对执行措施作出禁止性规定,为审慎采取司法措施提供指引,切实把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