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之所以能成为一届绿色、包容、开放、清洁的冬奥会,与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密不可分
“微火”成为冬奥主火炬、“绿电”点亮冬奥场馆、新型制冰技术打造“最快的冰”、临时设施拆除后仍能重复利用……北京冬奥会坚持绿色办奥理念,不仅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起新的标杆,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
“绿色办奥”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北京冬奥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北京冬奥组委全面兑现申办时作出的可持续性承诺,落实可持续性政策,制定实施可持续性计划,创新建立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充分运用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制度优势等多重力量,北京冬奥会所有比赛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奥运会“碳中和”。这不仅增强了中国推进“双碳”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更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绿色办奥实践、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巨大成功。
绿色办奥离不开科技创新托举。由绿色金融支持建设的清洁能源供电工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每年可向北京输送的电量约占北京全市用电总量的1/10,直接满足北京、延庆两个冬奥赛区场馆用电需求。该供电工程还创下12项世界第一,有效解决了张北地区绿色电力“并不上”“送不出”“难消纳”三大难题,每年节约标准煤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北京冬奥会之所以能成为一届绿色、包容、开放、清洁的冬奥会,与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密不可分。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也见证中国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的蓬勃前景。
绿色办奥彰显绿色金融力量。绿色金融贯穿冬奥会筹办举办的全过程,从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角度为场地建设和运营提供支持。例如中国金融机构累计为冬奥场馆及多个地区的冬奥冰雪项目提供绿色信贷、授信服务至少600亿元。又如利用碳金融机制,北京和张家口两地政府将林业碳汇捐赠北京冬奥会,积极支持北京冬奥会碳中和工作;再如,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冰雪+”产业经济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一系列实践表明,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北京冬奥会在筹办过程中不仅严格实施低碳管理,还首次将奥运竞技+绿色科技+区域化+产业文化+脱贫攻坚巧妙融为一体,创造大量绿色奥运遗产。比如,张家口市的比赛场馆,赛后将打造成为冰雪娱乐中心和避暑旅游胜地,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升级和群众致富;首钢园区也以冬奥会为契机转型升级,由先前的工业遗址转型为一个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城市地标。这些创举,已成为奥运会与城市低碳融合发展的经典案例。
国际人士评价:“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北京冬奥会将是面向未来的重要里程碑。”绿色奥运的中国实践,对通过绿色投融资低成本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北京冬奥会出发,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必将进一步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