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2022-02-08 14:12:32 | 来源:河北新闻网 | 作者:朱松
 

  看着自家刚刚盖好的新房,想起前段时间报建的经历,文昌市文教镇立新村村民符清表示非常满意。不久前,在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代办人员的指导下,符清通过农房报建“零跑动”系统,花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办完了以前需要几个月才能办好的手续,整个过程基本“不用跑来跑去”。(人民网)

  “好马配好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匹配高质量的服务。群众办事情,不单单要看结果,还要看态度、看方法。而办事的“体验感”,也是群众幸福感的重大支撑。服务“在路上”,不如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网络信息时代,为群众带去方便、快捷、畅通、高效的办事新体验。

  梳理为民“任务表”,交出服务“成绩单”。提升党员干部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和担当,要干出群众满意的服务,一成不变“等上门”、止步不前“坐班制”、按兵不动“网格化”,群众都会感受不到服务“在身边”,更感受不到幸福的“质感”。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能够依托数据“赋能”,既要在群众“找上门”的时候“马上办”,也要在群众需要的时候“送上门”去“贴心办”,同时,要依托网络数据信息的共建、共享平台,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省去群众来回跑的糟心、反复跑的闹心,让群众办事省心、顺心。

  让数据“跑得快”,还需思想“放得开”。干部为群众办事情,按部就班自然是不容易出错的,以“常规操作”去完成“规定动作”,也就挑不出什么纰漏出来。然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零距离”的服务方式能够拉近关系,依然要沉下去、留下来,“驻村干部”“驻企专员”提供“保姆式”“陪伴式”的服务,同时,也必须要从“线下”到“线上”,从“面对面”到“云见面”,从“趾间”到“指尖”,不断的拓宽服务的平台和载体,也才能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中,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政务服务。

  用好考核“风向标”,让为民“干得好”。既定任务完成的情况好不好,群众问题解决得实不实,当然是考核的“指标”。然而,注重服务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这是缺一不可的,既要注重服务群众马上办的“温度”,也要提升办得好的“力度”。完成了基本的任务,只能算是“及格”,要真正评得上“优秀”,必须要引入群众的“好差评”,从而促进部门联动机制的建立,倒逼政务服务在精简高效上下功夫,在简化手续、优化流程上花力气,从资源节约率、办事时效性,以及“网上办”“跨省通办”“预约办”“24小时延时服务”等平台上做实功夫。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