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激活第二课堂
2022-02-08 10:51:38 | 来源:广州日报 | 作者:练洪洋
 

  每周二下午,在署前路小学的操场上,舞狮的锣鼓声此起彼伏。据参与此项活动的广东醒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介绍,如今广州像署前路小学这样开展醒狮进校园活动的学校已有176所,当中包含了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

  “双减”政策之下,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谁来“占领”这些时间,让学生课余时间的效用最大化呢?醒狮进校园无疑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学校第二课堂的一次新探索、新尝试。除了醒狮,粤剧、武术等优秀传统文化也纷纷走下舞台、走入校园,与中小学生来个亲密接触,在学生中“圈粉”。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用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成长之路,意义重大且深远。将优秀传统文化送进校园,在学生中传播,是一个双赢举措。

  于传统文化而言,想要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就必须重视“圈粉”、培养“铁粉”,让年轻一代认识、了解,然后接受、喜欢。有了群众基础,传统文化传承才有底气;群众基础有多雄厚,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在岭南传统戏曲中,为何潮剧表现突出?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坚持走基层路线,不断培养新生代戏迷。醒狮进校园,学生们不但认识了醒狮文化,还附带了解了传统民乐、传统美术。耳濡目染、春风化雨,孩子们就会慢慢喜欢上醒狮。可以说,传统文化每吸引一名学生,都是在为自己未来发展拓宽一寸空间。

  于学生而言,用优秀传统文化解锁“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将带来多重改变。“双减政策”的初衷就是将孩子们从学科作业和校外培训的“重围”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锻炼身体、培养兴趣、发展爱好、发挥特长,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双减”之后,谁来补位?这是许多家长所担心的,也是不少学校头疼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无疑是一个重要选项,尤其像醒狮进校园。一方面,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舞狮是一项强度较大的运动,对参与者而言,一场狮舞下来,不亚于跑一两千米,对提高学生体质是其他项目难以比肩的。另一方面,学生的精神得到了熏陶。零距离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真实感受文化之美,让他们终身受益。

  万事开头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将传统文化局限于“表演”,流于表面化,忽视了精神内核与深层意义的发掘;推动过程中系统性有待加强;地域特色有待挖掘,岭南传统文化传承地域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地方特色有待得到进一步彰显等等。传统文化进校园,不只是为了好玩,还要玩出更高境界,期待有更多收获,因此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文旅部门,都有必要重视此项工作。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