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海南一号”卫星项目4颗光学卫星从三亚启程,计划于近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择机发射。
“海南一号”卫星项目副总设计师王雷介绍,“海南一号”卫星项目包含4颗星,它们分别是海南一号01星、02星,文昌一号01星、02星,是集对地遥感和船舶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采集为一体的微小卫星,主要是针对海南及环省海域进行遥感成像。其中,海南一号01星最大特点是可以进行星上图像处理,“通过星内搭载的计算模块,星上就可以识别所摄舰船,数据下传时不用传整个影像,这将极大增加数据传输效率”。
王雷说,卫星发射入轨后,通过4颗星的组网观测,每天都可获取大量海南及周边区域的卫星遥感数据,可对海南岛及其管辖海域提供全方位业务化动态观测。可以保障海南在自然资源、农业、林业、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航运、海上应急搜救和渔业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空间数据需求。
作为海南卫星星座的首期卫星,四颗光学卫星的出征,意味着海南“专属”的卫星星座组建进入实质性阶段。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执行院长、海南卫星星座项目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天梁介绍,海南卫星星座规划十颗卫星,由“海南一号”四颗光学卫星、“文昌一号”两颗光学卫星、“三亚一号”两颗高光谱卫星和“三沙一号”两颗SAR(合成孔径雷达)系列卫星组成。
杨天梁说,通过该星座,可获得海南及其周边快速观测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准确、快速响应。同时,海南卫星星座的建成有助于中国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海上资源勘探、海洋动态监测等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投资和经济活动提供科技支撑。
“海南一号”卫星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认为,如果卫星能够成功发射,将标志着海南已经具有了卫星设计和研制能力,也将进一步促进海南卫星数据在自然资源、农业、林业、海洋环境、海洋航运、海上应急搜救和渔业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广泛应用,进而在海南打造一个集卫星设计、组装、发射、接收、处理、应用于一体的完整的商业航天生态产业链,实现项目组提出的“海南星,海南造,海南发,海南用,创出一条海南商业航天发展之路”目标。
徐冠华建议,海南卫星星座除了要为海南省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域提供数据服务,更要面向全国、全球提供数据共享与服务,这不仅符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化的定位,也能充分体现海南卫星服务全球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