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使者” 纠纷“克星”
——记陕西绥德县法院特邀调解员王禄锦
2021-12-14 10:02:4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辉
 

  图为王禄锦(右三)调解一起因车辆修理服务合同引发的纠纷。资料图片

  王禄锦是陕西省绥德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特邀调解员。1991年至今,他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调解协议履行率达100%。

  王禄锦原本是一名农村民办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学生因为家长吵架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的情况,王禄锦都会主动家访进行劝解说服,他的热心和耐心让家长们很受感动。久而久之,十里八乡的村民养成了一个习惯——有纠纷找王禄锦。乡亲们给他送了个响亮的称号:和谐“使者”、纠纷“克星”。

  随着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和技巧,王禄锦慢慢发现自己热爱上了这份事业。1991年,王禄锦毅然放弃了具有稳定收入的教师职业,踏上了人民调解之路。

  王禄锦热情、善良、无私奉献,心中始终装着群众,事事以群众为先。在他的眼里,群众的利益无小事。

  江苏民工庄某,家中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女儿,已经60多岁的他只能独自外出打工维持生活,他在绥德某工地干活时,在隧道中作业不慎从高处跌落,造成左耳和脑部严重外伤。刚做完手术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包工头强行给他办理了出院手续,在工地宿舍内仅仅输液3天,且未给付后续医疗费用和任何赔偿。

  庄某既没有拿到工资,又没有得到赔偿款,身体也残疾了,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他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找到王禄锦,简单说明情况并向他求助。

  此时,王禄锦正在医院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他母亲因脑梗塞正在紧急抢救治疗中。王禄锦给妻子和家人简单交代了几句后匆忙赶往庄某处。

  王禄锦努力劝说庄某放弃轻生念头,并保证为庄某讨回公道。他立即独自驾车紧急赶往工地调解,然而包工头自知理亏,闻风后故意躲避不见,致使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但他并没有气馁,多方打听包工头踪迹,四处寻找,包工头自感实在无法继续躲避,当天下午在王禄锦第三次驱车进入工地后方才现身。

  起初,包工头还向王禄锦示威,让他不要多管闲事,但王禄锦坚持耐心细致地给其讲法律、谈法规,告知如果提起诉讼评定伤残等级后,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经过几个小时的交锋,包工头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即兑现2万多元的赔偿款,该案圆满结案。

  当王禄锦把庄某送上返程的火车时,已经是午夜时分,王禄锦如释重负,急忙赶往医院。不幸的是,母亲已经在几个小时前离开了这个世界。

  “没能在母亲临终时守候在床前尽孝,这是我终身的遗憾。但是我也使一个外地民工放弃了轻生念头,平平安安回到家中。”王禄锦说。

  30年来,王禄锦不厌其烦成功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3000余起,工作成绩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调解能手,先后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十佳人民调解员”“模范人民调解员”“榆林市十大调解能手”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