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给人的印象是刚正不阿、严谨又端肃的,不过,他们也有温暖贴心、满怀柔情的一面。在河南省永城市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女法官,工作中总是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案件如何判决,矛盾如何调解,群众有什么难处,怎样做才能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她叫张阳,市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张阳具有十年党龄,是永城市人民法院最年轻的90后女法官,法学硕士,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进入市法院工作六年来,张阳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捍卫心中法律的光芒,在求知中增长才干,在创新中成就事业,精准把握法律要义,工作成效明显,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政法干警”“扫黑除恶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定纷止争中彰显为民情怀
张阳深知,法律可以解决纠纷,但毕竟不足以抹平伤痕。所以她提醒自己,要怀有热心,倾注真情,带给群众公平正义的同时再多一点温暖。“项目工程层层分包,劳务工资一拖再拖,讨薪路上困难重重,如何安心回家过年?”2019年12月的寒冬,市法院接到马某某等人关于讨薪的咨询,34名农民工的60多万元工资被山东一个公司拖欠长达一年之久。当时在民事审判第二庭的张阳得知后,迅速协助立案庭工作人员,指导当事人走绿色维权通道立案,并及时与法律援助中心沟通给予法律援助。在与被告反复沟通,协助组织庭前调解后,被告在与第三人分包工程所签订的工资委托支付协议等大量证据面前,将60余万元的工资款及时履行到位。
2020年1月26日上午,在工资款的发放仪式上,一张张笑脸让张阳感受到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的不平凡故事带来的喜悦。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被告人醉酒后驾驶电动三轮车,与其一起吃饭的侄子李某驾驶的电动二轮车追尾致其死亡,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人承担全部责任。年纪较大及家庭困难等各种原因,被告人在赔偿方面存在困难。张阳深知,解决这种情况的突破口就在于打亲情牌。开展工作时,她耐心地对被告人说:“僵持下去消耗太多时间,也伤了亲情。逝者已去,大家都没法心安。”另一边,她又劝说李某家人:“一家人坐下,心平气和地谈一谈,交通肇事是过失犯罪,现在只有赔偿能表达心中的悔恨,你们放下心中的怨恨,原谅自己的亲人。”几番情真意切的调解,最终被告人赔偿被害人35万元并得到了谅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维护法律威严中传递正能量
张阳在进入刑事审判庭后,更多感受到“刑法是善良人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市法院在这些时代任务面前担当了重要角色。自2018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最高人民法院、省委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专项斗争成效明显。有力地打击了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分子,取得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打声威、强威慑的成果。作为“扫黑除恶团队”的一员,市法院承担了全市黑恶势力犯罪的审判职能,张阳也参与其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看上去有些瘦弱的张阳面对案件却毫不含糊,为了研究透彻“套路贷”案件,张阳在领导和前辈们的指导下,看遍了全国的“套路贷”判例;在进行的30多个小时、几百页的庭审记录中,用铁证还原事实,给了恶势力当头棒喝。
细心的张阳在惩罚犯罪的同时,始终牢记保障被告人权利。对其中一名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判决时发现其处在孕期,及时协助办理了监外执行手续。除办审理案件外,张阳还承担扫黑除恶材料报送和刑事专业会记录、刑事案件领导督办案件汇总、醉驾案件台账推进、公检法司大数据平台、信息核查、电子卷宗质量通报、刑事调研、总结报告等审判管理事务,均能按时保质保量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
在普法宣传中绽放青春
张阳从法官助理到法官见过了太多犯罪中的恶,直到2021年审理的一起未成年犯罪的案件,让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了重新认识。一个眼神中看不出杂质的孩子,因疏于管教沉迷网络游戏而实施抢劫。开庭时没有剑拔弩张,老师同学、被害人的求情,父母痛哭流涕,被告人的悔恨不已,不仅让张阳愈发感受到“温情司法”的意义和价值,也更加重视法治课堂走进校园和法治宣传的重要。“当你到了16周岁,也就是你吹灭16周岁蜡烛的那一刻,你就是一个‘大人’了,就是一个完全负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只要你的精神是正常的,犯了罪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张阳用身边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详细为学生普及法治知识,解读相关法律常识。正因为见过黑暗,所以更想守护光明。张阳以法治思维用有趣的形式走进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校园,给学生上法治教育课,提高青少年对法治的认识,同时通过法院公众号推送典型案例,让更多人感受到知法懂法守法的意义。
从法官助理成长为法官的张阳,收获了很多,当问她有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时,张阳难过地说:“因为参与一起重大案件的庭审,她错过了见姥姥最后一面……”但她始终牢记姥姥的教诲:“只要心中有光,何惧山高路长。”性格不张扬的张阳,燃烧着自己“张扬”的青春,在最美的年纪没有太多诗和远方,囿于卷宗中,处在法和情理之间的平衡,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声音不够远、自己的力量不够大,时光流逝会不会减灭心中的火焰。但是她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与众多的法官一起,用经手的每一个案件、每一份卷宗、化解的每一个纠纷,一点一滴地推动中国法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