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小说中小李飞刀李寻欢一家有着“父子三探花”的美誉,这一文学形象已然让人觉得巧得不可思议,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红安县曾经出过货真价实的“一门三将星”。
这就是开国中将秦基伟(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他的两个儿子——秦卫江中将和秦天中将。
秦基伟将军故乡位于七里坪镇盐店河村。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同时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这片土地上英雄辈出,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
4月13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记者跟随红安县人民法院七里人民法庭庭长程红斌来到与盐店河村相邻的罗畈村。据程红斌介绍,他曾在村里扶贫过18个月,用双脚踏遍了乡间田垄,留下了许多难忘经历。
“多亏了国家的扶贫政策,现在乡亲们都有点小钱,好多都开上了小汽车。”程红斌告诉记者。
和盐店河村一样,罗畈村的村民大多也姓秦,法官英烈秦绍勤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都是同姓同族人,秦绍勤和老将军很有可能沾亲带故哩。”村民们自豪地对记者说道。
秦绍勤(1903-1927),男,今红安县七里坪镇罗畈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先后当选为七里坪区农民协会主席和七里坪工会负责人。七里坪革命法庭成立后兼任革命法庭审判员。1927年底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记者在村委会见到了秦绍勤的继孙秦小平和侄儿秦巨和,随后在带领下来到了秦绍勤故居。
“原先的老房子快塌了,于是我后来又重新翻修了一下,地基和窗户那些都是爷爷曾经用过的。我把这房子修了后也没谁住,就是为了更好的纪念爷爷。”秦小平说。
图为秦小平继孙在秦绍勤故居前。陶羽黛 摄
1906年,秦绍勤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因家境贫寒,仅读了3年私塾后便辍学,帮助父亲租种佃田养家度日。在16岁那年,他经人介绍到七里坪镇上一家药店当学徒,饱尝了人间的艰辛与苦难,看到了世道的不公与残忍,心中深深埋下了对恶霸地主、土豪劣绅及一切剥削阶级仇恨的种子。
1925年,秦绍勤在姨父邹香山的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七里坪工人、店员中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同时深入农村,组织贫苦农民成立农民协会,打土豪,分田地,发动农民群众革命,深得穷人的信任和拥护,先后当选为七里区农民协会主席和七里坪工会负责人。
1927年4月,七里坪革命法庭成立,秦绍勤兼任了革命法庭的审判员。法庭成立后就镇压了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的七里坪商会会长李业阶,正是由秦绍勤签发的逮捕令。该案在七里坪南的枣林岗举行公审大会,黄安县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派员参与了全过程,共有上千名乡亲参与,十余名代表上台指控李业阶罪行,由公诉人向法庭陈述其罪状,公审会进行质证,主审人在公审会上宣读判决文书后,押往刑场处决。
在郑南宣的《记七里坪教育促进会》一书中还载有关于七里坪革命法庭的一段和尚告状的佳话。住在县城附近的一个姓耿的人,平日不务正业,其行为介于二流子与小劣绅之间。这姓耿的祖产富有,由他掌握,他因阮和尚可欺负,起了占有天台山庙产的念头。他逼迫阮和尚承认天台山庙产是耿家的家庙,阮和尚拒绝。姓耿的就用铁钟罩和尚,下面用烟䆀。天台山附近的一些山民不服,听说七里坪革命法庭为受苦人主持正义,就和和尚一起下山到成立不久的七里坪革命法庭告状,胜诉了。
1927年11月,秦绍勤参加了黄麻起义。起义后,他遵照党的指示,留在七里坪一带坚持斗争。同年12月初的一天,秦绍勤按照事先约定,到一个秘密联络点商议如何搞枪之事时,被敌“清乡团”密探发现,惨遭逮捕。
敌人知道秦绍勤是共产党的干部,便在他身上大做文章,轮番重刑提审了七八次,企图将七里坪地区的共产党一网打尽。尽管秦绍勤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始终坚贞不屈。
敌人的企图落空了,便丧心病狂地使用最残酷的手段。1927年12月中下旬,敌人将秦绍勤绑赴七里坪北门外,用两寸多长的铁钉将他的手和脚钉在门板上,用机枪扫射,接着剖腹挖心......
秦邵勤就义时年仅24岁,魂归故里,葬在家乡罗畈村。在英烈坟前,秦小平提起自己爷爷的牺牲,感叹道:“那个时候闹革命不光要不怕死,更要信共产党。”
图为福德桥村秦绍勤烈士之墓。李高凯 摄
时至今日,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只要提起秦绍勤,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那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乡亲们作歌赞颂他:“英雄秦绍勤,开膛剖肚在北门,宁愿自己死,不连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