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过去一年,法治愈发成为上海这座城市靓丽的“名片”。这一年,上海地方立法数字亮眼——立法总数达50件,包括制定地方性法规15件、修改地方性法规25件,其中还包括不少创制性立法,并拿下多项全国第一,实现了质量数量“双丰收”。
比如,将“戴口罩”写入法条,这体现了首创精神。面对突发疫情率先破题,用足现行法律制度和政策资源,以法治思维贯穿其间。
全方位回应解决企业难点、痛点,这是“组合拳”思维。为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一揽子法规,重点突破、协同作战,真正将立法资源用在解决实际难题的刀刃上。
沪苏浙两省一市首次就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同步作出法律性问题决定,这体现的是“破圈”理念。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将示范区生态基地的“高颜值”充分转化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价值”。
特殊时期,紧急立法
饭馆食肆,食客们戴着口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享用美食;公交地铁,乘客们严格遵守“戴口罩”防疫规定。正值冬季,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不同地区散发病例时有出现。争取比病毒跑得快,上海坚持主动筛查、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与此同时,个人防护也严格执行到位。这背后,离不开有效的法律制度供给。
“当初在讨论是否要将‘戴口罩’写入法条时,也遇到不同声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回忆,彼时正临近春节后返沪高峰,防疫形势异常严峻。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出台应对举措,却没有法律条文予以支撑。道口“守门人”、社区“小巷总理”们执行起来难免遇到冲突和矛盾。
依据“急用先立”原则,市人大常委会在去年2月紧急加开一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从《决定》调研起草、听取意见到最终表决通过,仅用了不到10天。
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上海市人大及时新增并审议通过《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强调平战结合,并构建疫情早期监测预警体系。勤洗手、进入公共场所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筷公勺、实施分餐制等公共卫生行为均被写入法条之中。
专家学者认为,“立法不在于搞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有效、管用才是硬道理”。无疑,上海在特殊时期的紧急立法为这座城市的安定奠定了安稳底座。
既需审时,也要度势
立法既需“审时”,也要“度势”。在把握时机外,也要打破惯常思路。用“攥指成拳”形容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立法探索,再合适不过。
“1+X”,这是丁伟归结的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的“上海经验”。其中,“1”指的是《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指的是《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等。优化营商环境事关企业发展,更牵涉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亮出“组合拳”全方位回应现实诉求,更能在落地之时更有力、更管用。截至去年12月中旬,相关部门共出台116项配套政策,《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实施,为行政部门加快制定具体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跨区迁移难,这是不少企业一直面临的难题。为此,《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专门创设了“跨区迁移协调解决机制”。据悉,本市已开通“企业跨区迁移服务专窗”。截至去年11月底,共有3.5万家企业通过迁移新政完成市内迁移。
在基础的“1”之外,纳入更多“X”是为了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譬如,《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帮助权利人准确找到对应的负责部门;《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确保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时享有“平等”“普惠”等。
既不越位,又不缺位
这一年,上海地方立法还实现了“身份角色”转换,在长三角一体化立法协同中主动出击,成功实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
一年多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成立。“设在省域交界处的示范区,既是大事也是难事,我们面临许多没有先例的挑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如是说。彼时,摆在他们眼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这事关示范区执委会的“权力边界”。
在进行深入沟通、反复研究论证后,沪苏浙两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送了关于示范区法治保障问题的请示。在收到书面答复意见支持后,更多次磋商、反复打磨。
去年9月,两省一市首次就示范区建设同步作出法律性问题决定。在不少法学专家看来,这不仅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项目协同”走向“制度创新”,更将成为其他城市群协同立法的“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