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要“到底、到边、到面”
2020-11-09 15:12:00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刘启灵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迈入新发展阶段,基层社会治理也面临新要求、新挑战。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既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也要保证数字赋能不停步,还要共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破难题、解新题、开新局。

  强化党的领导渗透到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但确保治理方向不偏离“轨道”,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社会治理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党组织进楼宇、入网格,延伸到基层治理每个细胞,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既让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也促进各方力量资源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下沉,协调处理不同群体之间利益,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打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最后一公里”,在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保证数字赋能触碰到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精细化,就要让治理方式途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探索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数字技术的优势再次被放大,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等手段,实现了疫情防控的精准化、信息化。随着社会矛盾趋于复杂、群众诉求更加多元、治理任务日益繁重,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化繁为简、从堵到疏,促进精细运行、高效管理,就要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依靠数字治理,广泛征求群众建议,动态管理民情台账,既提升了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精准度,又保证了各项政策措施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数字优势,简化服务流程,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强化数字赋能,提高基层治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让社会治理的基础更加牢固。

  实现人人担责扩大到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明确了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构建群众自治的生动局面,不但有利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认同,还有利于减少矛盾冲突、增进社会和谐。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一方面要通过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快速帮助群众掌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形式、流程和规则,另一方面要搭好群众说事、议事协商等自治共治平台,多形式鼓励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群众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同时要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注重提升群众法治观念,确保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我们要扎实有效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