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解纷机制和诉服体系日趋完善
2020-11-09 09:27:3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史风琴 孟冬
 

“冀时调”平台示意图。资料图片

图①:莲池区法院法官在诉讼服务中心开展诉前调解。

图②:任丘法院议论堡法庭法官正在调解一起债务纠纷案。

图③: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速裁庭法官正在调解案件。

  “全省法院要聚焦关键要素,切实找准深化一站式建设的发力点;聚焦多元解纷,全面提供菜单式服务;聚焦集约集成,充分发挥一站式建设整体效能……”9月12日,在全省法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卫彦明对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进行部署,再次提出明确要求。

  为解纷插上智慧的“云翅膀”

  一年来,河北法院以“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要求为引领,着力创新解纷机制和诉服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向基层延深,全省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机制日趋完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今年9月份以来,河北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稳居全国前列。

  在推进一站式建设的道路上,河北法院蹄疾步稳、务实创新,努力趟出了一条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的新路子。

  因生活住房及赡养等问题与子女存在矛盾,年过八旬的老李夫妇步行了十几公里,到保定市莲池区人民法院讨说法。考虑到以判决方式解决此类纠纷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法院利用“冀时调”平台将纠纷分流给街道办,由村委会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仅用两天时间,他们就帮老人和五个子女达成赡养协议,一场纠纷成功化解。

  集智能咨询、风险评估、在线调解、司法确认等功能于一体的“冀时调”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在乡镇法庭、综治中心、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调解组织和当事人之间建立纠纷受理、分流、调解、跟踪等全流程覆盖、数据共享、一站式运行模式,实现了与立案系统、办案系统、河北移动微法院、道交系统的对接。平台汇聚了全省994家特邀调解组织和4756名特邀调解员。当事人通过网络登录“冀时调”平台,对矛盾纠纷的过程、诉求进行叙述,就可以获取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一键诉讼等服务。自今年7月20日上线运行以来,“冀时调”平台已调解成功41906件,一站式在线解纷效能明显提升。

  除了“冀时调”平台,“老赖地图”小程序、“登”字号立案系统等河北法院本地信息系统,通过与移动微法院对接,基本实现对外以移动微法院为总入口通办诉讼事务,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一站式的调解服务。

  据了解,今年前8个月,河北法院依托移动微法院、电子法院等网上平台共开展网上立案19万余件,网上交退费12.74万笔,网络送达47.38万次,网上开庭3.1万次,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优质诉讼服务和司法保障。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施工队负责人陈某为固安县宫村镇某村村民刘某承建平房,刘某给付陈某部分工程款后,发现房屋出现裂缝,于是以房屋质量问题为由拒付剩余工程款。陈某诉至法院,要求刘某给付剩余工程款。刘某则表示自己不但不会给钱,还要求陈某把房子拆掉重建。

  固安县人民法院宫村人民法庭受理了此案。法官先后请来两位建筑工程师进行勘验,确认房屋质量并无大碍,又和双方进行多次沟通,及时开展调解。最终,双方在当地村委会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刘某当即付了余款。长达近两年的房屋质量纠纷画上了圆满句号。

  百姓之事无小事,扎根基层解民忧。近年来,河北法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全省2009个人民法庭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托人民法庭开展诉前化解,把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9年,河北省涌现出近四千个“无讼乡村”。各地法院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构建打造基层多元解纷网格,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为确保多元解纷工作不断深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动融入诉源治理机制,不断延伸纠纷化解多元脉络,积极推动《河北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出台;与省总工会、住建厅、妇联等部门签订多元化解框架协议,推动矛盾纠纷联调联解;与省司法厅、省公安厅等部门出台一系列多元解纷、诉调对接指导性文件,多元解纷机制逐步完善。

  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人民法庭按照司法主体、网络支撑、无缝对接的原则与“一委三中心”共同开展工作,打造“一委一庭三中心”机制,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人民法庭为依托,强化与政府相关部门、非诉解纷组织的沟通协调、联系对接,充实壮大多元化纠纷解决力量,“一核两维三中心多点支撑”的多元解纷机制逐渐形成。

  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远程调解系统,实现与21个基层法院、287个人民法庭实时视频连线,为基层人民法庭提供制度支持、法律咨询、业务指导等,促进人民法庭工作由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在辖区17个街道办设立巡回法庭、微信工作群,实现基层多触角化解矛盾,利用一案先判示范、街道办协调解决方式,将大批系列性群体性纠纷化解在诉前。

  黄骅市人民法院成立了以员额法官为中心的调解团队22个,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到街道、村庄,同时建立律师调解工作室,形成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律师调解交通互动的立体化矛盾化解格局……

  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河北法院人民法庭通过诉前调解共解决各类纠纷8.71万件,调解成功率达72.36%,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初始阶段,切实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让简案办更快、繁案办更精

  一位在天津的当事人向怀来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打来电话,称其有立案需求,但为了照顾家中老人不方便前来提交立案材料。工作人员当即通过电话引导当事人完成了网上立案,随后案件被案件分流员依据案件情况分流至了速裁庭。经过与原、被告多次电话沟通,办案法官决定采取网上开庭模式审理此案。最终,通过互联网远程庭审系统,原、被告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案件用时9天即顺利审结。

  以“分”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搭建诉非分流、调解分流、繁简分流三层分流体系;以“调”化解矛盾纠纷,调解贯穿诉讼全程,发挥非对抗解纷优势;以“裁审”凸显审判效率,强化速裁快审快执,打造一站式快速解纷机制。分调裁审,用简易便捷的司法途径快速解纷,减轻当事人诉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指导全省法院不断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河北高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民事、行政解纷方式指引的意见》等10份“分调裁审”机制建设配套规范性文件,涉及诉前分流、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等多个方面,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逐渐完善。

  “少数人办多数简案、多数人办少数繁案”。河北各地法院积极推进“分调裁审”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案件繁简分流,让更多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沧州市中级人民构建了沧州特色“两次分流、三层过滤”纠纷解决新格局,明确“立案前、立案后”两次分流,“起诉前、立案前、审理前”三个环节进行过滤,畅通诉非联络对接渠道,推进“分调裁审“改革,加强繁简分流,普遍应用系统算法加人工识别,实现精准分流。该院诉讼服务中心速裁团队2020年共计收案1490件,结案1417件,结案率为95.1%。

  目前,河北法院已全面在诉讼服务中心开展“分调裁审”工作。全省基层法院全部建立速裁团队,设置程序分流员的法院有177家,共有速裁法官467人。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速裁快审案件17万余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审成效显现。

  越走越宽的便民诉服之路

  “选择案由,填写调查问卷就可自动生成诉状,还能扫码带走;根据提示,提交诉讼材料就能快速自助立案,不用费时排队;如实作答,通过智能评估终端即知诉讼风险,帮助权衡利弊,今天上午,我们走近隆化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这是隆化法院和当地电视台合作的《法院进行时》栏目。节目中,法官向公众详细讲解网上诉讼操作流程,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电子讼诉服务平台参与诉讼足不出户进行网上立案、质证、开庭,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河北法院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加强诉讼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不断拓展诉讼服务功能,57家中基层法院完成了诉讼服务中心改造升级,扩增总面积28105平方米,增幅达60.25%。

  安检引导、绿色通道、窗口服务、等候休息、调解速裁……诉讼服务中心区域功能齐全,为来访群众和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一站式、全方位诉讼服务,最大限度便利群众诉讼,增强群众更多获得感。

  河北法院还充分整合集约诉讼服务功能,畅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7月17日,河北高院与河北邮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自此,带有电子签章的诉讼文书可在受送达人所在地的集约送达服务中心落地打印后直接邮寄送达。异地打印封装模式,预计可以节约法院人员70%的送达工作时间,同城送达的模式有效减少了诉讼文书的上门收取和运输环节,预计可以缩短送达时长2至3天,送达工作更加高效、便民。

  今年以来,河北高院多措并举,积极对接全国统一送达平台,健全机制建设;大力加强送达地址确认工作,推行送达地址作为立案信息必填项;与省律协联手签订协议,推行律师代理案件优先适用电子送达……全省法院送达工作驶上了“信息高速路”。

 
责任编辑:于子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