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彰显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宗旨
“报告讲成绩全面详实、实事求是;讲问题精准有力、求真务实;提建议站位高远、扎实可行。”
“报告讲政治、有高度,敢担当、有责任,展现出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人民法院有效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大局的成果有目共睹。”
10月16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加强民事审判工作依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就七年来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成绩单”展开积极讨论、提出意见建议。
在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做好涉疫及保障复工复产的司法应对工作,依法妥善处理有关案件,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本次疫情,百年难遇,很多企业因为疫情的影响停工停业,面临无法履约或者解除合同的窘境。最高法院主动为企业松绑,针对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对于民事法律关系特别是合同履行情形进行解读,准确适用不可抗力规则,积极鼓励交易,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于正常经济秩序的冲击。”杜黎明委员表示。
随着疫情的发展,大量新的纠纷问题需要解决。“人民法院不仅及时出台司法解释、司法政策,而且通过在线诉讼受理大量相关案件,妥善处理相关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江必新委员说。
通过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民事案件,促进解决国家治理的难点、经济循环的堵点、民生保障的痛点,人民法院护航国计民生的生动实践令与会人员印象深刻。
景汉朝委员对报告中提到的民事审判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内容进行了重点审议,“这些亮点充分说明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是围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来布局、安排和推进的,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给出了中国方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杜黎明委员认为,人民法院通过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为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苏军委员表示,我国在实行立案制度改革之后,民事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在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背景下,人民法院依然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瞩目成就,值得敬佩。”
为协助做好本次最高人民法院专项报告的审议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赴7个省区市实地调研,并委托4个省开展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各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在服务保障‘六稳’‘六保’、提升司法工作质效、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吴玉良委员表示。
通过调研,鲜铁可委员深深地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民事审判工作,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产权和知识产权保障、食品安全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深化民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报告中,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纪实短片《答案》亮相会场。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视频片的形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专项工作,短片内容亦引发了现场委员们的共鸣和感动。
“这种向常委会报告的新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既简洁明了,又让人印象深刻。”鲜铁可委员表示。
沈跃跃副委员长认为,视频形式直观形象,短片中介绍的家事审判案例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宗旨。
提亮点、划重点、议难点,在充分审议最高法院专项报告的同时,与会人员也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富有洞见的建议。
“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能够统筹考虑案件数量、法院层级等因素,从制度上全盘考量,使更多的资源、政策向案件量多的基层倾斜,并适当增加法官的数量。”全国人大代表李承霞表示。
杜黎明委员建议人民法院多措并举,从政策制定、案例宣传、执行措施、甄别冤假错案等方面继续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松包袱,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李锐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建立健全类案参考和裁判指引机制,切实提高审判质量;完善民事审判工作监督机制,切实强化案件质量评查,严格落实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